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有个朋友,小李,是个典型的急性子。他看中了一款运动型轿车,去4S店试驾的时候,销售小哥坐在副驾,小李一脚油门下去,感觉那叫一个爽!结果呢?在一段车流量不大的路上,他没注意路牌,一不小心就超速了。当时也没被拦下,以为没事。谁知道过了几天,作为车主(4S店的试驾车嘛),4S店的座机就收到了违章通知,一查,扣6分,罚款200元!
这下4S店懵了,小李也懵了。扣分算谁的?罚款谁出?4S店说他们是车主,但违章是小李开的时候发生的;小李说他只是试驾,又不是他的车,而且销售在旁边也没提醒。双方为此僵持了好几天,最后还是经过一番协调才解决。这个真实案例,相信不少想买车或者已经买过车的朋友都遇到过类似的疑问:**试驾的时候万一出个违章,扣分到底算谁的?是不是签了试驾协议就万事大吉了?**今天,咱们就来深挖一下这个看似小事,实则暗藏玄机的“试驾扣分”问题。
试驾违章,为什么会让你“躺枪”?
老实讲,为什么试驾违章会导致扣分问题,主要是因为:车辆所有权和实际驾驶人是分离的。 试驾车的产权属于4S店,所有违章信息默认会发送给注册车主。但实际驾驶人是试驾者。当违章发生时,系统首先识别的是车辆,然后是车主信息。这就像你借了朋友的车出了违章,违章信息会先到朋友那里一样。
所以,核心问题就在于:如何明确责任归属?在法律上,交通违法行为的主体是实际驾驶人。也就是说,谁开车谁负责。但实际操作中,由于信息滞后和证据固定问题,就容易出现扯皮。
试驾协议:不是“免死金牌”,而是“责任状”!
坦白说,绝大多数正规4S店在试驾前,都会要求你签署一份**《试驾协议》或《试驾免责声明》**。这份协议可不是摆设,它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责任状”!
通常,《试驾协议》里会明确约定以下几点:
试驾期间发生的交通违法、事故责任归属: 普遍条款会规定,试驾期间因试驾者原因造成的交通违法(包括超速、闯红灯、违停等)及事故,责任由试驾者承担,包括相应的罚款和扣分。
车辆损坏的赔偿: 如果因试驾者操作不当造成车辆损失,需按约定进行赔偿。
行驶路线限制: 多数会要求在指定路线行驶,超出路线可能视为违规。
所以,别以为签了字就万事大吉,你可得认真看清楚里面的条款!那些看似“免责”的声明,其实是在把你应承担的责任明确下来。
扣分罚款,到底谁来“买单”?真相是...
真相就是:绝大部分情况下,扣分和罚款最终都将由“实际驾驶人”——也就是你,这个试驾者来承担。
具体怎么操作呢?
违章通知到达4S店: 4S店会收到违章通知。
4S店通知试驾者: 他们会联系你,提供违章详情。
试驾者自行处理: 你需要带着你的驾驶证、身份证以及4S店提供的车辆行驶证复印件、违章通知书等相关证明,前往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现在很多地方也可以通过**“交管12123”APP**进行线上处理,但通常需要4S店先在系统里将这辆试驾车与你的驾驶证进行一个临时的“绑定”(或者授权你处理),这样你才能在APP上处理非本人车辆的违章。这其实就是我们之前聊过的“绑定非本人机动车”的变通应用。
如果试驾者拒绝承担,那就麻烦了。4S店作为车辆所有者,有义务处理违章。如果他们先行处理,可能会找你追偿;如果长时间不处理,这辆试驾车可能无法年检,影响正常运营。极端情况下,如果涉及到严重的违法行为(如酒驾、醉驾),那性质就更严重了,绝不仅仅是扣分罚款那么简单。
试驾前,老司机教你2个“保命”细节!
为了避免试驾后扯皮,甚至影响自己的驾照分数,老实讲,试驾前和试驾中,有2个细节你千万不能忽视:
仔细阅读《试驾协议》,不懂就问!
在签署任何文件前,务必认真阅读《试驾协议》的每一个条款,尤其是关于违章和事故责任的部分。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立刻向销售人员提问,并要求他们解释清楚。别稀里糊涂就签字,否则出了事,就真的有口难辩。
试驾过程中,把安全放第一,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这是最根本的。不要因为新车刺激或销售鼓动就放飞自我。
控制车速: 严格按照限速标志行驶,不要超速。
保持车距: 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给自己和车辆留出反应时间。
熟悉路况: 尽量在销售推荐的熟悉路线试驾,避免因不熟悉路况而误闯禁行、单行线等。
谨慎驾驶: 尤其是在复杂路段、路口或天气不佳时,更要稳字当头。记住,这是在测试车辆性能,不是在比赛!
结语与互动
说实话,试驾是体验新车性能、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的最佳方式。但激情之下,也别忘了系好“安全带”,不仅是物理上的安全带,更是法律和责任上的“安全带”。弄清楚试驾违章的责任归属,不仅是对自己驾照负责,也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
你试驾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违章?或者你觉得4S店在试驾管理上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评论区聊聊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