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觉得 150cc 就够劲儿,现在 250cc 的踏板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价格还一个比一个亲民。1.5 万就能拿下带 ABS+TCS 的配置,放在几年前想都不敢想。
可选择多了,纠结也跟着来了:到底是加钱上 250,还是守着 150 更划算?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聊,看完这篇,保证你心里有数。
先说说现在的市场有多卷。2025 年的 250cc 踏板,简直是把 “性价比” 三个字焊在了车身上。1.5 万级的车型,ABS 和 TCS 成了标配,智能互联功能装车率超过六成,放在三年前,这些配置只敢在 2 万以上的车型里想。
但选车不是买配置堆砌的积木,关键得看合不合自己的胃口。先把市面上热门的十款 250 踏板分分类,看看哪类适合你。
性能旗舰组里,阿普利亚 SRMAX250 和光阳赛艇 CT250 算是老面孔了。都是 19,980 元的定价,性格却大不一样。
阿普利亚那股子战斗劲儿,一看就不是给佛系玩家准备的。合资发动机加上 ABS+ASR 双重防护,跑长途心里踏实。15L 的油箱是个亮点,加满油跑个三百多公里没问题,适合喜欢周末跑山的朋友。
光阳赛艇 CT250 走的是实用路线,平踏板设计太懂通勤族了。买个菜、带点东西,往踏板上一放就行。就是油耗稍高,实测 3.77L 百公里,市区代步还行,天天跑长途的话得算算油钱。
智能跨界组的赛科龙 RT3 和 QJ 鸿 250 智能版,玩的就是科技感。
赛科龙 RT3 的 17L 油箱能跑 500 公里,加一次油能从北京干到天津再回来。毫米波雷达是个好东西,跟汽车上的差不多,能监测盲区,堵车的时候特别管用。智慧版还升级了动力,市区超车更从容。
QJ 鸿 250 智能版更懂年轻人,车联网能远程看车况,原厂带的音箱骑车时放放歌挺带劲。四气门发动机很聪明,低速振动小,给油的时候扭矩又足,24.5N・m 的力道,带人爬坡不费劲。
无极 SR250GT 15,980 元能买到 19kW 的功率,加速确实猛,但之前有车主反映漏防冻液的问题,买之前最好多看看最近的用户评价。
天鹰 TX250E 豪华版配置给得很足,半热熔胎、胎压监测、ESS 紧急刹车灯全有了,相当于买基础款享受到顶配待遇,适合怕麻烦的朋友。
台荣荣 250 敢卖到 13,980 元,底气在于用了和阿普利亚同款的高功率发动机,油耗 3.56L 百公里也算合理,预算卡得紧又想要大动力的可以重点看看。
看完具体车型,来解决那个核心问题:250 和 150 到底怎么选?
先看动力。250 踏板平均 18kW 的功率,比 150cc 的多出近一半。直观感受就是,起步快半拍,超车时心里更有底。但油耗也跟着上去了,百公里多烧 11.5L 油,一年跑一万公里的话,油钱得差一千多。
如果只是每天市区通勤,150 其实更划算。但要是经常跑长途,或者需要带很多东西,250 的低扭优势就出来了,尤其像钱江鸿 250ADV 这种车,整备质量才 158kg,动力足还不笨重。
配置方面,250 踏板基本都标配双通道 ABS+TCS,雨天刹车更稳。150 踏板通常只有顶配才给这些,差价其实没想象中大。
但有个隐藏成本得算进去:250 踏板的保养费大概比 150 高 20%。不过好在二手保值率更可观,像本田 ADV350 这种热门车型,三年下来还能值 75%,算总账不一定亏。
空间也是个大差别。250 踏板的座桶大多能放下全盔,光阳 ST250 甚至有 48L,放个头盔再塞件雨衣不成问题。150 踏板一般只能放下半盔,带点东西还得挂尾箱。
但灵活性上 250 就吃亏了,轴距长,窄胡同里掉头不如 150 利索。住老小区的朋友,这点得重点考虑。
该给个实在的选购方法了。其实就三步:定预算、看场景、选个性。
1.5 万左右想追求极致性价比,台荣荣 250 错不了,同价位里动力最能打。
1.8 万级的赛科龙 RT3 值得优先考虑,智能配置和续航都是第一梯队,长途短途通吃。
如果主要用来通勤,光阳 CT250 的平踏板太实用了,买早饭、取快递不用下车。
摩旅爱好者可以看看力刻 318 LK250T,24L 的双油箱设计,一箱油跑 500 公里没问题,偏远地区加油不方便也不怕。
喜欢复古风的,维多利亚 250SI 的漆面做得跟奢侈品似的,停在路边回头率超高。
要是个性能控,无极 SR250GT 0100km/h 加速 11.4 秒的成绩,在同级别里没对手,就是得接受它小毛病可能多一点。
选车时有些坑得避开。品控方面,光阳和赛科龙的售后网点多,维修方便。无极 SR250GT 的高温和漏液投诉率达到 15%,下手前最好找车主聊聊。
试驾的时候重点感受这几点:怠速时的震动(鸿 250 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座高是否合适(力刻 318 的 790mm 座高,一米七以下也能双脚着地)、弯道倾角够不够(无极能到 42°,压弯更有信心)。
最后想说,现在的踏板车市场确实卷得厉害,新技术、新配置层出不穷。未来轻量化和混动技术肯定是趋势,据说能降 20% 的油耗,值得期待。
但选车终究是选适合自己的,参数再好,不如试驾时那一下 “就它了” 的感觉。毕竟车是用来骑的,不是用来比参数的。
你觉得 250 和 150 哪个更适合城市通勤?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