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被抄袭”奇局
贾跃亭新车型发布,魏牌高山搜索量单日激增300%。这一数据背后,不是偶然的市场反应,而是舆论风暴的直接结果。FX Super One亮相当天,社交平台瞬间炸锅,“贾跃亭抄袭长城”成为热搜。从车头线条到侧窗比例,再到尾部贯穿灯设计,FX与魏牌高山的相似度高得令人侧目。长城未出一言反驳,反而在官方渠道悄然强化“全球设计引领者”形象,仿佛在说:我们的设计,连贾跃亭都抄。
这波操作,像极了川菜馆里那道“回锅肉”剩菜重炒,反而更香。老魏最近频频露脸,语出惊人,“汽车圈恒大论”“35岁不裁员”等话题不断刷屏。他显然明白,流量就是新能源时代的燃料。而贾跃亭,哪怕背负“下周回国”的笑柄,仍是顶流中的顶流。这一回,长城没拦,也没否认,任由舆论发酵,像是在下一盘早就布好的棋。
一场溢价130%的贴牌生意?
魏牌高山国内售价约25万元,若真贴牌FF在美卖8万美元(约58万元),这中间的差价令人咂舌。130%的溢价空间,足够撑起一场跨境资本游戏。更巧的是,魏建军早在5月就宣称高山是“全球车型”,如今被FF“借鉴”,反倒像是提前铺垫的国际化叙事。业内有人调侃:“以前是车企出海难,现在是车还没动,设计先漂洋过海了。”
这背后,或许藏着一条隐秘的合作路径:长城发现被抄,非但没怒,反而派人接触,谈妥技术授权或联合开发。毕竟,FF急需“中国智造”背书,而长城正愁出海难破局。就像重庆码头的挑夫,看似各干各的,实则暗通款曲,你出力,我出路,各取所需。只是这一次,挑的不是货,是品牌与资本的双重杠杆。
FF的“巨屏”与安全悖论
FX Super One最的是车头那块42英寸LED巨屏,号称“Super EAI F.A.C.E.系统”。可这块屏,更像是写给资本看的情书,而非给用户的安全承诺。行人碰撞区装玻璃大屏,既违反全球安全法规,又大幅提升维修成本。一旦追尾,换的不是保险杠,而是整块天价屏幕。业内工程师私下摇头:“这设计,连碰撞测试模拟都过不了。”
更荒诞的是,FF一面宣称车身能承受50吨静压,强调“安全冗余”,一面在最易受损的前脸塞进易碎电子元件。这就像一个穿防弹衣的人,偏偏在脑门上挂灯笼。业内老炮儿说:“这哪是造车?这是在PPT里建巴别塔。”阳光暴晒、雨水渗透、冬季结冰这块屏的存活周期,恐怕比FF的交付承诺还短。
贾跃亭的“金融永动机”
自2017年宣布造车以来,贾跃亭已八次预告FF91“即将量产”,实际交付却不足百辆。2023年全球销量仅11台,却宣称订单破万。这次FX发布前,FF突然宣布融资1.05亿美元,并称新车获超一万份付费订单,其中80%来自租车公司。这套路太熟了:用预订单换融资,用融资撑量产,用量产画下一个更大饼。
这让人想起上世纪重庆的“棒棒军”背债故事前头背一筐货,后头还欠着筐钱。贾跃亭的资本术,就是不断用新债压旧债,靠叙事维持现金流。他的信用早已破产,但资本市场总有新人愿意相信“下周回国”的奇迹。只是这一次,他拉上了长城,把一场抄袭疑云,演成了一场跨国联姻的悬疑剧。
沉默背后的三重反噬
长城至今未正面回应合作传闻,微博评论区却悄然出现统一话术的引导言论。这种“不否认即默认”的策略,短期内带来流量红利,长期却可能侵蚀品牌根基。与“失信被执行人”深度捆绑,消费者难免质疑长城的技术初心。更危险的是,若合作纯属子虚乌有,这种放任炒作的行为,或将触碰信息披露的监管红线。
资本市场最怕不确定性。当一家车企开始玩舆论游戏,投资者的信任便开始松动。魏建军或许想借贾跃亭的流量东风出海,但风向一旦逆转,最先被卷走的,可能是自己脚下的船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