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大家聊起混合动力车,总绕不开一个挺现实的问题。
很多车主都有这种感觉,刚提车或者刚充满电的时候,车子开起来又安静又顺溜,提速也快,感觉跟开纯电车没什么两样,心里美滋滋的。
可是一旦电池电量用得差不多了,发动机一启动,声音立马就出来了,有时候动力衔接还会有点小卡顿,油耗也跟着上去了。
这种体验上的落差,被很多人形象地叫做“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这成了不少混动车主心里一个不大不小的疙瘩。
大家就在想,难道就没有一款车,能从头到尾都保持一个好状态,不管电多电少,开起来都舒舒服服的吗?
沃尔沃最近推出的全新XC70,似乎就是冲着解决这个问题来的,它用一套全新的技术,想告诉大家,混动车其实可以做到“全程在线”。
这背后的关键,是一套叫做SMA超级混动架构的东西,特别是它里头那个听起来有点复杂的“P1+P2+P4三电机”组合。
咱们别被这些字母和数字吓到,说白了,这就好比给这台车安排了一个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的工作小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
首先,咱们来说说这个P1电机。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这个小组里的“后勤大管家”。
它的位置在发动机旁边,主要工作不是直接驱动车轮跑,而是负责管好全车的能量。
比如你开车时踩刹车或者松开油门滑行,以前这些能量就白白浪费了,现在这个P1电机就会像个勤劳的管家一样,把这些能量都收集起来,再存回到电池里去。
更重要的是,在电池电量不足的时候,它能让发动机启动起来专门发电,就像一个随车携带的“超级充电宝”,源源不断地给电池和其他两个电机兄弟提供电力。
有了它,车子就很少会陷入那种电池彻底没电的窘境,从根源上让你心里踏实不少。
接着是P2电机,这位是小组里的“主力干将”。
它被安装在变速箱里面,是驱动车辆的主要力量之一。
有了它,车子起步的时候就特别轻快,想超车加速时,动力也是说来就来。
它还能跟发动机打出漂亮的配合,根据你开车的习惯和路况,智能地调节谁出力多、谁出力少,目的就是为了在保证动力足够的同时,尽可能地省油。
它既能自己一个人扛起驱动的大梁,也能和发动机联手,实现最佳的工作效率。
最后出场的,是布置在车子后轮上的P4电机,这位可以看作是小组里的“特种兵”。
它的加入,直接让这台车拥有了电动四驱的能力,这可比传统的四驱厉害多了。
以前的四驱车,需要一根又长又重的铁杆子(传动轴)把前面的动力传到后面,不仅笨重,反应也慢。
而这个P4电机直接就在后轮上,需要它的时候,电脑一个指令,零点零几秒内它就能开始工作,反应速度快得惊人。
比如说,你在下雨天拐弯,车轮刚有一点点要打滑的苗头,这个P4电机瞬间就能给后轮加上一股力,把车身稳稳地拉回来,整个过程你可能都感觉不到,但危险已经被化解了。
这三个电机兄弟这么一联手,效果就出来了。
电量足的时候,主力干将P2和特种兵P4一起工作,让你安安静静地享受纯电驾驶的丝滑。
需要跑长途或者电量低了,后勤大管家P1就启动发动机专心发电,保证P2和P4有充足的电力去驱动车轮。
这样一来,即使发动机在工作,它也不是直接粗暴地驱动车轮,而是作为一个高效的发电机在幕后支持,所以你开起来的感觉,依然非常接近电车的平顺和安静。
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的问题,让车子在任何时候都能拿出一个最好的状态。
当然,对于沃尔沃来说,光有先进的动力系统还不够,安全才是刻在骨子里的追求。
这种安全,已经不只是说车子结不结实、耐不耐撞了,更体现在怎么让你开车开得更省心、更不容易分心上。
全新XC70车里的设计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你想想看,在高速上开车,稍微低头看一眼导航,车子可能就已经开出去几十米了,很不安全。
沃尔沃的办法是,把最重要的信息,比如车速、导航路线,用一个叫AR-HUD的技术,直接投射到你眼前的挡风玻璃上,形成一个虚拟的图像,就好像有个发光的箭头悬浮在马路上给你带路一样。
你的眼睛不用离开路面,就能清楚地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这比低头看屏幕要安全太多了,也更符合人的直觉。
这种把人放在第一位的考虑,还体现在很多细节上。
比如它有一个“休憩模式”,当你长途开车累了,想在服务区歇一会儿,启动这个模式,车子就会为你营造一个特别舒服的小环境。
座椅会自动调整到一个让你放松的角度,空调吹出柔和的风,车里还会散发出淡淡的、好闻的香氛,车窗和天窗的遮光帘也会自动关上。
它不只是让你坐着,而是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全方位地帮你放松下来,把车子变成了一个可以让你恢复精力的移动休息室。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仔细看这套先进技术的背后,会发现它和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套SMA超级混动架构,其技术基础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吉利集团多年的技术研发和积累。
这已经不是过去那种我们拿市场去换技术的模式了,而是中国本土的技术实力,为国际豪华品牌提供了核心支持,是一种技术上的正向输出。
我们看到的是,源自北欧的那种简约、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和中国工程师们对于复杂系统的高效整合能力、以及对本土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在这里进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结合。
比如说,车子支持高达6千瓦的对外放电功能,这个功能对于很多欧洲用户来说可能用处不大,但对于越来越喜欢户外露营、自驾游的中国家庭来说,就太实用了。
周末开着车去郊外,接上电磁炉就能吃火锅,连上投影仪就能看露天电影,这大大拓展了汽车的使用场景,让车子不仅仅是个交通工具,更成了一个移动的“家外之家”。
这种从真实生活需求出发的功能设计,恰恰体现了我们自己汽车工业的智慧和活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