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2025年车圈开年的第一个大活儿,不是哪个新势力又发了PPT压缩毛巾,也不是哪个大厂CEO又在直播间里哭了,而是有关部门终于对马路上的电动爹们,不装了,摊牌了。
什么解禁电摩、免费备案、白牌转绿牌,听着都是利好对吧?诶,你先别急着喊666。这事儿你得用上帝视角看,这哪是什么利好,这本质上是一场盛大的、官方主导的“招安”。是有关部门在无数次猫鼠游戏后,终于悟了:堵,是堵不住的。这帮马路骑士,才是“自动驾驶”真正的祖师爷。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最好的管理手段是什么?是直接把这帮野生的“道诡异仙”全都收编进体制内,发个编制,持证上岗,让他们合法地去“创飞”那些还没编制的。
你看青海西宁,第一个站出来说“不禁摩了”。这叫什么?这叫战略性妥协。之前那些禁令,在真正的马路闪电战面前,跟一张废纸没什么区别。外卖小哥们骑着小电驴,早就把城市地理跑成了自己的专属赛道,什么禁行路段,在他们眼里就是游戏里的隐藏地图,闯进去还有成就感。现在搞个“分级管理”,说主城区有些路还是不让你走,高架桥你别上。这操作就非常精髓,面子我得要,但里子我知道已经输光了。这不叫“管理有温度”,这叫“我们尽力了,剩下的你们自己看着办”,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然后是四川、内蒙古这些地方的非标车免费备案,这个就更有意思了。这简直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在管理领域的完美复现。以前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备案?嫌麻烦,要花钱。现在好了,免费,统统免费。你连购车凭证丢了都没关系,签个《我发誓这车不是偷来的承诺书》就行。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不是为了给你省钱,是为了把你的数据拿到手。
我作为一个每天都在钢铁丛林里躲避这些无规则移动UFO的中年人,看到这个政策是脊背发凉的。以前他们是黑户,是游击队,撞了人跑了你都没地方找。现在他们有牌了,有“身份”了,变成了正规军。这就好比一个武林高手,以前是裸奔,现在官方给他发了一套金钟罩铁布衫。他撞你的底气更足了,因为他现在是“合法上路”了。就问你怕不怕?这帮人简直就是马路上的压缩毛巾,沾水就膨胀,你给他一分路权,他能占你三条车道!
最典中典的还得是石家庄的“白牌转绿牌”。这已经不是管理了,这是玄学,是渡劫飞升。过渡期要结束了,你的“白牌”阳寿将尽,怎么办?别怕,我们给你开了一扇任意门,只要满足三个条件,你就能原地飞升,转成“绿牌”神仙,继续在马路上修行。
这三个条件是什么?“座位长度≤35cm”、“车架号为15位纯数字”、“电池电压”。你品品,这是不是修仙小说里检测灵根的桥段?灵根纯正的,恭喜你,你骨骼惊奇,是万中无一的修仙奇才,直接位列仙班。灵根不行的,对不起,你尘缘未了,还是老老实实掏钱“以旧换新”,走我们为你准备好的轮回通道吧。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把人性拿捏得死死的。给你一点希望,但又不是给所有人希望,逼着大部分人主动掏钱。杀人还要诛心啊。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这些管交通的同志们想得太腹黑了。但转念一想,现实往往比我的比喻还要魔幻。你看,无论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还是各家吹上天的智能座舱,它们面临的终极考验,都不是实验室里的数据,而是这些刚刚被“招安”的,骑着三轮四轮,拥有临时牌照的大爷大妈。他们的走位,他们的决策,他们的精神状态,才是检验一切技术的唯一真理。什么激光雷达,什么毫米波,在一个逆行还带着孙子的老头乐面前,都得喊一声“祖师爷”。
讲真,我最近在看一部讲城市规划的纪录片,里面专家一本正经的样子,跟现在这些政策一比,简直就是个笑话。
所以,这些政策到底是给谁的利好?是给车主的吗?是,也不是。它真正利好的是一种秩序的幻觉。它让管理者觉得,一切尽在掌握。它让骑车的觉得,我终于被承认了。它让开车的觉得,坏了菜了,敌人更强大了。
最终,所有人都获得了一种“参与感”,在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里扮演自己的角色。而这场艺术的主题只有一个:你看,我们还在努力。这种努力,比结果本身重要多了。但能过,就是能过。这就是最朴素的真理。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