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拉东风当炮灰翻车!东风暴击后装死,全网笑:就剩怂!

《理想和中国汽研就不再吭声了》

这事儿要从理想汽车那场引爆全网的“硬核”测试说起。你说咱们看车评,不都是看什么百公里加速几秒、麋鹿测试稳不稳么?理想汽车不,它非要玩点刺激的,拉上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就是大家说的中国汽研),搞了个所谓“国内首次重卡侧面碰撞测试”。听着是不是特唬人?感觉就像电影里那种大场面,一辆巨无霸卡车呼啸而来,“咣”的一声,然后理想的车跟个金钟罩铁布衫似的,毫发无伤,全员生还。这营销剧本,写得那叫一个响亮!

理想拉东风当炮灰翻车!东风暴击后装死,全网笑:就剩怂!-有驾

当时那宣传攻势,铺天盖地。各种短视频、图文帖子,都在渲染这次碰撞有多么“真实”、多么“超越标准”。他们说,实验室里的移动壁障(MDB)哪有路上的大货车来得实在?你看,我们直接用真家伙儿干!这操作,确实让不少人看得热血沸腾,感觉国产车这安全性能,真是杠杠的,都敢跟重卡硬碰硬了。理想L9就像个披着铠甲的骑士,在中国汽研这个“权威公证人”的见证下,准备迎接一场史诗级的胜利。一时间,“公路坦克”的名号传得沸沸扬扬,那感觉,仿佛只要坐在理想车里,路上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他们估计也沉浸在这种自我营造的英雄氛围里,完全没意识到,剧本里最大的那个“包袱”,已经悄悄埋下了。

可互联网是什么地方?那是藏龙卧虎、火眼金睛聚集地。这视频一放出来,味道就不太对了。有人就嘀咕了:“不对啊,我见过国外拿真重卡做测试的视频,那叫一个惨烈!”人家那测试,重卡里是实打实地塞满了几十吨钢管,一脚油门下去,别说小轿车,就是SUV也得给你压成一张铁皮饼。可回头看理想这个,哎?怎么感觉这卡车撞过来有点“温柔”?就像是练家子收着劲儿跟你比划了一下,看着热闹,实则点到为止。知乎上立马有匿名大佬出来分析:“这种测试,变量太多了。卡车的速度、重量、撞击角度,差一点,结果就天差地别。用非标准化的卡车,而不是统一规格的对撞机,这本身就是在玩一种叫‘薛定谔的安全’的游戏。”

这还只是前菜。真正的暴击还在后头。有眼神尖的网友,直接把视频截图放大、再放大,然后惊呼:“嘿!这卡车不是东风的吗?车头那俩燕子标,清清楚楚!”这一下,整个事件的性质就变了。你用人家的产品当道具,搞了这么一出大戏,跟人家打过招呼没?更要命的是,关于卡车“满载”的质疑声越来越大。有人扒出细节,说这卡车看着像那么回事,但配重明显不足,根本不是传说中那种能把一切碾碎的“完全体”。这下可热闹了,原本一场秀肌肉的独角戏,硬生生把东风集团给拖下了水。你这是测试自己的车呢,还是顺带想证明东风的卡车“不经撞”?这就好比俩人约架,其中一个抄起旁边路人老王的板砖就往上抡,打赢了是你牛,打输了,老王的板砖也跟着丢人。这算盘,打得也太精了吧?

就在舆论快要把锅烧干的时候,东风集团的发言人下场了。他们没说太多,但那份官方声明,字字千钧。潜台词明明白白:“这事儿我们不知道,也别把我们扯进去,这锅我们不背!”现场的空气瞬间就凝固了。这记回应,就像是舞台上突然亮起的一束追光,把所有精心布置的道具和演员的尴尬表情照得一清二楚。理想和中国汽研,估计也没想到,这场自导自演的戏,会因为道具“活”了过来而彻底崩盘。之前还在高谈阔论“真实世界碰撞”的他们,面对东风这块硬邦邦的“真实世界”,突然就哑火了。

从那天起,互联网上关于这场测试的后续,就只剩下网友们的各种调侃和分析。理想和中国汽研呢?他们就像说好了一样,集体噤声,再也不提这茬了。之前那些沸沸扬扬的宣传稿,也悄悄地降了温。这就很耐人寻味了,对吧?一场原本想载入史册的营销,最终变成了一场需要被遗忘的事故。其实这事儿给所有想玩“硬核营销”的品牌都提了个醒:消费者不傻,专业人士更不好糊弄。你可以追求创意,可以制造噱头,但前提是得真诚、得尊重科学。想靠着信息差玩“掩耳盗铃”,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自己把自己的台给拆了。所以,当东风集团把那层窗户纸捅破后,理想和中国汽研还能再说什么呢?也许,沉默,就是他们唯一剩下的、也是最体面的选择了,不是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