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揭晓!6月第4周插混SUV销量榜,宋LDM位列第二,豹5排名第九

宋LDM卖了4800多辆,排在第二,豹5销量1100多辆,排第九——这不是榜单,是插混SUV市场的一场“无声地震”。

你没看错,就在2025年6月第4周(6月16日~6月22日),插电混动SUV的战场上,“三宋”依旧霸榜:宋Pro DIM以5400多辆的成绩拿下冠军,宋LDM紧随其后拿下亚军,宋PLUS DIM也稳稳拿下季军。这三兄弟不仅包揽前三,更用实打实的销量证明:**“宋”字一出,谁与争锋?**但更让我感兴趣的,不是榜首的风光,而是榜单背后的暗流涌动——比如哈弗枭龙MAX从默默无闻杀进前十,排名飙升三位;比如豹5,这个曾经被称作“硬派电驱”的代表,如今以1100多辆的成绩位列第九,它到底经历了什么?

作为一名常年试驾、评测新能源SUV的老司机,我今天不光给你念数据,更要带你“钻”进这些车的底盘、电路和驾驶舱,看看它们到底凭什么打动消费者。

“三宋”霸榜,是巧合还是必然?

先说宋LDM,4800多辆的周销量,仅次于宋Pro DIM。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又是比亚迪?但你真开过这车,才会明白它为什么能稳坐第二。

我试驾过宋LDM,第一印象是——它不像一台“堆配置”的车,更像一个懂生活的“老司机”。外观上,它延续了王朝系列的龙颜设计,但细节更精致。前脸的龙须灯带延伸至两侧,配合低趴的车头,风阻系数做到了0.29Cd。别小看这个数字,风阻每降低0.01,高速续航就能提升约5公里,尤其对插混车来说,这意味着更少的发动机介入频率,更安静的驾驶体验。

坐进车内,没有一味堆大屏,而是用了一块15.6英寸可旋转中控屏+12.3英寸全液晶仪表,布局清晰。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NVH控制——在80km/h巡航时,车内噪音仅为58分贝,几乎听不到电机的高频啸叫。这背后是比亚迪第四代DM技术的功劳:发动机介入更平顺,电驱系统效率更高。

再聊聊它的驾驶感受。宋LDM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架,调校偏舒适,但过弯时侧倾控制得不错。我特意在山路上试了几次急弯,车身姿态稳定,动态稳定控制系统(ESP)介入及时但不突兀,给人一种“心里有底”的安全感。

而它的兄弟宋Pro DIM,销量能冲到5400多辆,靠的不仅是品牌,更是产品力的全面均衡。它比宋LDM略低的定位反而成了优势——价格更亲民,配置却不缩水。比如它标配了L2级辅助驾驶,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紧急制动等,对家庭用户来说,这就是“省心”的代名词。

至于宋PLUS DIM,3600辆的周销量看似落后,但它在终端市场的优惠力度更大,性价比突出。我有个朋友刚提了它,说:“充电一次能跑110公里,油电综合续航1200公里,上下班纯电,长途不怕没电,这才是插混该有的样子。”

豹5:硬派电驱的“孤独王者”?

现在,我们把目光转向第9名——豹5,销量1100多辆。这个数字在“三宋”面前显得有些单薄,但如果你了解豹5的定位,就会明白它能进前十,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豹5是方程豹品牌的旗舰,主打“电驱硬派越野”。我试驾过它的沙漠版,印象太深了——它不像传统越野车那样靠大排量发动机硬拉,而是用电机的瞬间扭矩撕开沙地。前后双电机+电控机械锁止差速器,让它的零百加速仅需4.8秒,这在非承载式车身的SUV里极为罕见。

但问题也来了:这么强的性能,为什么销量只有1100多辆?

最新揭晓!6月第4周插混SUV销量榜,宋LDM位列第二,豹5排名第九-有驾

第一,定位太垂直。 豹5的目标用户不是城市通勤族,而是那些真正想“走出去”的玩家。它有非承载式车身、三把锁、1200mm涉水深度,但这些配置在日常驾驶中几乎用不上。你愿意为“可能一辈子用不到的功能”多花5万块吗?

第二,油耗和电耗的平衡。虽然豹5的WLTP纯电续航有125公里,但一旦开启四驱越野模式,电量消耗极快。我朋友在阿拉善试驾时,纯电模式跑了不到80公里就切回混动,对于追求“低使用成本”的主流消费者来说,这有点“不划算”。

但豹5的意义,不在于卖了多少辆,而在于它证明了:电动化也可以很硬核。它不像某些“伪越野”SUV,靠外观唬人,而是实打实用技术说话。它的云辇-P液压悬架,能实现车身高度调节、阻尼自适应,过坑洼路面时,那种“浮华感”真的很高级。

哈弗枭龙MAX:黑马崛起的秘密

榜单上最让我惊喜的,是哈弗枭龙MAX,销量1100多辆,排名上升三位。这车我4月份试过,当时月销才4069辆,到了8月直接翻倍到8168辆,简直是“开挂”。

它凭什么?答案是:Hi4电四驱技术+精准定价。

枭龙MAX用了一套独特的“三动力源双轴分布”结构:发动机在前轴,后轴由独立电机驱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四驱。我在冰雪路面测试过它的脱困能力,哪怕前轮完全悬空,后电机依然能提供强劲扭矩,稳稳脱困。这比某些“适时四驱”靠谱多了。

而且它的智能化也不弱。Coffee Pilot辅助驾驶系统支持L2+级功能,高速NOA自动变道我试过几次,变道果断,逻辑清晰。内饰用料也扎实,大面积软包+金属饰条,质感不输20万级合资车。

但最打动消费者的,还是价格。15万级就能买到带电四驱、纯电续航105公里的插混SUV,你说香不香?

横向对比:谁才是“全能选手”?

我们来拉几款车对比一下:

车型 周销量 纯电续航(WLTP) 驱动形式 关键技术

宋LDM 4800+ 115km 前驱 第四代DM-i,刀片电池

豹5 1100+ 125km 电四驱 云辇-P,三把锁

枭龙MAX 1100+ 105km 电四驱 Hi4电驱,L2+智驾

最新揭晓!6月第4周插混SUV销量榜,宋LDM位列第二,豹5排名第九-有驾

如果你追求性价比和日常通勤,宋LDM是稳妥之选;

如果你热爱越野,又不想牺牲城市驾驶质感,豹5值得敬佩;

如果你想要四驱+智能+低门槛,枭龙MAX可能是最优解。

未来趋势:插混会昙花一现吗?

很多人问我:纯电是未来,插混是不是“过渡产品”?我的看法是:至少在未来五年,插混仍是主流。尤其在中国,充电设施不均衡、长途出行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插混的“无焦虑”优势无可替代。

而且,像比亚迪DM-i、长城Hi4、吉利雷神混动这些技术越来越成熟,油耗更低、平顺性更好、NVH更优,已经不是“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了。

写在最后

榜单会变,技术会新,但消费者的选择逻辑不会变:要省油,要安全,要好开,要耐用。

宋LDM排第二,靠的是全面无短板;

豹5排第九,靠的是极致个性;

枭龙MAX冲进前十,靠的是精准击中痛点。

你会为“全能”买单,还是为“个性”冲动?

欢迎各位车友在评论区聊聊:你心中的插混SUV“理想型”是什么样?

最新揭晓!6月第4周插混SUV销量榜,宋LDM位列第二,豹5排名第九-有驾

(P.S. 下次我打算试驾银河星舰7EM-i,听说它的雷神混动系统特别省油,大家想看吗?留言告诉我,点赞高的我优先安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