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车企集体利润大跳水,新能源转型成全球生死考

搞汽车这事儿吧,最近国际圈儿是真的一个字——难,两个字——太难了,三个字——天难地难人更难,一看今年上半年这财报,全是一把汗,谁要是还觉得跨国车企“高枕无忧”,那可真得去看看人家现在愁得头发掉的日常了。

数据丢出来简直像过山车,直接从山顶翻到谷底,大众利润掉了快四成,通用又缩水了五分之一,福特那跌幅快奔九成了,斯泰兰帝斯直接变成了半壁江山,丰田也是乍一看还猛,结果都快跌破鼓面,这种集体“缩水秀”不是小问题,堪比朋友圈里的“谁最惨挑战赛”。

你说销量,表面上看没少多少,车卖出去该卖还是能卖,但是一揭盖,利润突然就没了,怎么回事?这不是小偷进家偷了口红,顺手还把钱包拿走了,根本没法防,这个局太危险。

说到底,症结在哪儿?跨国车企,说白了就是一群燃油车时代的“老炮儿”,从头到脚自带buff加成,历史深厚,技术稳稳的,“百年老字号”谁不服?但正因为太稳,这群巨头早年全靠油,基本就是“油田守夜人”,早上醒了钱就到账那种。

跨国车企集体利润大跳水,新能源转型成全球生死考-有驾

在燃油机天下的时候,他们掌握话语权,高端技术、工业积淀,这优势就像老爷子散步,慢悠悠不用跑,啥都能得到,谁还琢磨那新能源,深耕动力总成都把钱赚麻了,换你你也不急不是?

但问题是,这个时代是个削铁如泥的机器,风口一转就上天了,新能源车来了,谁转型慢谁掉队,谁不争朝夕谁就完。“比亚迪”这种人见人爱的小天使,早早就把船开去新能源的港口,人家效率杠杠的,产品一天一个样,跨国巨头要么半信半疑,要么想转又不舍得那点老底。

有些老牌欧美车,进步慢就成了历史负担,一到换道超车的风口,老底气熬不住了,这状态就像打LOL选个赖皮英雄,早期优势巨大,到了后期发现自己技能全过时,天赋点没加上,尴尬了吧?

看看市场,全球总量一直在9000万辆左右晃荡,基本没啥肉眼可见的增量,按理说盘子没变小,大家还是那伙计,吃饭一桌人没变。但新能源这碗饭,突然越装越多,本来大家一起抢盘,现在有人偷偷换了大碗,饭一下盛两层,你这老油条还只会盛一层,别人都在更新配方,你还在咸咸酥酥里打酱油,要不利润掉风雨如晦。

上半年全球卖了4632万辆车,比去年多出一块糖,5%的增幅,听着是喜,但眼睛睁大点,这还没回到2018年巅峰,潮水都退了一半,在哪儿找童年呢?而新能源车销量直接900多万,“占比”都快顶到两成门槛了,这速度堪比春天疯长的小草,一夜变绿,谁阻挡得了?

跨国车企集体利润大跳水,新能源转型成全球生死考-有驾

更离谱的是,新能源车增幅有28%,和大盘那5%的进度条比,简直是开飞机,平地起升。所以这下算盘就响了,原来你在9000万辆里搅和够风生水起,如今市场就被新能源车掏了将近两成,留给你传统车的盘子只剩7000万辆,老爷子你还得靠那老法子卖1000万辆,那难度直接翻倍,一不小心就累趴下。

其实说白了,老牌车企这点堵在哪儿?原先全球化红利是天生带来的,被动就能收割利润,技术积累等于钞票入袋,新能源浪来了以后,咱不转就掉队,转了还得烧钱打基础,试问谁乐意再那么挥霍?哪怕你本事再大,时代一变没及时跟上,自上而下的转型难,谁都知这是大刀砍油路,比亚迪那种“革命派”早几年就嗅出了味道,万事俱备就等东风。

你再往深里想,跨国车企更是三面夹击,这局面好比前门堵了狼,后门闯进虎,窗户还钻了个蛇皮袋,头一刀来自美国,关税说砍就砍,这操作简直玩命,逼得欧洲巨头美国巨头都要捆着拳头“打铁”。外部压力,内部焦虑,再遇上新能源突飞猛进,这利润空间一点点被霸占,车卖得再多也是“高开低走”。

问题还在这里,新能源车的技术壁垒其实没传统燃油那么高,信息化、电池、智驾,大家都能学,拼的是速度、成本和创新。你看国内这批新势力,玩得就是敢拼敢闹,推新如疯,用户体验齐飞,价格一点点卷到地板上,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都是“卷王”,你打得越慢,利润就被谁卷走了。

更隐形的压力,是各国碳排放、环保、补贴政策一年三变,欧洲那边高调搞绿色转型,美国出关税让本地企业扎底护航,亚洲市场也不甘落后,每家都有自家算盘,哪家能顺风顺水?倒是老牌车企越来越得夹着尾巴做人,左手是技术迭代右手是政策洪流,心里又得惦记下个季度别再亏死人不偿命。

市场增量有限,新能源又抢盘子,这布景就是搞内卷,外面关税杀,里面成本杀,转型没跟上的话利润就是ATM机,专供竞争对手提款。

有趣的是,销量本身没怎么掉,大众与通用还算有点安慰奖,“看着还好吧”,但利润端咬得死死的,好像全是纸卖的钱,实际全给管理、研发、市场补贴折腾没了,活活变成卖一辆亏一辆,“喜报”逐渐成了“危报”。

有时候你都得感叹,燃油老大哥在政策转型这关上,明显就是“慢一拍”,人家新能源拉着队跑,一众老牌只能边追边掉包袱。前些年比亚迪喊出“油转电”、早早布局电驱化,把市场脉搏死死握住,外资巨头耍不出花样,不是被卡关,就是被政策追问,现在再起步,怕是生米早成了熟饭,想改都改不及了。

不过大家也别觉得这就是判死刑,毕竟技术积累还在,品牌号召力也不是一天磨的,套路还没用完。不过这几年要真不加把劲,利润再掉几波,资本都得重新评估全球战略,这一波不转型,等于自己划船不用桨,直接随浪漂流。

跨国车企集体利润大跳水,新能源转型成全球生死考-有驾

看这走势,不难发现市场其实是给所有车企下了新考题,“你是不是能迅速完成新能源过渡”,“你的技术是不是跟得上智驾新时代”,“你资本流水还能撑起动荡周期?”这都是生死线,不答对,利润就是眼睁睁变成别人钱包里的零花钱。

说到底,全球格局已变,新能源已成王道,政策锋刃越来越快,行业迭代越来越狠,谁稳赢?没人敢说,这复仇者联盟里的英雄们,老牌新秀都在重新改剧本,未来走到哪儿,很难闭眼押注。

你怎么看老牌欧美车企被多重压力夹击?你觉得新能源转型有没有救命稻草?汽车江湖变革,你在赌谁能笑到最后?欢迎留言,想听你的高见!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