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新能源车圈,突出一个血流成河。
前脚你刚降价八千,后脚我优惠一万五还送全套脚垫。大家卷生卷死,突出一个“只要我亏得比你慢,你就比我先完蛋”。
就在这片尸山血海里,突然有个浓眉大眼的家伙跳出来,擦了擦嘴角的血,说兄弟们我不玩了,我先上岸了。
不但要上岸,而且是揣着盈利的财报上的岸。
这家伙叫岚图。
没错,东风家的那个公子哥,那个一直被认为在高端市场里不温不火的岚图,现在要去港股敲钟了,并且递交的招股书,是盈利的。
这事儿魔幻在哪?魔幻在它打破了规矩。
过去几年,新势力上市的剧本都是统一的:画大饼,讲故事,烧投资人的钱,流着血往前冲,最后用一个亏损百亿的窟窿去换一张资本市场的船票。
蔚来上市前亏了75亿,小鹏亏了14亿,理想亏了40亿,零跑更猛,上市前一年亏28亿。大家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比的不是谁能赚钱,而是谁的亏损听起来更像是“战略性投入”。
这就像一群健身房猛男,都在比谁的贷款额度高,谁敢上更大的重量,至于今晚回家是不是只能吃泡面,那是不能提的。
结果岚图这个哥们,直接掀了桌子。
他没跟大家比卧推重量,而是掏出了一份体检报告,上面写着:经调整净利润,2025年前七个月,赚了4.8个亿。
这操作骚就骚在,它把游戏规则从“比谁更能烧钱”,强行切换到了“比谁更能赚钱”。
你还在跟投资人解释你的技术壁垒有多高,你的生态化反有多牛,人家直接一句“我赚钱了”,就把天给聊死了。
这就像一场拳击比赛,所有选手都在秀肌肉,摆pose,结果岚图没按流程来,直接在对手喘气的时候,上来就是一记闷拳,打得对手有点懵。
我们来看看这记闷拳的力道。
岚图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8.3%干到了2024年的21%,今年更是到了21.3%。
21.3%是什么概念?
被誉为最会赚钱的理想,今年一季度毛利率20.5%,二季度掉到了20.1%。小米汽车业务毛利倒是高,但人家那是整个生态圈在抬轿子,业务还没完全独立拆分。新晋卷王赛力斯问界,确实猛,毛利率一度逼近30%,是当之无愧的学霸。
这么一比,岚图的毛利率已经稳稳地坐在了行业前三的牌桌上,仅次于华为倾力加持的问界。
这就很有意思了。
大家印象里,岚图销量也就月均一万出头,不算顶流,怎么赚钱能力这么强?
这就是典型的“快种快收”思路。岚图没有在那些短期看不到回报的地方瞎折腾,而是把所有资源都集中在了“提高客单价”和“控制成本”这两件事上。产品线死磕2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设计和配置上疯狂堆料,让你觉得这个价格买到就是赚到。
本质上,它玩的不是互联网思维的“圈地跑马”,而是传统制造业的“精打细算”。
这套打法是不是最高明?不一定。但它在当前这个资本信心比金子还珍贵的时刻,绝对是最有效的。
因为它给了资本市场一个久违的,能看懂的,不用做梦的逻辑:这家公司,能活。
而且,它活得似乎还挺滋润,甚至还有余力搞起了海外业务,出口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13.4%,这在普遍依赖国内市场的新势力里,又是一个加分项。
当然,岚图这番操作,与其说是为了向全世界证明自己,不如说是为了精准狙击一个人。
它的同班同学,同样出身豪门,同样定位高端,同样在排队IPO的——阿维塔。
这就好玩了。
岚图和阿维塔,简直就是“国企二代”造车的两个极端样本。
一个背后是东风,一个背后是长安,爹的实力不相上下。
一个主打成熟稳健,闷声发财;一个主打科技先锋,背后站着华为和宁德时代两位大哥,故事讲得天花乱坠。
结果呢?
故事讲得越嗨,烧钱烧得越快。
阿维塔三年累计亏损了97.26个亿,平均每年烧掉30多亿。岚图三年加起来亏了38亿,差不多就是阿维塔一年的KPI。
销量上,大家去年都是七八万辆的水平,营收也咬得很紧,都在150亿上下。
数据很接近。体感差很多。一个是盈利上市,一个是亏损冲刺。
这下压力给到了阿维塔这边。
本来阿维塔的剧本是,用华为的技术赋能,讲一个“遥遥领先”的故事,让资本市场为技术和梦想买单。
现在岚图直接把底牌亮了:你看,隔壁那个跟我差不多背景、差不多定位的同学,人家已经开始自己挣钱养家了,你这还伸手问爹要钱,还好意思要高价彩礼?
这就叫降维打击。
阿维塔现在面临的局面就是,上市的解释成本变得奇高。投资人一定会问:为什么岚图能盈利,你不能?你的钱都烧到哪里去了?你那个“遥遥领先”的技术,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变成“遥遥领先”的利润?
这些问题,个个要命。
你烧钱烧了半天,是“瞎积薄发”,还是真的在构建护城河?
消费者可能不关心。但资本市场,是真的关心。
所以你看,商业竞争的残酷就在这里。
它不是你做得好不好,而是你能不能在对的时间,讲一个让大家信服的故事。
在市场疯狂烧钱扩张的时候,亏损是“必要投入”;在市场信心崩溃,地主家都没余粮的时候,盈利就是“核心竞争力”。
岚图这一招“盈利上市”,本质上不是一次财务操作,而是一次认知作战。
它成功地将自己从“嗷嗷待哺的造车新势力”的分类里摘了出来,贴上了一个“勤俭持家的绩优股”的标签,然后一脚把还在烧钱的同辈们,尤其是阿维塔,踹进了“败家子”的泥潭里。
狠不狠?太狠了。
接下来,就看阿维塔怎么接招了。是继续讲技术的故事,还是赶紧想办法在财报里挤出一点利润的牙膏?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公司经营问题了,这是一场关于生存哲学的路线之争。
而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只需要搬好小板凳,看这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公子哥们,如何在修罗场里,用真金白银和市值,上演一出现实版的“权力的游戏”。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