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是为了面子而买车,其实自己对车的需求并不大,一年到头也开不了几次,公里数就特别少。很多人觉得一年才跑3000公里,机油看着挺干净,换了浪费。所以就会产生疑问,机油一年了,公里数比较少,到底换不换?这个问题时不时就会有人问,也说明很多人都是用车很少的。今天我就来明确说一下这个问题。
是否更换主要是看机油是否失效变质,而机油失效不只是看公里数,时间也要看。我见过不少车,机油颜色不黑,但酸值早就超标了,就像矿泉水放两年没变色,但你敢喝吗?特别是长期短途行驶的车,每次冷启动时,汽油混入机油(俗称‘机油稀释’),再加上空气中的水分,机油性能下降比高里程车更快。所以开得少,时间到了也要换。
去年有个朋友买了辆SUV,一年半了,只开了2000公里,用的是全合成机油,他觉得反正跑得少,不用换,结果年底去4S店检查时,发现机油已经轻微乳化。维修师傅说,这种情况在长期停放的车里很常见,尤其是潮湿地区。
为啥时间长了机油会变质呢?因为就算车停着不动,机油也会和空气里的水分、杂质发生化学反应,尤其是有些地区的空气质量不好,灰尘雾霾较多的地方。开得少,你看着颜色变化不大,没有那么黑,但其实很多性能指标都达不到要求了。看着透亮的机油,实际酸值已经超标了,就像人感冒,看着没事但嗓子早发炎了。车子开得越少,发动机的工况其实是越差的。因为每次启动都有一个冷磨损阶段,这个阶段的磨损最大,机油里的抗磨剂消耗也大。
美国石油学会(API)有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就算车子停放不开,机油内的几个重要添加剂,比如抗氧化剂和清净分散剂,一般在6-12个月会逐渐失效。壳牌(Shell)的技术文档也指出,全合成机油在开封后12个月,就算没有使用,其TBN(总碱值)也会下降30%以上,导致酸腐蚀风险增加。这都说明一个事儿,时间是导致机油变质的重要因素。
厂家也对换油周期做了明确的规定,比如:矿物油:半年或5000公里更换;半合成油:8个月或7500公里换;全合成油:1年或1万公里换。
不过,这个公里数和时间的规定都是保守的,都留有了一定的余量,就算你很暴力驾驶,就算用车环境很恶劣,这个周期也完全没有问题。而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用车环境都是良好的,开车也不会特别暴力,因此是可以适当拖延一下的。具体能拖延多久,没有具体的标准,再加上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只能凭经验。
以一年跑了3000公里为例,如果是全合成机油,外界温度适宜,露天地停放,可以拖延两个月没有问题。如果是停放在车库,车库内是干燥的,可以再延长一个月。如果是普通矿物油,早就该换了,不能拖延,需要立即更换。
驾驶习惯也有影响,如果这3000公里,你都是短途开车,每次开车5公里左右,或者是大多走的堵车路段。虽然行驶里程很少,但发动机运行时间可不少,这种情况下,时间到了需要立即更换,不得拖延。因为这种用车方式,属于恶劣工况,机油衰减得更快。
如果你不确定机油是否该换,可以自己买点机油试纸,滴一滴旧机油,静置24小时:
扩散环清晰 → 还能继续用
沉积物多、边缘模糊 → 必须更换
有乳白色痕迹 → 可能进水,需立即检修
其实只换一下机油也花不了多少钱,就算用全合成机油,十来万的车也就五六百块搞定,一年才五六百块。换了机油,发动机的寿命就能得到保证,性价比不错。别心疼那几百块钱,修发动机可不止这个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