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广告法不存在?把大家智商按地上摩擦?

家人们,谁懂啊!最近汽车圈可真是热闹非凡,一场理想汽车发布会,直接上演了现实版的 “大卫对战歌利亚”,不对,应该是 “理想 i8 勇斗乘龙卡车” 的大戏,把网友们的下巴都惊掉了一地!

就在 7 月 29 日,理想汽车发布首款纯电 SUV 理想 i8,这本是一场新车闪亮登场的大秀,可谁能想到,最抢风头的竟然是一段碰撞测试视频。在发布会现场,大屏幕上突然出现了理想 i8 与一辆 8 吨重的乘龙卡车正面对撞的画面,两车以 50km/h 的速度,带着 “你死我活” 的气势,狠狠地撞在了一起。那场面,仿佛好莱坞大片里的飙车撞车场景,紧张刺激程度拉满!现场观众的眼睛瞬间瞪得像铜铃,嘴巴张成了 “O” 型,紧接着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惊呼声。

当广告法不存在?把大家智商按地上摩擦?-有驾

“撞飞” 卡车?太离谱!

视频里,两车相撞的瞬间,那场面,简直像特效大片一样夸张。理想 i8 虽说看起来也挺结实,可和 8 吨重的乘龙卡车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但神奇的是,碰撞发生后,乘龙卡车就像个被推倒的玩具,车头直接来了个 180 度大翻转,四个车轮高高弹起,像是要飞起来拥抱天空,然后重重地 “趴” 在了理想 i8 的挡风玻璃上,仿佛在哭诉:“这是什么情况,我怎么就被 ko 了 !” 再看理想 i8 呢,虽说也受到了冲击,但 A/B/C 柱、门梁居然毫发无损,9 个气囊像爆米花一样 “砰” 地全弹了出来,把车内包裹得严严实实,电池也安安静静的,没有丝毫要 “闹事” 的迹象 ,就像一个毫发无损的勇士,拍拍身上的灰尘,一脸得意地说:“就这?”

这画面一出来,网友们瞬间炸开了锅,纷纷开启吐槽模式。有人开玩笑说:“理想这是给车装上了超级英雄的基因吧,这要是真的,以后路上看到卡车都不用怕了,直接撞过去就行!” 还有人调侃:“牛顿的棺材板怕是压不住了,得请个超级赛亚人来帮忙按住 !” 大家都在疑惑,这真的是现实中会发生的碰撞结果吗?还是说我们穿越到了一个物理定律失效的平行宇宙?

当广告法不存在?把大家智商按地上摩擦?-有驾

乘龙的 “愤怒反击”

这边理想汽车还沉浸在新车发布的喜悦中,那边乘龙卡车可就气炸了,感觉自己像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狠狠地 “扇了一巴掌” 。乘龙卡车官方迅速做出回应,7 月 31 日,在 “乘龙卡车” 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措辞强硬的侵权声明。声明里直接开炮,指责理想汽车未经授权就使用乘龙卡车的碰撞视频,还扭曲传播,这行为已经构成严重侵权,妥妥地越过了正常商业竞争的边界,严重误导了公众,损害了乘龙的品牌和商业名誉,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以及《民法典》等一大波法律 ,这一连串的指责,就像机关枪扫射一样,火力全开。

乘龙员工们也纷纷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在网上开启了吐槽模式。一位认证为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员工” 的抖音博主 “乘龙小宇”,直接在视频里火力全开:“某新势力品牌,简直是在拉低全国人民的智商!” 他详细介绍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忍不住吐槽测试结果完全违背物理常识。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还放出了一些卡车与轿车相撞的真实事故片段,画面里轿车被撞得惨不忍睹,而卡车驾驶室却基本完好无损,更不会出现车身往前翻这种离谱的情况。最后,他还霸气邀请理想汽车的营销负责人到广西柳州,说要自掏腰包报销机票酒店,带对方好好了解一下卡车从研发、实验到制造的全过程,给对方好好上一课,普及普及卡车基础知识,这架势,就差直接 “拎着对方的衣领” 理论了 。

理想的 “甩锅” 回应

面对乘龙卡车这一连串的 “组合拳”,理想汽车这边也坐不住了,赶紧出来回应。但这回应,怎么说呢,有点像在玩 “甩锅” 游戏 。理想汽车回应称,这次理想 i8 和卡车撞击的超级实验,是基于用户真实交通会车场景的模拟,可没什么猫腻。而且,他们全权委托了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测试认证,试验场地、测试设备以及市场端随机购买的测试卡车,都是检测机构一手操办的,自己可没有任何指定,言下之意就是:“这事儿和我没关系,要怪就怪第三方。” 这回应一出来,网友们可不买账了,纷纷吐槽理想汽车这是在 “甩锅”,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而被理想汽车拉来 “背锅” 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中国汽研,也迅速站出来表态。中国汽研证券部工作人员信誓旦旦地说,测试的全过程肯定符合所有的规定和标准,绝对不会因为哪一方是客户,就去刻意调节车辆参数,还说测试卡车是一辆全新车。可对于卡车的具体来源,却表示还需要与业务部门确认。这回应,听起来有点模棱两可,就像在打太极,让人感觉云里雾里的 。 理想汽车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回应,不仅没有平息这场风波,反而让这场闹剧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双方就像在玩一场 “踢皮球” 的游戏,把网友们的好奇心和质疑声越撩越高,大家都在等着看这场闹剧到底该如何收场 。

当广告法不存在?把大家智商按地上摩擦?-有驾

网友开启 “吐槽大会”

这场发布会碰撞视频引发的闹剧,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 “吐槽大会”,各路网友纷纷化身段子手,妙语连珠,让这场闹剧变得更加欢乐又荒诞。

有人调侃:“理想汽车这是要转行去拍科幻大片吗?这碰撞结果,比科幻片还科幻,牛顿看了都得从棺材里爬出来问个究竟。” 还有网友开启脑洞:“理想 i8 这是偷偷装上了反重力装置吧,不然怎么可能把 8 吨重的卡车撞得飞起来,是不是下一秒就要变身变形金刚,拯救世界了?”

一些网友则对理想汽车的营销手段表示无奈,吐槽道:“理想这波操作,真是把营销玩明白了,用一场离谱的碰撞测试,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这热度蹭得,比火箭飞得还快。不过,咱能不能来点实在的,别整这些花里胡哨的。” 还有人打趣说:“理想汽车这是在给网友们提供创作素材呢,这几天的快乐源泉全靠它了,说不定过几天就能看到以这场碰撞为原型的搞笑短视频火遍全网。”

在乘龙卡车官方抖音账号下,网友们的留言也是五花八门。有人建议:“乘龙,别忍了,直接买辆理想 i8 回来,也来一场对撞直播,让大家看看真正的实力,说不定还能因此爆火,销量大增呢!” 还有人在理想汽车的评论区留言:“理想,你要是真这么牛,下次和飞机撞一下试试,我们绝对信你!” 这些神评论,一个比一个精彩,让人忍俊不禁,也让这场闹剧在网络上持续发酵,热度居高不下 。

当广告法不存在?把大家智商按地上摩擦?-有驾

车企宣传 “翻车史” 盘点

其实,理想汽车这次的 “翻车” 并不是汽车行业宣传事故的个例,这些年,车企们为了博眼球、搞宣传,各种夸张、奇葩的操作层出不穷,结果往往是弄巧成拙,让人哭笑不得 。

2019 年,吉利汽车为新车造势,宣称发现一颗小行星欲申请将其命名为 “星越”,那描述 “有鼻子有眼”,说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发现一颗公转周期 1674 天、距地球距离 2.02 天文单位的小行星,还公布了申请文件。可消息刚出,就被专业人士打脸,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称小行星命名不太可能,中科院云南天文台丽江天文观测站站长也出来声明与自己无关,真实性待查,虽说这波操作让星越曝光度大增,但品牌美誉度也受到了影响 。

同年,一汽奔腾 X40 举行国内首次大型 “空投” 翻滚试验活动,本想展示车辆的安全性,结果车辆虽然结构完整,可一个气囊都没爆出来,这尴尬场面,就像精心准备了一场演出,结果主角关键时刻掉链子,让人大跌眼镜 。

2025 年清明节,蔚来旗下乐道品牌的 “清明换电随时走” 宣传海报,直接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吐槽这文案和清明氛围不搭,太晦气。结果蔚来反应迅速,做海报和审核的两人被劝退,三位负责人被严重警告,区域总经理也被警告,这处罚力度,可见蔚来对这次 “翻车” 的重视 。

还有小米汽车,其 SU7 Ultra 选装的 4.2 万元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被车主实测功能存疑,既无法有效导流也难以产生下压力,和官方宣传的 “双风道高效导流” 相差甚远,车主感觉被欺骗。小米汽车回应后提出补救方案,送积分、提供限时改配服务,但这波操作还是让不少消费者心里有了疙瘩 。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现在部分车企在宣传上越来越娱乐化、作秀化,为了吸引眼球,不惜夸大其词、制造噱头,却忽略了最基本的事实和消费者的信任。这种做法,短期内可能会带来一些热度和关注,但从长远来看,无疑是在给自己埋雷,一旦被消费者识破,品牌形象就会一落千丈,甚至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

当广告法不存在?把大家智商按地上摩擦?-有驾

“闹剧” 背后的真相

理想汽车这场发布会 “闹剧”,表面上看是一场简单的碰撞测试争议,背后却反映出当下汽车行业激烈的竞争和部分车企的营销焦虑 。如今的汽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激烈程度堪称 “白热化”,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大车企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使出浑身解数 。

理想汽车在纯电领域的发展步伐相对缓慢,首款纯电 MPV MEGA 全年销量不足 5000 辆,仅贡献 3% 的销量,与理想 “50 万辆年销目标” 相差甚远 。在这种销量压力下,理想汽车急需一款爆款纯电车型来打开市场局面,提升品牌在纯电领域的竞争力。理想 i8 的发布,承载着理想汽车在纯电市场破局的期望,而这场夸张的碰撞测试,或许就是理想汽车为了吸引消费者目光、提升产品关注度而使出的 “奇招” 。

在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营销手段固然重要,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才是企业立足的根本。车企们与其绞尽脑汁搞这些博眼球的宣传噱头,不如把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和产品优化上,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力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希望未来汽车行业能少一些这样的 “闹剧”,多一些务实和创新,为消费者带来真正优质、安全、可靠的汽车产品 。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