今晚锐观察|汽车“创新” 别忽视了安全底线

隐藏式车门把手,正成为车企创新潮流,但近年来发生的事故案例,却将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5月9日,工信部终于出手整顿。公开征集强制性国标修订意见,聚焦潜在逃生、救援风险。
车门把手,一个小型件,但却是我们上下车时,最先触碰到的一个部件,也是使用最频繁的部件之一。汽车发展了百年,门把手也随之进化。
隐藏式车门把手,多出现在新能源汽车上,最大初衷是降低风阻。电动汽车时代续航可贵,任何降低能耗、增加续航的设计都被奉为圭臬。不过,据不少专业媒体测评,这样做的确能减少些许风阻,但有限。
另外,当国产汽车工业突飞猛进,汽车厂商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早已不是简单的拼价格,而“卷”出“高级感”和“科技感”,隐藏式门把手也恰恰符合这一特征。
但不得不说的是,汽车设计不是“炫技”的工具,而是链接产业和用户,沟通新技术与新需求的重要使者。
当然,我们对技术标准的修订,不是要否定车企对外观和科技感的追求,而是在创新和安全之间寻求平衡,让科技回归安全本位,回到安全优先高于一切技术创新的设计底线上来,绝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创新,而制造新的安全隐患。
编辑: 秦扬轲
责编: 赵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