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十月,新的规矩就来了,电动车、三轮车在马路上的日子变得不好混了。“3禁3不改”新规一出台,不少人肯定犯嘀咕:不是之前骑得好好的,咋动不动出个禁令?禁什么?为啥不让改?要不要这么较真?我看啊,真得较真。为啥?你要不较真,天天遭遇乱象,你自己遭殃的那一刻就知道了。
先说说为什么监管电动车这事这么上心。身边谁没个亲戚、朋友用电动车的?买不起车,坐不起地铁,骑个电动车图一个方便。但你仔细看看街头,有多少人骑得自在?有几个是真的做到了合规?超载、乱加塞、闯红灯、逆行、瞎停瞎放,说实话,没人不烦这种现象。可谁都觉得事不关己,等真溅了自己一身脏水,才哎哟妈呀原来轮到我了。
这次动真格的,“三禁” 摆在明面上:不许乱载人、不许越线等、不许乱停乱充。这几个要求,坦白讲,真不难做到。可一看马路上,后座上抱着狗、肩膀上扛着孩子的,不少。一辆电动车能快就快,能装就装,安全感全靠侥幸心理在撑着。有人问,这么严格有必要吗?你以为遇到事儿的就比你车技差?不是的。坏就坏在“觉得没用”的老油条心理。
比如装孩子,什么人骑电动车一天带四个小孩上学回家来回跑?脸上写着“我图啥?图方便呗!”可真出事的时候,新闻头条天天上,全网跟着议论,可事后的第二天人们不还是该咋骑咋骑。不止载人如此,越线等红灯、把非机动车道一起堵死、甚至和右转大车抢路——你跟个公交、货车比命硬吗?今年“盲区”新闻见得少吗?人家司机真不是故意不看见你,是压根就看不见。
说到充电的问题,更是一塌糊涂。你楼下的电动车,多的是私拉乱接,拖线板一溜挂出来、电梯里也拖根线、楼道塞满。真出事轮到咱自己,你哭都来不及。问一句,消防车能开上你家楼道吗?所谓的“图方便”是拿命换的呀。
再谈“三不改”,所谓不能随便加改装件、不能提速、不能换电池类型、不能乱改结构,有人觉得“我车我做主”,甚至觉得骑得慢、跑不远、载不多,这车骑着没劲。可你看那些改得满街跑的车子,哪个是安全的?为博点速度,换个“霸王电机”,限速拔掉、换动力电池,飙起来时速超五六十,刹得住吗?敢说自己有个小毛病都能稳住不出岔子?出了问题,搁网上大家会说,可惜了;但真被罚了、车被扣了,能怪谁?玩命都不怕就怕规则?
说白了,这些新规到底为谁好?难道真的是为交警罚你的那百八十块钱?还是说是给自己、给全社会凑个安生?你想想,城市治理是拿人的命和安全赌的事儿吗?接二连三的安全事故,把政策喊破嗓子才有人停一停、看一看,可那是要用多少血的教训才能换来的呀。
你换个角度想,这些规定要真没人管,你欢天喜地改车、加快、加载、乱停,结果全都上路胡开,“谁怕谁,反正各自小命”;单个看没事,整个社会呢?路堵得要死、消防通道堵死、交通事故频频,小孩大人老人全搭进去;真正有急用、出点大事时却发现“出不去”、“帮不上”、“灭不了火”,你觉得后悔还来得及?
再说电动车商家和修理铺,为了一单生意,什么都肯干。给你改装、帮你解码,要篡改多少东西才能把一个安全的东西整成不定时炸弹?你赚那几百块,可你想过多少家庭就等着这辆车养家糊口,一旦出事不只是你一家人受影响。再有多少人口口声声“买车不改白不改”,你上路玩命,别人也跟着遭殃,是不是自私到极点?
有些人就说了,我们多数人还是守规矩的,凭啥为那少数人买单?事实就是,如果你能监督别人不乱来,警察也不会大整特整。可惜实际是规矩靠自觉还不行,每个人都像贪便宜不怕死似的,出了事才哭,眼泪加上后悔丝毫改善不了现实。
还有人争辩,说电动车新规是不是变相给“汽车”让路?是不是城市规划懒政,不给老百姓留活路?其实你仔细琢磨,电动车为啥会火?还是因为交通压力大、车太多、地铁公交限流、城市节奏太快,大家只能找“最经济最快速”的方式。要真有办法解决根上的出行难题,谁愿意骑着电动车和机动车抢道、拼危险?但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现在没别的办法,那只能先把明着的隐患管起来。
毕竟你不能指望全城市的人都成熟到自觉守法,至少要让规矩插上牙齿、罚单下得狠、惩罚有震慑力,才能让那些想钻空子的收收心。其实,不管咋说,大家也不希望自己的亲人、孩子在那辆改完、快得发疯、乱停乱充的电动车上出事。可偏偏没人愿意多走两步路、少载点人、准时下楼充电。每个人都觉得“我这一次没啥,别人才危险”,但统计数字和现实总会无情打脸。
你让一个每天通勤捏着点时间的电动车主说,我为了安全违章不敢犯了,但是老迟到了咋办?说得容易,真做起来难。可就是这样,你的方便和生命安全,哪个更重要?你选哪头?一天迟个五分钟换条命、换件安心,你愿不愿意?
最后想问,这监管到底管到啥时候才算完?有人觉得,等大家都自觉了。可真的行吗?屁股决定脑袋,等你不需要再去拼命赶路、赢时间、抢车位,那个时候才没那么多人在危险和方便之间硬生生选平衡。可在那天来到以前,只能指望规矩更严,行政更狠,而不是继续侥幸和糊弄自己。
所以说,“3禁3不改”不是为难你,而是给全体电动车主兜底线、留活路。你可以嫌麻烦,也可以吐槽严厉,但只要真心想安全,他就是你出门的靠山,不是你的绊脚石。真心想一想,你真的愿意在一次违规里成了新闻里的那个“意外”,还是愿意在每一次守规矩里,安稳到家,啥事没有?这个答案,没人替你选,得你自己想明白。
其实很多事情真没那么复杂,能避免的麻烦为什么要自找?能守的规矩何必非得拧着干?都是为了安全,还是那句话:电动车是新交通,也是新问题;规矩虽多,但都不是没道理的。大家各退一步,把安全底线守住,才有下次大家一起抱怨、吐槽、调侃的闲心。别把自己搭进去,才是真的聪明。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