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机油需不需要一年一换”这个问题,很多车主都纠结得不行。有人说,开了3000公里机油照样得换,不然毁发动机会后悔莫及;还有人觉得,开得少没关系,拖几年再换也没事。不少人都在这个问题上花了不少冤枉钱,有时候是听4S店的话,提早换了,还觉得自己做得对;有时候拖了一年多不换,等到车出问题隔三差五跑修理厂的时候才抱头懊悔:“咋就没早点换呢!”
其实吧,机油是不是非得一年换,这事儿还真不能按一个死规定办。这就跟吃东西一样,有些食物比如蛋糕,放过了保质期一天你可能还敢赌着尝一口;但有些东西像生鱼片,在高温下放上一天,你见了都想离它远点。机油也是差不多的道理,能不能坚持一年,得看你开车的习惯、机油用的类型,还有线路情况,不能一刀切。
1年要换机油?关键是看“啥机油”和“咋开车”
老实说,1年换机油的说法吧,纯粹就是个保险线,根本不是什么规矩死刑。举个例子,假如你用的机油是矿物油,那哪怕车动得少,也最多只能撑个六个月,几个月过去,机油的那些好用的添加剂都已经氧化得七七八八了。再开的话,发动机的零件跟喝了稀饭似的,全程得干磨,太遭罪了。而如果你用的是全合成机油,本事大点,最多能撑到一年,甚至1.5万公里都没啥问题——不过前提是你车大部分时间都跑高速,还得没啥毛病。如果你主要开短途、天天堵车,或者车就在车库落灰,那长命机油也没用,一年内差不多就得换了。
别觉得里程短就能拖着不换,这也是一个我以前犯过的错误。那时候我看我车开得少,总想着省点儿,机油多用几年也没啥大问题。后来才知道,像那种每天就开个来回十来分钟的,机油也特别容易变质。有一次赶忙检查机油盖,发现边上有乳白色的油渍,吓得我赶紧跑去保养,修车师傅斜着眼瞅了我一会儿说:“你这事儿再晚点,怕是发动机都得报废了吧?”
机油坏了会咋样?从小毛病到大修,后果可要命
机油用得久不换,它的问题可不是一下就冒到眼前来的,都是悄么声地害着车,直到有一天故障一下子爆发。举个身边的例子,邻居老杨开了一辆老款的日系车,跑了不到八万公里,年头不算太长,但他总是拖着机油不换,嫌花钱麻烦——结果最近发动机直接开锅,冷却液咕嘟咕嘟地冒烟。他拉去修理厂一查,才知道是机油早就失去散热作用了。
这是其最严重的后果之一。看着小事,其实机油变质的危害是缓慢升级的:先是润滑效果没了,活塞乱摩,这动静就开始吵得要命;接着机油不能散热,短途行车反倒让发动机的温度一直高,积碳成油泥,喷油嘴堵塞,油路不通彻底成了肠梗阻。到后面,机油防腐和密封也失效了,发动机零件开始锈蚀或者烧机油冒蓝烟,不修都不行。车修好了开了没多久,要是内部拉缸了,那基本就直接宣布报废。
说个题外话,我去修车的时候还遇到过一个车主,他说觉得开得好好的,怎么可能报废呢。结果师傅掀开盖子一就是老旧机油惹的祸。我当时就特别感慨:不差钱的话,咱们倒是没必要省这几百块钱的换油费吧?不然修起真是甭提了。
动手判断:机油是时候扔了没?
其实有些车子自己就带检测机油的功能,你在仪表盘上能直接看到油量、温度啥的,能帮忙判断个大概。如果没有,自己手动检查也能简单衡量机油是不是该退休了。比如每隔一两周,就抽机油尺看液位和颜色,闻气味测状态。颜色一旦发黑、变浑浊,或者有乳状物,基本可以确定已经氧化坏了;手指捻点机油,稀了不粘手或者有颗粒感的,也不合格。如果有焦味或者酸味的话,别犹豫了,赶紧换。换机油时别忘了换机滤,机滤不换等于没换新油,跟白搭区别不大。
还记得刚学开车时,接触到第一次换机油的情景。在修车厂,我正对着师傅给我的机油小样发愁,人家看我半天没动作,直接开了瓶新机油,让我摸了摸。这才发现,好的机油摸着,像凉水里化了的小肥皂,特细滑;而那瓶旧油又稀又粗糙,还隐约能摸到点小颗粒,感觉味道也冲鼻。
机油换不换?最终怎么看
机油的问题,说到底不是时间长短那么简单,而是应该根据类型和用车情况去灵活判断。全合成油,跑高速多的情况下还能扛个一年半,但如果大部分时间只是堵在城里面慢悠悠地磨,那一年的时间节点还真就不是耸人听闻。花几百块钱及时换油,就能让发动机这颗心脏活得舒舒服服,总比大修或者报废用万把块钱补救强,是吧?
这事儿吧,也不着急说死。你平时到底怎么用车,跑多长里程,场景、工况是关键,咱不妨一起交流交流,你怎么看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