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我看到一辆摩托车,哦不,一辆“两轮法器”被打扮得跟要去参加村里年会似的,我就特想关心一下车主的精神状态。一辆好好的车,非要往上糊贴纸、挂玩偶、装那种能亮瞎三体人的爆闪射灯,这是在骑车,还是在开移动马戏团?这已经不是审美问题了,这是某种大型的行为艺术,一种关于“如何用最少的钱办最傻的事”的公开课。不务正业,典中典。
咱们先从最基础的“皮肤”说起,贴纸。很多人觉得,给自己的铁皮驴贴上点花里胡哨的玩意儿,比如什么“秋名山车神”或者一个巨大的反光国旗,就等于给自己的个性开了光。但现实是什么?现实是,太阳公公一个趔趄,就把你那几十块的贴纸晒得褪色卷边,一场雨下来,更是哭得稀里哗啦。最后你撕也不是,不撕也不是,留下一坨坨胶印,比你脸上的青春痘还顽固。你说你图啥?就为了那三个月的虚假繁荣?还不如原厂车漆干干净净,那叫一种高级的侘寂风,一种“老子懒得理你”的从容。
然后是灯光,这个话题简直就是一场修仙渡劫。很多朋友的核心诉求不是照明,而是“飞升”。他们装的不是射灯,是雷电法王杨永信的电疗仪,一开灯,对面的车以为自己看到了宇宙大爆炸的奇点,直接原地进行一个灵魂的升华。坏了菜了,你以为你在执行正义,其实你是在制造一场又一场的人间惨剧。说真的,我作为一个常年开车的油腻中年,最怕的就是这种移动太阳。你要真有需求,走线规范,角度调低,别对着人脸输出,那还算个人。但大部分人,他就是为了那个“就问你怕不怕”的霸气。怕,我们都怕,怕你哪天被正道的光给收了。
再聊聊行车记录仪,这玩意儿现在快成玄学了。有的人买记录仪,不是为了防碰瓷,是为了拍抖音,是为了成为下一个百万粉博主。于是乎,大疆、360,各种参数拉满,4K、防抖、GPS,恨不得能直接连上卫星进行轨道打击。我不是说这些不好,如果你真有那个创作需求,加大加大加大,没问题。但对于90%的用户来说,你的核心需求是什么?是能清晰地拍下那个闯红灯的老头乐,是能看清对方的牌照。它的关键不在于画质有多电影感,而在于在大爷躺得比博尔特还快的那一刻,它没有死机。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好记录仪。但能过,就是能过。别被那些消费主义的鞭子抽着跑,最后买了个生产力工具,结果最大的生产力就是占了你两张内存卡。
说到这,我突然觉得,把买记录仪比作买相机可能有点蠢。因为相机是创造美的,而这玩意儿,是记录丑恶的。
护具,这个必须得聊。这是你肉身的金钟罩铁布衫,是你在和大地亲密接触时最后的体面。但护具市场,同样是花里胡哨的重灾区。头盔,首当其冲。求求了,别再往头盔上粘猫耳朵、竹蜻蜓了!你以为你很萌,但在物理学眼里,那叫风阻,那叫应力集中点。真到了关键时刻,这些玩意儿就是撬开你天灵盖的那个支点。还有各种所谓的“升级款”护膝护肘,搞得跟圣斗士的盔甲一样,穿脱半小时,骑车十分钟。真正的核心护具就那几样:一个靠谱的头盔,一件内置护具的骑行服,一双能保护关节的手套,一件能在关键时刻救你狗命的雨衣。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甚至是画蛇添足。
我真的摔过车,那种身体在柏油路上摩擦的感觉,一辈子都忘不了。在那一刻,你不会感谢头盔上的猫耳朵,你只会感谢你买的不是个茶壶头盔。
然后就是那些零零碎碎的加装件。手机支架,行,刚需,毕竟现在没导航等于当场失明。记录仪,行,刚需,为了保护自己。然后呢?没了。真的没了。那些挂在车把上的小黄鸭、后座上绑着的巨大玩偶、车轮上的风火轮灯条,它们除了增加油耗、影响操控、以及在摔车时变成二次伤害的碎片之外,还有任何意义吗?这就像给一个修仙者一堆凡间的金银财宝,除了增加他的负重,还能干嘛?渡劫的时候是能帮你挡一道天雷,还是能贿赂阎王爷?别颠了,真的。
最后,应急工具。这才是真正的“信仰充值”。补胎工具、打气泵、外接电源。这三样东西,才是你孤独摩旅路上的任意门,是你这辆两轮法器崩溃前最后的丹药。你可以在车上不装任何装饰,但不能没有这三样。因为贴纸不能帮你补胎,射灯不能帮你搭电,猫耳朵更不能。在荒郊野外,手机没信号,电瓶亏了电,轮胎扎了钉,那种绝望,三体人看了都得替你掬一把同情泪。当然,最牛逼的工具其实是你的手机和钱包,因为说实话,大部分人就算带了工具,也根本不会用。最后的解决方案大概率还是打电话叫救援。所以说到底,成年人的崩溃,都是从图省事开始,以花大钱结束。这,就是人生的闭环。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