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万块买个合资7座MPV这个价位,真是越来越挤了。刚跟朋友聊,他是那种讲究实用主义的普通上班族,问我买星光730值不值。其实我心里也挺纠结——说实话,这类车我摸得多了,但星光730这次确实给了我点新鲜感。
先说空间吧。2910毫米的轴距,是国产10万级MPV里比较少见的了。对比同价位的传祺M6,星光730的轴距长了约5厘米,理论上第三排坐着更宽敞,那种全家5口都挤不扁的感觉更靠谱。朋友小孩刚上小学,家里两大两小,坐我们试驾这车时,孩子还能把第三排座椅秒变成小床。不知道你们有没试过,在车里孩子一躺平就开心半天,家长也跟着省心,这才是家用MPV的真需求。
说核心配置,星光730是这个价位里唯一装备电动滑门的。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车间有位同事专门嘀咕过说,电滑门在MPV里其实是个大牌面,尤其家里带娃禁止用单手打开手动推拉门。电滑门虽说成本高,但便利性是秒杀一切。但要提醒的是,这种电机和传动机构,供应链里一直靠稳定供应的国产零部件撑着,万一缺个胶圈小轴承,整扇门就卡住,厂家修理工累得直叫苦。
不过说到维修,我以前确实有点乐观,觉得国产MPV的保养成本应该很低。但实际算过一笔账,哪怕单车百公里油耗标定5.3L/100km的插混版本,用油经济,但长时间用下来,电池保养与折旧费用不算低。粗算一下,每公里综合成本可能得8分钱上下,跟纯燃油版本比不会差多少。暂且先不提保值率,我觉得这块才是很多老车主容易忽视的坑。
很多消费者看电动滑门、电池续航数字眼花缭乱,但我比较关注的还是实际的使用口碑。销售妹妹跟我说,前几天就有客户反馈,有电滑门真的方便娃上下,尤其冬天下雪天不打湿裤脚,价值感很高。但她也偷偷说,前几批车门偶尔会有一两次卡顿现象,厂家正在推软件升级,我觉得这点我们要多留心,毕竟滑门一旦坏了真麻烦。
星光730三种动力组合也蛮有意思:插混、纯电和传统1.5T燃油版。插混版续航体感上有1100km左右,长途跑起来蛮省心的。纯电CLTC续航500km,20分钟快充到80%的说法让我有点怀疑,之前体验纯电车的时候,快充20分钟多半在60%-70%左右浮动,可能厂家的数据是最理想状态,我就不做精准信了。你们觉得呢?电动车续航和快充还是得靠实际路况检验。
燃油版1.5T 290N·m,满载动力够用。朋友上周刚带着满载家庭出去露营,对动力完全没怨言,起步轻松加速也不拖泥带水。与朋友之前开的同级别车型比,星光的动力调校算是偏稳,开着没太多激进感觉,更像是家用油车的理想选项。
智能配置这块,我觉得算是张力所在。12.8英寸中控屏,540度全景影像和50瓦无线充电这些,在同价位车里算比较全面了。尤其那些声学包和吸音棉多达70多处的设计,市内开下来,车内噪音控制明显好于宝骏730。经销商维护师傅说,同价位车大多隔音下来还是改天窗跑风声,星光730能做到这程度挺难得。
对比宝骏730和五菱凯捷,星光730的实用性直接碾压,尤其后备箱能放下2个20寸和4个28寸行李箱。亲戚上个月刚换这个车,亲口说家里出省游再复杂行李,都没啥乱糟糟现象。家用7座车不就是要兼顾空间和便利嘛。
说实话,之前我还以为10万块钱的车,要做成这样挺难。可事实证明,供应链优化和国产零部件提升,让车企的研发成本能更多投入到舒适性和智能配置上了。供应链还是个变数,毕竟一个螺丝钉的缺失都可能导致生产线停滞。你有没有想过,汽车行业的好坏,不光是车本身的技术,更是一条庞大而复杂的供应链网络在支撑?
哦对了,刚才路过经销店,销售姐还跟我说:现在预订星光730,下订1000元可享价值15000元的八重礼,换购还能叠加2000置换补贴,这波活动可能挺吸引人。但我倒觉得,这些促销背后,你到底买到的车和你想买的车一样吗?得自己心里有数。
这车性能和配置确实优秀,但我还是想探讨一点,未来电动MPV市场真的能火起来吗?毕竟油车还卖得好,纯电续航同时满足大空间和载重,还需要时间磨合。星光730的多动力选择无疑是个权宜之计,但长期来看,等电池技术更成熟,MPV会向哪边倾斜?这是好多同事也没想明白的问题(不确定)。
先不扯远,这次星光730的表现,算是在市场里一股清流。朋友还说了句买MPV先看空间,别光盯着动力,话虽粗糙,但有点道理。那你呢,买MPV最看重啥?电滑门便利,还是动力触手可及?抑或那个能躺下的小床?
聊着聊着,我倒挺想再开开这车,看它在不同路况下表现怎么。毕竟数据和宣传是一回事,落地体验又是另一回事。你们等着我后续的实测,或许能给你们多点参考。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