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口19.2亿到狼狈离场:打败中国摩托的不是日本,是人心

中国摩托车在越南市场起步晚,却一度把日本品牌挤得喘不过气来,出口额冲到19.2亿,市场份额占了80%。可惜,没几年就败得一塌糊涂,份额跌到不足5%,甚至1%。

大家总爱怪日本企业太狡猾,其实仔细看,打败咱们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人那股子贪婪和短视。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质量一落千丈,消费者自然跑了。

从出口19.2亿到狼狈离场:打败中国摩托的不是日本,是人心-有驾

中国摩托的越南蜜月期结束

在越南,摩托车就是生活必需品,每年销量300多万辆,注册量超6000万辆,平均两人一辆。90年代,日本本田、雅马哈这些占了98%的市场,车好是好,但贵得离谱,一辆两千多美元,普通越南人月入才200-300美元,得攒大半年钱。

咱们中国企业看到了机会,从1999年开始,重庆的力帆、隆鑫、宗申,还有广西云南的厂家,靠着地理近和低价杀进去。700-1200美元一辆,差不多日系一半的价格,配置还行,动力够用,越南人买得起,用得上。

短短三年,市场从零冲到80%,2002年重庆对越南出口就3.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9.2亿。这数字听着多带劲啊,当时重庆摩托产业一片繁荣,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从出口19.2亿到狼狈离场:打败中国摩托的不是日本,是人心-有驾

繁荣没持续多久,就出问题了。看到越南市场这么赚钱,中国企业蜂拥而至,大小厂家都想分杯羹。起初大家靠性价比赢,可一多起来,就开始互相掐。

价格战是最狠的招,一辆车从800美元降到700,又到600,低谷时甚至180-300美元。每个月平均跌70多美元,几轮下来,利润薄得像纸。

企业为了活下去,拼命压成本,用劣质钢材做车架,零件也凑合着来。有些厂家直接在越南找小作坊组装,工艺粗糙,车子骑着骑着就出毛病,变形、异响、故障一大堆。

更过分的,有些企业仿冒本田、铃木的商标,卖假货骗人。消费者买回家没多久,车就坏了,修也没地方修,因为售后服务跟不上。维修点少,技师不专业,消费者气得直摇头。

越南政府一看本土产业受冲击,从2003年起加征30%关税,中国车成本更高了。雪上加霜的是,企业间内斗不止,挖经销商、互相倾销,市场乱成一锅粥。结果呢,份额从80%跌到5%,甚至1%,中国品牌成了低端劣质的代名词。

本来咱们的优势是便宜耐用,结果自己毁了口碑。越南人转而选日本车,虽然贵点,但至少可靠。这不是外部竞争的问题,是人性里的贪婪作祟,大家只想快钱,不顾长远。

从出口19.2亿到狼狈离场:打败中国摩托的不是日本,是人心-有驾

日本企业是怎么悄然逆转的

就在中国企业自相残杀的时候,日本品牌没急着打价格战,而是稳扎稳打,玩品质和服务。本田带头,在越南建厂,推出适合当地路况的车型,用好材料,车身结实,引擎稳定。

售后是关键,承诺三年免费保修,维修网络遍布城乡,技师上门服务。消费者觉得值,花钱买安心。到2010年,日本品牌重占主导,份额回升到95%以上,本田占69%,雅马哈25%,总和98%。越南摩托销量超300万辆,日本车几乎垄断。

相比之下,中国企业撤的撤,剩的剩,燃油摩托基本绝迹。现在越南街头,十辆车九辆是日系,剩下的偶尔见中国电动车,但份额小得可怜。

日本的成功在于长线思维,不像咱们急功近利。市场不是抢来的,是靠信任稳住的。中国摩托的败局,本质上是企业间恶性竞争的恶果,贪便宜、抄近道,最终自食苦果。

从出口19.2亿到狼狈离场:打败中国摩托的不是日本,是人心-有驾

力帆的起落折射整个行业的教训

力帆就是典型例子,老板尹明善生于1938年,1992年54岁用20万创办轰达配件研究所,从卖摩托零件起步。两年后转产整车,改名力帆集团。

他注重技术,派人去日本学,2001年产销发动机184万台,收入38.5亿。1999年进越南市场,靠低价和耐用打开局面,2002年出口高峰。

尹明善野心大,2003年收购汽车厂进军汽车,2010年力帆上市,市值超百亿,他72岁成重庆首富。但扩张太快,债务堆积,摩托业务受越南败局影响,汽车销量下滑。

2019年巨亏,供应商讨债,工人闹事。2020年力帆破产重整,全家立案调查,吉利介入注入30亿,但2024年吉利退出,资产拍卖无人接。尹明善退居幕后,孙女管摩托业务,现在力帆专注电动车,在越南小打小闹。

力帆的结局不是个例,整个重庆摩帮衰落,嘉陵卖壳,其他企业也惨淡。尹明善从摩托王到破产,暴露了盲目扩张和忽略品质的危害。行业需要反思,别再重蹈覆辙,只顾眼前利益,丢了长远根基。

贪婪驱动下,企业间内卷,毁了集体声誉。日本企业靠耐心和品质赢回市场,咱们却在自毁长城。现在中国电动车又在东南亚发力,像雅迪、绿源在越南建厂,份额升到25%。希望这次吸取教训,别再让价格战主导,多投品质和服务。

从出口19.2亿到狼狈离场:打败中国摩托的不是日本,是人心-有驾

参考资料

越南视野下的日本及越日关系-中国南海研究院.中国南海研究院 [引用日期2022-05-07]

2030年数字技术可为越南带来740亿美元,相当于2020年越南GDP的27%.人民资讯百家号.2021-11-01 [引用日期2024-07-21]

2024年我国摩托车产销双增,出口再创新高.新京报.2025-01-16 [引用日期2025-01-16]

越南政府声明称,美国与越南达成一致,将启动贸易协议谈判.金融界 [引用日期2025-04-10]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