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主醒醒吧:你的智能座舱,其实是个声音的毛坯房

最近看到个新闻,腾势Z9改音响。

我第一反应是,坏了菜了,新时代的消费主义陷阱,开始从车本身,往车的附加值上转移了。

讲真,所有新能源车,尤其是高端新能源车,本质上都是一场大型的、充满“表演性”的行为艺术。

车企负责在发布会上表演技术和情怀,把PPT做得像修仙功法秘籍,什么800V,什么激光雷达,什么智能座舱,仿佛你买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个移动的“任意门”。

而施主们呢,则负责表演自己看懂了,并且为此买单,从而获得一种“我拥抱了未来”的幻觉。

这个游戏玩得好好的,但有一个环节大家心照不宣地在糊弄,就是听觉。

为什么?因为听觉这玩意儿,太主观,也太容易被视觉和触觉的刺激给掩盖过去。

零百加速3秒,你的肾上腺素会告诉你爽。真皮座椅带按摩,你的腰会告诉你舒服。

但音响好不好,在你被那块巨大中控屏播放的4K风景片晃晕的时候,在你被智能语音“好的主人”哄得五迷三道的时候,你根本没空关心。

所以,给腾势Z9这种车改音响,本身就是一种“不装了,摊牌了”的行为。

它代表着车主从“拥抱未来”的集体催眠中短暂地苏醒了过来,开始关心一些非常古典、非常朴素的问题:

我在这台“未来载具”里,听歌能有我十年前那台破油车爽吗?

答案通常是,不能。

这个改装方案很有意思,就俩东西,一个叫歌航的DSP功放,一个丹拿的低音炮。

这操作叫什么?

叫单点爆破。

它完美诠释了当下车圈的竞争法则:我不跟你搞什么体系化作战,我直接掀你最痛的那块桌子。

你看,原厂的声学结界,问题在哪?

问题不在于那几个喇叭的素质有多差,现在供应链这么发达,喇叭单元再差也差不到哪去。

核心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大脑不行”,一个是“下盘不稳”。

什么叫大脑不行?就是原车主机那个音频处理能力,约等于没有。你给它输入的是交响乐,它经过自己那套混乱的算法,最后从喇叭里出来的,可能就是菜市场大甩卖。

那个歌航DSP是干嘛的?它就是个外挂的大脑,一个“雷电法王”,专门给原厂那套迷茫的音频信号进行“电疗”。

新能源车主醒醒吧:你的智能座舱,其实是个声音的毛坯房-有驾

它把那些粘在一起的、模糊的信号,重新给你梳理一遍,分轨、调声场、做EQ,告诉每个喇叭“你应该在什么时候、发出什么样的声音、用多大的力气”。

它不生产声音,它只是声音的“政委”,负责思想工作。

同时,它还是个功放,把原厂那点虚弱的功率,加大,加大,再加大。让原来有气无力的喇叭,终于能吃饱饭了,声音饱满了,有力了,支棱起来了。

这是一种成年人的智慧,花最少的钱,解决最核心的问题。

但这种智慧的背后,是另一种心酸,那就是承认了原厂就是个半成品。这玩意儿就该是出厂标配!凭什么还要自己花钱!

然后是“下盘不稳”的问题,也就是低音。

为什么我说所有不带独立低音炮的原厂音响都是在耍流氓?

因为物理规律是不可违抗的。

你想发出沉稳有力的低频,就需要大尺寸的单元和足够的箱体容积去推动大量的空气。车门上那点空间,那个小喇叭,你让它发出捶你胸口的大鼓声,属于是让博尔特去举重,专业不对口。

所以,任何不谈物理只谈调音的,都是玄学。

而这套方案里加装的丹拿低音炮,就是简单粗暴地遵循物理。

我不管你前面怎么花里胡哨,我直接在后备箱给你塞一个“大家伙”,专门负责“动次打次”那一部分。

这就像打仗,你正规军打巷战再牛逼,我直接一发炮弹把整栋楼给你扬了。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

音乐里那些鼓点、贝斯,一下就从背景里的“嗡嗡嗡”,变成了有弹性的、一团一团砸过来的能量。

这才是完整的音乐。

说起来,我楼下那台老头乐放的《求佛》都比很多原厂音响的低音要猛,虽然破音,但精神可嘉。

汽车音响的本质是什么?不是Hi-Fi,不是保真。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因为我真的折腾过这玩意儿,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在车里那个复杂的电磁和噪音环境下,追求绝对的Hi-Fi,约等于在粪坑里绣花,精神可嘉,但毫无意义。

新能源车主醒醒吧:你的智能座舱,其实是个声音的毛坯房-有驾

车内听歌,核心需求就两个字:氛围。

尤其是在堵车的环路上,当导航用林志玲的声音告诉你“前方拥堵,预计通过时间58分钟”时,能支撑你精神状态的,不是什么三频均衡,而是结实有力的鼓点,把你和车外的魔幻现实隔离开。

新能源车主醒醒吧:你的智能座舱,其实是个声音的毛坯房-有驾

它是一个结界,一个金钟罩铁布衫。

从这个角度看,这套“DSP+低音炮”的方案,简直是把“氛围感”三个字拿捏到了极致。

它放弃了对中高频细节的无谓苛求,而是把所有资源都砸在了“根基”上。

先用DSP把整个声场扶正,然后用低音炮把地基打牢。

至于原来那些喇叭唱得怎么样,不重要了。地基稳了,你在上面盖茅草屋,它都稳。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一个简单的音响改装拔高到了哲学层面,可能有点不当人。但现实就是这么个现实。

所以,这套组合的本质是什么?是玄学。是一种“我不管你原来是什么垃圾,反正我来了你就得支棱起来”的强盗逻辑,而消费者就吃这一套。

因为它直接、有效,并且充满了戏剧性。

它不是让你成仙,只是让你的车,从一个冰冷的“未来载具”,变成了一个能让你在堵车时,跟着节奏抖腿的,有那么一点点人情味的“移动堡垒”。

新能源车主醒醒吧:你的智能座舱,其实是个声音的毛坯房-有驾

在今天这个万物皆可智能,万物皆可OTA的时代,这种纯粹靠物理规律带来的快乐,已经不多了。

能花钱买到,就是能买到。

就问你值不值吧。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