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巨震背后:马斯克白宫改革遇冷,两头不讨好

特斯拉股价暴跌,马斯克“改造华盛顿”梦碎!130天闪电改革,砍掉数万联邦雇员,省下1300亿美元,却引火烧身,沦为政治靶心。特朗普内阁会议上“鼓掌欢送”,赞赏之余难掩无奈:你受委屈了!是功成身退,还是壮志未酬?科技狂人重返商界,特斯拉能否起死回生?

特斯拉巨震背后:马斯克白宫改革遇冷,两头不讨好-有驾

在特朗普宣誓就职的那一刻,埃隆·马斯克的身影似乎与新政府的权力光环紧密相连。凭借某种难以言说的“拥立之功”,这位科技界的风云人物在华盛顿一度风光无两。

他被委以重任,挂帅一个旨在提升政府效率、削减冗余的新部门——一个被外界戏称为DOGE的机构。这不仅是一项任命,更像是一场宏大的实验:将硅谷的颠覆式思维注入古老的官僚体系,看看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DOGE的设立,是特朗普签署的第一批行政令之一,就在他就职当天。其目标直截了当:对庞大的联邦政府进行彻底改革,大幅削减开支,恢复其应有的能力与效率。

特斯拉巨震背后:马斯克白宫改革遇冷,两头不讨好-有驾

马斯克领命上任,身份是“特殊政府雇员”。这个头衔本身就带着几分临时性和特殊性,更关键的是,它受到联邦法律的严格约束——每年服务时间不得超过130天。从1月20日起算,这条规定几乎从一开始就为马斯克的政府生涯画上了一个潜在的休止符,最晚也就在夏日来临之际。

然而,马斯克并未因时间的限制而放慢脚步。他带着硅谷式的雷厉风行,在DOGE掀起了一场“效率革命”。

目标之大胆令人咋舌:在短短130天内,砍掉1万亿美元的联邦支出——这相当于2024年联邦总开支的约15%。为了实现这个近乎不可能的任务,他祭出了一系列激进手段。截至3月底,已有超过3万名联邦雇员被裁撤,另有7.5万人通过“买断”计划离开岗位。

他还大刀阔斧地关闭了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削减了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和教育部等多个部门的预算,冻结了国会拨款、贷款和在他看来冗余的合同。一番猛药下去,DOGE的官方网站宣称,已为美国纳税人节省了1300亿美元,平均每人约807美元。

特斯拉巨震背后:马斯克白宫改革遇冷,两头不讨好-有驾

可是,变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请客吃饭。马斯克挥舞的改革大刀,在削减开支的同时,也深深触动了华盛顿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

那些被裁撤、被削减预算的部门及其背后的既得利益群体迅速组织起来反击。国际开发署、教育部等纷纷提起诉讼,指责改革破坏了公共服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政坛之上,马斯克更是腹背受敌。民主党议员猛烈抨击他的做法是在“摧毁政府”。而在共和党内部,担忧改革引发选民反弹、影响中期选举的声音也不绝于耳。矛盾甚至蔓延到了特朗普的核心圈子,据称连国务卿鲁比奥等内阁成员也与这位效率“沙皇”爆发了激烈冲突。

民众的情绪也变得复杂起来。昆尼皮亚克大学的一项民调显示,高达54%的选民认为马斯克“正在伤害美国”。他的个人支持率跌至39%,而不支持率却飙升至55%。这位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改革者,发现自己陷入了政治上的四面楚歌。

特斯拉巨震背后:马斯克白宫改革遇冷,两头不讨好-有驾

不仅如此,来自民主党人的“以权谋私”指控也一直如影随形,再加上个人资产在同期出现明显缩水,内外的巨大压力让马斯克的处境愈发艰难。

就在这种内外交困的背景下,4月30日的内阁会议上却上演了颇具戏剧性的一幕。总统特朗普公开对马斯克表达了强力支持。他直言马斯克受到了“不公平对待”,强调国家的大多数人尊重并欣赏他的贡献。

“你想(在政府)待多久就待多久,”特朗普甚至这样说道,随后又半开玩笑地补充,猜想马斯克总是想着回家,回到他的汽车事业和家人身边。这番话语,充满了安抚与挽留的意味,现场也适时响起了掌声。特朗普似乎想告诉外界,尽管争议不断,但马斯克依然是他倚重的人。

然而,白宫温暖的掌声,并不能完全驱散马斯克商业帝国上空的阴云。几乎就在特朗普公开力挺的同时,《华尔街日报》爆出消息,特斯拉的董事会正在严肃考虑寻找马斯克的继任者。

特斯拉巨震背后:马斯克白宫改革遇冷,两头不讨好-有驾

原因很直接:公司股价持续下跌,以及部分投资者对CEO将过多精力投入白宫事务感到强烈不满。知情人士透露,董事会成员已开始接触猎头公司。这无疑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后院起火,且火势不小。

投资者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特斯拉在4月22日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确实堪忧:营收同比下降9%,核心的汽车业务收入更是同比骤降20%,净利润暴跌71%。

更让人不安的是,马斯克的政治身份似乎正在反噬他的商业品牌。由于特斯拉与备受争议的特朗普政府深度绑定,一场针对特斯拉的用户抵制运动悄然兴起。

据报道,2025年第一季度(与前述财报时间段略有差异,但反映趋势一致),特斯拉在美国的销量下降了11%,全球交付量也比预期低了15%。更极端的是,一些地方的特斯拉门店和充电站甚至遭到了暴力破坏,抗议者发起的“打倒特斯拉”运动,让这个科技品牌不幸沦为政治仇恨的宣泄口。

特斯拉巨震背后:马斯克白宫改革遇冷,两头不讨好-有驾

面对商业上的巨大压力,马斯克本人也无法再视而不见。他在4月22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承认,政府职务让他分身乏术,特斯拉当前的困境与他的政治角色有直接关联。他宣布,从5月开始将“大幅”减少在DOGE投入的时间,以便“将更多时间投入特斯拉”,但也表示会继续“每周花一两天”处理政府事务。

这种试图平衡的表态,更像是为即将到来的转变铺路。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特斯拉若想走出泥潭,必须尽快与马斯克的政府形象“切割”。

种种迹象表明,马斯克的华盛顿之旅正接近尾声。有报道称,他已不再在白宫实体办公。他自己也已公开宣布,计划在5月底辞去DOGE的职务——这个时间点,恰好也逼近了他作为“特殊政府雇员”130天服务时长的法定上限。

特斯拉巨震背后:马斯克白宫改革遇冷,两头不讨好-有驾

制度性的约束,加上现实的困境,让离职似乎成了唯一合理的选择,一种无奈的“止损”。

就在离职消息传出前后,马斯克还投下了一颗不大不小的“舆论炸弹”。他公开质疑国会成员的财富来源,指出许多议员年薪不过20万美元左右,财产却动辄高达2000万美元,这巨大的差距不得不令人怀疑其合法性。

这番言论,再次将聚光灯打向了美国政治生态中某些敏感地带,也算是他临别前的一次犀利发声。

特斯拉巨震背后:马斯克白宫改革遇冷,两头不讨好-有驾

对于马斯克的辞职决定,特朗普的回应也颇耐人寻味。他称赞马斯克“很了不起”,表示会尽力挽留,但也承认马斯克“有一家大公司要运营,总有一天要回去”。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还暗示,马斯克领导的DOGE本身可能“在某一时刻终结”。

这番话里,既有对盟友的肯定与不舍,似乎也透露出某种政治上的解脱。马斯克的改革虽然部分实现了特朗普削减开支的目标,但其引发的巨大争议和阻力,以及对特斯拉造成的冲击,或许让特朗普意识到,放手让马斯克回归商界,对双方而言都是一个更现实的选择。

马斯克的离开,无疑给这场“科技大亨改造华盛顿”的实验画上了一个逗号,或许是句号。DOGE的未来命运如何?它所推行的效率改革能否持续?特朗普政府又将如何收拾改革留下的种种争议和问题?而对于马斯克本人,重返熟悉的商业战场后,他能否带领深陷泥潭的特斯拉重拾升势,摆脱政治标签的束缚?

这场跨界之旅留下的诸多问号,恐怕还需要时间来慢慢解答。它所激起的涟漪,无论是在华盛顿的权力走廊,还是在硅谷的创新工厂,都还将继续扩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