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认错:实体按键回归,触控屏时代要终结了?
大众汽车最近干了一件让很多人意外的事——他们公开承认“取消实体按键是个错误”,并宣布所有车型将重新装上物理按键。
这事儿挺有意思,因为过去几年,几乎所有车企都在拼命往车里塞大屏幕,恨不得把方向盘都改成触控的,结果大众突然调头,说“还是按键香”。
触控屏的“高级感”,为什么让人用着难受?
大众的设计总监说得挺直白:“触控按键用多了是个错误。”这话听着像打脸,毕竟前几年大众自己也在跟风搞全触控内饰,结果现在回头一看,发现用户根本不买账。
想想也是,开车的时候,谁有功夫盯着屏幕划来划去?
调个空调温度得戳好几下,关个座椅加热还得进二级菜单,万一屏幕卡了,连双闪都打不开。
这种设计,说好听点叫“科技感”,说难听点就是“反人类”。
物理按键的好处很简单——不用看,一摸就知道按哪儿。
音量旋钮转半圈就行,空调风速按一下加一档,双闪按钮永远在固定位置,闭着眼睛都能操作。
这种“肌肉记忆”带来的安全感,是触控屏永远给不了的。
欧盟新规逼车企“回头”
大众这次改主意,除了用户抱怨,还有个重要原因:2026年欧盟的新安全标准。
按照新规,如果一辆车没有实体按键控制鸣笛、雨刮、转向灯和紧急救援功能,就别想拿五星安全评级。
这规定挺狠,直接戳中了触控屏的软肋——关键时刻靠不住。
比如暴雨天雨刮失灵,或者事故后屏幕死机,如果连最基本的物理按键都没有,那真是叫天天不应。
欧盟这一招,算是逼着车企回归“安全第一”的老路。
“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潮流,要被泼冷水了?
这几年新能源车的内饰越来越像“客厅”,大屏幕、语音控制、手势操作,甚至还有车载冰箱和投影仪。
车企拼命宣传这些“高端配置”,但用户真需要这么多花里胡哨的功能吗?
大众这次表态,等于直接说:“别整那些没用的,先把基础功能做好。”他们的新车型,比如明年的ID.2,会在屏幕下方加回五个最常用的物理按键——音量、空调、座椅加热、双闪。
方向盘也会回归实体按键,避免“盲操作”时误触。
这种思路其实很务实,毕竟车首先是交通工具,不是移动娱乐中心。
再炫酷的屏幕,也比不上一个随手能按的实体键来得实在。
“自动启停”能不能别让我每次上车都关?
说到按键,有个功能让很多车主咬牙切齿——自动启停。
这玩意儿本意是省油,但实际用起来,多数人觉得烦,一上车就得手动关掉。
大众既然要回归“用户友好”的设计,能不能把这功能改成“记忆上次设置”?
别让车主天天跟它较劲。
触控屏 vs. 实体键,谁才是未来?
大众的“认错”,其实反映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科技到底该为人服务,还是让人去适应科技?
触控屏看起来很酷,但开车时并不实用;语音控制理论上方便,但实际用起来经常“鸡同鸭讲”。
相比之下,物理按键虽然“老土”,但胜在可靠。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车企都得学大众。
有些品牌可能觉得“科技感”更重要,愿意牺牲一点实用性去追求“未来感”。
但至少,大众这次的选择证明了一点——用户的实际体验,比所谓的“潮流”更重要。
最后说句实在话:车嘛,好开才是硬道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