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都被一款车刷屏了,不是什么百万豪车,也不是某新势力发布的概念车,而是吉利银河刚上市的M9。17.38万元起的限时价一出,整个中大型SUV市场都抖了三抖。你说这价格是不是有点“打脸”那些还在20万+徘徊的对手?以前总觉得国产高端MPV、SUV动不动就二三十万,多少有点“装逼利器”的味道,但现在看来,吉利这是要把“国民神车”的逻辑搬到智能电动赛道上啊。
我特意去试驾了一圈,说实话,第一眼还真没被惊艳到——毕竟现在新车长得都挺像“未来战士”。但坐进去那一刻,我直接“上头”了。这哪是开车,简直是进了个移动会客厅!银河M9的内饰用料是真的顶呱呱,大面积的Nappa真皮+环保麂皮,连门板扶手那种小细节都照顾得明明白白。而且座椅是那种“床车”级别的舒适,后排能一键放平,配上遮光帘和氛围灯,长途出行躺下刷剧,谁懂这种快乐?
再来说说空间。五米多的车长,轴距超三米,第三排不是摆设!我1米78的身高坐进去,腿都能伸直,头顶也不压抑。很多六七座SUV的第三排,基本就是给小孩或者应急用,但M9真能让成年人体面地坐着。后备箱常规状态下放几个登机箱轻轻松松,把后排收起来,搬家都不用叫货拉拉了。这空间利用率,支棱起来了!
动力方面,M9全系都是插电混动,纯电续航有241公里和350公里两个版本。日常通勤用电,成本低到离谱,一公里电费不到1毛钱,比骑电驴还省。跑高速也没焦虑,综合续航超过1300公里,从北京一口气干到上海都不带喘的。百公里加速6秒级,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明显,完全不像一台两吨多重的大块头。开起来稳当,能耗还低,这燃油经济性算是拿捏住了。
说到驾驶感受,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和坑洼路面滤震很到位,车内乘客不会被颠得东倒西歪。但你要是想激烈点过弯,它也不会飘,悬挂支撑性在线,方向盘指向也精准。虽然算不上“驾驶玩具”,但绝对是一台让你愿意开长途的“移动大沙发”。
智能化这块,才是M9真正的王炸。它号称开启了“AI出行新时代”,这话听着玄乎,但体验完我只想说:真香! 车机搭载的是高通骁龙8295芯片,操作丝滑得像手机,语音助手反应快、识别准,你说“我有点冷”,它立马调空调;你说“我想听周杰伦的歌”,下一秒《七里香》就响起来了。最绝的是,它还能记住你的习惯,比如你每天下午三点喜欢打开座椅按摩,到点它就会主动问:“要不要开启按摩模式?”
L2级辅助驾驶也是标配,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这些功能一个不少。我在高架上试了NOA领航辅助,变道果断,跟车距离合理,堵车时简直解放双脚。这智能化水平,已经不输某些主打科技的新势力了。
安全配置也没含糊,全车十气囊、高强度钢占比超80%、还有电池针刺不起火技术。试驾时教练故意安排了个紧急变线+刹车,车身稳得一批,ESP介入及时,完全没有失控感。这安全性,让人坐得踏实。
咱们来横向比比看。先看理想L8,同样是六座SUV,定位接近。L8的优势在于品牌先发,用户口碑好,增程技术也成熟。但它价格坚挺,入门版都得30万往上,相比之下M9的17.38万起,简直是“天塌了”级别的降维打击。不过L8的奶爸车人设深入人心,副驾娱乐屏、冰箱彩电啥都有,家庭氛围更浓。
再看问界M7,华为加持的智驾系统确实强,尤其城区NCA用起来很顺手。但它的内饰质感和用料,跟M9一比就显得有点“老咕噜棒子”了,塑料感略重。而且M7的纯电续航普遍较短,插混版也就100多公里,日常用电成本优势不如M9。
最后说说别克GL8 PHEV,传统MPV老大也电动化了。它的优势是商务接待有面子,品牌认知度高。但GL8开起来就是典型的“船感”,笨重,油耗也不低,智能化更是短板,车机卡顿、语音智障的问题不少车主吐槽。M9在动态表现和智能体验上,完全是跨代碾压。
所以你看,吉利银河M9这一招“低价高配”,直接把牌桌掀了。以前大家觉得20万买个合资紧凑型SUV都费劲,现在17万多就能拿下一台尺寸越级、配置拉满、智能在线的中大型插混SUV。这不是“真香”是什么?
当然,也有朋友担心这么低的价格会不会“劝退”老车主?毕竟之前同级别车型动辄二三十万。但我觉得,技术进步本来就应该让利消费者,不然怎么叫“时代红利”?而且吉利这次定价,更像是在宣告:智能电动不再是少数人的玩具,而是大众也能享受的日常。
你现在走进4S店,销售顾问大概率会告诉你“首批车优惠力度最大”。想想看,花买CR-V的钱,上桌第一个动筷的却是银河M9,走路都感觉要摇头晃脑了。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