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濒临破产到年赚40亿,这家河南车企,打破日本垄断,成全世界第一

到了2020年,财务状况惨淡,亏了5501万元,那段时间也算是跌到谷底了。

从濒临破产到年赚40亿,这家河南车企,打破日本垄断,成全世界第一-有驾

不过,宇通客车用了不到四年就重新夺回了冠军宝座,也真让人想知道,它靠啥能一直走到最后赢得胜利?

这次的回归可不是宇通的终点,它还会继续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咱们中国制造,真能惊艳全场!

从濒临破产到年赚40亿,这家河南车企,打破日本垄断,成全世界第一-有驾

其实,宇通客车的起步可以说是踩了一脚烂牌,可偏偏在这样的难关中,它硬是凭着闯劲儿,打出了让人刮目相看的绝招。

九十年代,国家一撤销统购统销制度,郑州客车厂——也就是宇通客车的前身,不仅订单接不成,主要的销售路径也断了,结果产品堆积如山,工人们一度只好靠焊接防盗门来度日。

从濒临破产到年赚40亿,这家河南车企,打破日本垄断,成全世界第一-有驾

不过,世上没有绝路,虽然计划经济被“断奶”了,市场经济反倒开启了更多的机会。

90年代初,农民工们纷纷南下打工,然而铁路运力有限,车票一票难求,航空票价又贵得吓人,所以公路客运变成了他们出门的主要途径。

那会儿的长途车基本都是直立的座椅靠背,坐得特别难受,很多乘客都盼望能把座位换成卧铺,这样到站的时候还能睡得安稳点。

郑州客车厂不仅紧紧抓住时机,率先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变成了宇通客车公司,还趁着不少企业还没反应过来调整战略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开始着手研发卧铺客车。

在1994年全国客车行业整体销量都在往下走的时候,宇通客车竟然逆势增长了98%,到1997年成功上市,成了第一个在资本市场亮相的客车企业。

从濒临破产到年赚40亿,这家河南车企,打破日本垄断,成全世界第一-有驾

可是,宇通没有就此歇歇脚,而是又开启了新的研发征程,因为他们清楚,想在行业里站稳脚跟,不努力追求创新是不行的。

因此,宇通客车再次着手抢占制高点。

那会儿中国的客车市场主要还是以中低端车型为主,高端商务客车一直被日系车丰田柯斯达牢牢占领。于是,宇通花了4个亿,历时十年,研发出了T7高端商务车,终于打破了日系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局面。

宇通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虽然其他客车企业都在通过推出轿车、重卡等跨界车型来抢占市场份额,宇通却坚持专注于大型客车的深耕策略,而没有像他们一样把资源分散去开发各种车型。

不仅如此,作为行业的佼佼者,宇通还拥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到了21世纪的十年代,中国的校车还处在起步时期,很多都是改装车或者普通的客车,这样一来,事故就特别容易发生。

宇通自己搞研发,模仿美国校车的标准,直到2008年,才推出了第一辆长鼻子的校车,之后连续15年,都跑在全国销量第一的线。

从濒临破产到年赚40亿,这家河南车企,打破日本垄断,成全世界第一-有驾

他还参与制定了十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推动校车逐渐从改装车变成了更专业的车辆。

到2011年,宇通全年卖出了4.6万辆,稳稳夺得了全球大中型客车销量的第一名,到了2016年,销量还突破了七万辆。

不过,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随着时代的推移,各种困难和挑战也会接踵而至。

而宇通也难免遇到些难关,一读几年都在亏。

从濒临破产到年赚40亿,这家河南车企,打破日本垄断,成全世界第一-有驾

自2016年以来,国内高铁和私家车的普及让客车的需求不断减少。

自2017年起,宇通客车的销售量由7万辆一路跌到4.1万辆,到2020年甚至出现了首次亏损。

遇到这样的难题,宇通想着办法扭转局面,最终把目光转向了国外市场。

还挺幸运的,宇通一直坚持“抢占先机”的发展方针,因此在2004年那一年,就正式开启了海外市场的布局,全年出口额达到了505万美元。

这会儿,宇通一旦迈入国际市场,凭借这些年来打下的坚实根基,海外业务就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也给扭亏为盈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从濒临破产到年赚40亿,这家河南车企,打破日本垄断,成全世界第一-有驾

宇通和别的车企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它会根据各国独特的需求,量身定做适合当地人用的车辆,这也让宇通客车在海外市场挺受欢迎的。

比如说针对挪威那边的寒冷天气,宇通专门安排了抗极寒的纯电动车,这样一来,车子在零下25℃的天气里还能跑374公里,续航的达成率高达97.3%,真是挺厉害的。

另外,宇通很在意打造一站式的服务体系,这不仅让他们赢得了高利润的订单,也成了打开海外市场的重要关键。

比如,宇通在哈萨克斯坦设有散件组装厂,这样一来不仅能实现本地化生产,还能为当地员工提供技术培训。

从濒临破产到年赚40亿,这家河南车企,打破日本垄断,成全世界第一-有驾

宇通在世界各地拥有超过330个授权服务点,遍布95个国家,维修成功率高达98%。

到了2024年,宇通客车的出口销量总算突破了1.4万辆。

宇通不仅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色,新能源车方面的突破也帮它成功扭转了亏损,实在是为公司带来了巨大改变。

其实,宇通早在1999年就开始涉足新能源领域,到了2020年遇到危机时,便正式迈出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的步伐。

从濒临破产到年赚40亿,这家河南车企,打破日本垄断,成全世界第一-有驾

到2024年,宇通新能源客车中,长度超过6米的车型达到了13795辆,比去年猛增了93.26%,位居行业第一。新能源车在整体销量中的比重达到了32%,比上一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那一年,宇通靠着营收372.18亿元、净利润41.16亿元,以及现金流净额72.11亿元这三个数字,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老大终于卷土重来了,还比以前更厉害了。

尽管如此,宇通仍在奋力前行,毕竟想要当上客车行业的老大,路还长着呢。

从濒临破产到年赚40亿,这家河南车企,打破日本垄断,成全世界第一-有驾

其实啊,宇通未来还是有不少机会在等着你。

国内“以旧换新”这政策一出来,估计会带动公交车的采购量增加不少。

刚好趁着这个政策的东风,宇通新能源公交车的销量比去年同期猛增了118%,市占率也冲到了21.68%。

从濒临破产到年赚40亿,这家河南车企,打破日本垄断,成全世界第一-有驾

不仅政策层面给客车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旅游行业的回暖也带来了不少新的消费需求。

随着国内旅游逐步回暖,带动了旅游相关的客运车辆的采购需求也随之增加。

因为宇通早就预料到旅游和团体客运即将逐渐恢复,所以很早就开始着手开发轻便、省油的高端轻客。

像天域S12和房车天骏V6,为了满足游客小团体出行的趋势,宇通在上半年轻型客车的产销量单季度就比去年同期猛增了74%。

不仅国内的市场需求在增加,国际市场的销量也是节节攀升。

光是上半年的出口数字,宇通就比去年多了33.19%,在对要求特别严格的欧洲市场,还成功搞到了大批订单,还反复买进,双双创下了新纪录。

像向挪威交付的287辆纯电动客车,全部都是老客户再次购入,这就说明宇通新能源客车的关键性能已经追上国际水平了。

因为宇通一直很重视技术储备,每年都把营收的5%拿出来搞研发,如今,这一点终于开始展现出它的价值了。

从濒临破产到年赚40亿,这家河南车企,打破日本垄断,成全世界第一-有驾

像L4级自动驾驶公交车“小宇2.0”已经在六个国家落地了,成了全球唯一拿到中、美、新加坡三国测试许可证的微循环巴士。

虽然宇通眼下发展挺不错,也抓住了不少机遇,但同时也遇到不少挑战。

比亚迪、宇通这些企业靠性价比战术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到了2025年2月,比亚迪的大型客车市占率涨到7.33%。虽然宇通目前还领先市场,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价格战的压力不断逼近。

实际上,价格战并不算最主要的困难,调整一下还能应付得过来,而导致业绩下跌的主要原因则是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变化。

当新能源客车补贴逐步减少,假如以旧换新这个政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企业的应收账款就会猛增,现金流也就会变得捉襟见肘。

除了国内的压力之外,海外市场也遇到了一些难题。

比方说,中东那边本地化生产比例要求太高,比如沙特占了60%,就会压缩到利润空间。

从濒临破产到年赚40亿,这家河南车企,打破日本垄断,成全世界第一-有驾

宇通客车能从一个快要倒闭的小零配件厂做到大中型客车行业的世界领先,绝非巧合,是靠真本事逆转局势的。

靠的就是坚持长期主义,坚持在一个领域深耕细作,才能一个个攻克难关,逐步突破。

宇通用实际行动向全球展示了,中国企业能走得更远,靠的正是这份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迎难而上的决心。

#热问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