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从老家回城,我开着朋友的1.5T SUV跑了整整1000公里。 出发前我还担心,这么大个车配个1.5T发动机,超车会不会光吼不走? 结果这一路改变了我的看法。 超车时轻踩油门就有劲,算下来油耗比我的2.0L老轿车还低了一截。
1.5T已经成为家用车的“黄金排量”
翻开2024年的汽车销量榜单,你会发现一个明显的趋势。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销量前20名家用车中,有16款车型的主力版本都是1.5T。 哈弗H6的1.5T版本占了全系销量的78%,吉利星越L的1.5T版本月销量能轻松突破1.2万台。 就连一向保守的本田CR-V,其1.5T版本的销量也比2.0L版本高了近一倍。
我身边最近买车的朋友,十个人里有七个选择了1.5T。 问他们理由,得到的回答出奇一致:“日常用足够了,而且比2.0T省钱。 ”这种“足够用”的平衡感,恰恰是1.5T发动机能够成为市场主力的关键。
技术进化让1.5T告别“小马拉大车”
曾经的1.5T发动机确实存在涡轮迟滞明显、高速后劲不足的问题。 现在的技术已经完全改变了这一局面。 以上汽大众的1.5T EVO II发动机为例,它采用了VTG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技术,这项以往多用于保时捷等高性能车型的技术,有效克服了涡轮响应迟滞,使动力响应速度比1.4T发动机提升了50%。
在实际驾驶中,意味着当车速达到120km/h时,发动机转速可以保持在2200转左右。 需要超车时深踩油门,涡轮能迅速介入,速度提升顺畅自然。 主流1.5T发动机的最大扭矩普遍能达到270牛·米左右,这个数据已经超过了传统的2.4L自然吸气发动机。
油耗表现,1.5T的硬核优势
我那次1000公里的高速旅程,全程开着空调,百公里油耗最终定格在6.8升。 而我的2.0L轿车在相同路况下需要8.2升。 按当前油价计算,来回一趟就省了将近80元。
根据小熊油耗的统计,主流1.5T车型的市区油耗通常在8-9升/百公里,高速油耗为6-7升/百公里;而2.0T车型的市区油耗基本在10-12升,高速也要7.5-8.5升。 对于一年行驶1.5万公里的家庭来说,选择1.5T每年能节省超过1000元的油费。
大部分1.5T发动机只需要加92号汽油,这又进一步降低了用车成本。 像上汽大众的1.5T EVO II发动机就明确推荐使用92号汽油。
购车与保养,1.5T的经济账
同一款车型,1.5T版本通常比2.0T版本便宜1.5-3万元。 以长安CS75 PLUS为例,1.5T顶配售价14.59万元,2.0T顶配则要16.59万元,差价达到2万元。
保养成本也是1.5T的优势所在,1.5T发动机一次小保养通常需要4.5升机油,而2.0T则需要5.5-6升。 按全合成机油每升100元计算,每次小保养就能节省100-150元。 加上滤芯等配件的差价,一年两次保养可省下300元左右。
政策红利助推1.5T普及
政策导向也为1.5T发动机的普及添了一把火。 国家对排量1.6L及以下的乘用车实施购置税优惠政策,1.5T正好符合这一条件。 从环保角度看,燃油车油耗每降低1%,可减排750万吨二氧化碳。 1.5T发动机在提升燃油经济性方面的贡献,正好契合了当前的减排需求。
1.5T在新能源时代的存在价值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今天,1.5T燃油车依然有其独特的市场空间。 它非常适合那些经常跑长途、或者家乡充电设施不完善的用户。
认识1.5T的局限性
当然,1.5T发动机并非完美。 在满载爬长坡的情况下,它的动力储备确实不如2.0T充沛,需要提前降档来获得更好的动力输出。 对于追求极致驾驶体验的用户来说,1.5T在中后段的加速能力可能无法完全满足需求。
对大多数家庭用户而言,日常通勤、周末郊游、偶尔长途这些场景,1.5T的动力已经绰绰有余。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家用车都爱装1.5T发动机? 因为它找到了动力、经济、实用三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这趟1000公里的高速之旅让我明白,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汽车的本质是工具,而不是玩具。 1.5T发动机提供的“刚刚好”的体验,恰恰是现代家庭用车最实际的需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