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行业的大玩家比亚迪正在拼命拓展欧洲市场,不过,关税收得挺高,成了个大难题。据说,比亚迪正积极在欧洲找地点建第三家电动汽车工厂,目标是让未来几年内在欧盟市场销售的电动车都能在当地生产。消息人士透露,如今比亚迪把西班牙看作是搞这事的最佳地点,成了他们的首选目标!
德国《焦点》周刊在18号报道,路透社的两名消息人士透露了这事。其中一位消息源说,咱们中国的第一汽车品牌之所以偏爱西班牙,是因为那边的生产支出比其他地方低,还得益于他们有比较干净的能源网络。
比亚迪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业务负责人阿尔贝托·德·阿萨在今年9月也跟路透社聊过,他提到西班牙凭借先进的工业基础设施和便宜的电费,成为公司在欧洲拓展生产基地的最佳选择。
不过,有行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还没有正式敲定这事,其他国家也在考虑中。大概率在年底之前,比亚迪会对欧洲第三个生产基地的选址做出最终决定,不过这个决定还得得到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才能算数。
之前欧洲媒体报道过,除了西班牙之外,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这些西欧国家,以及一些东欧国家都在争着想吸引比亚迪的投资,目的是为了振兴自己国家的汽车产业,还能带动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德国,几个月前的媒体就说过,德国是比亚迪在欧洲建第三个工厂的首选地点!
当时的媒体报道提到,虽然德国的劳动力和能源成本偏高,生产效率不算理想,而且灵活性不太够,但比亚迪看重德国作为现代汽车的发源地,积淀丰富的汽车制造传统,以及拥有庞大的人才储备和广阔的市场。
消息人士透露,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可能对大众在德国的废弃工厂挺感兴趣哎。去年12月底,总部在沃尔夫斯堡的欧洲最大汽车厂商把奥斯纳布吕克工厂的T-Roc敞篷车生产期限延长到2027年,不过之后,这个总部有大约2300人的工厂未来还悬着呢。比亚迪曾表示过想收购福特在萨尔路易的工厂,结果交易没成。
一位了解情况的人当时还跟青木说过,比亚迪之所以考虑在西欧布局,主要是因为在那边搞生产能提升他们的品牌影响力,还能让客户更容易接受。
其实还有个挺关键的原因,德国在欧盟投票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时,投了反对票。而法国和意大利则站了赞成的阵营,所以虽然这两个国家在不少方面比德国有优势,但最终还是被排除在外了。
英国原本也是一个挺有竞争力的地方,比亚迪这几个月在那边的销售可是突飞猛进。不过,唉,人工成本太高,尤其是它又不是欧盟国家,这点就成了个大软肋。
如今,这家中国顶尖车企的绝大部分车型都卖到欧洲去。自从去年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车额外加税之后,欧洲本土生产的重要性可就越来越被重视啦。
就说到具体安排,到2028年,比亚迪在欧洲卖的所有电动车都得靠本地制造啦。一位比亚迪的高管在慕尼黑国际车展(IAA Mobility)上透露:“我们正努力让生产更贴近欧洲。”
比亚迪正在匈牙利搞建设,新厂估计今年底就能投产。预计到2026年年底,第一批比亚迪车会在土耳其的那家工厂出来。
比亚迪欧洲事务的特别顾问阿尔弗雷多·阿尔塔维拉提到,比亚迪在欧洲建电池厂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凭借17.8%的全球市场份额,比亚迪的电池在全球排名第二。所以,这次在欧洲的发展也是它全球战略的合理延续啦。
比亚迪今年前八个月在欧洲的销售额实现了280%的同比上涨,预计到2024年同期,销量会达到100万辆啦。
比亚迪起初主要专注于纯电动车,但现在开始增加插电式混合动力的销量,主要是因为它不受欧盟新关税的影响。比如比亚迪Seal U DM-I这种插混车型,对中国制造商来说可是个利润丰厚的门路啦。
到现在为止,比亚迪还得把电动车送到欧洲市场,不能仅仅靠从中国直发。最近,他们开始从泰国出口第一批车啦,9月的时候,大概有一千辆海豚牌紧凑型轿车,从罗勇府的新厂发出了。这些车主要会卖到欧洲,比如德国、比利时和荷兰。
为了让在德国的销售再上一个台阶,比亚迪正在招更多的管理层人员,同时也在扩展经销商的网点。玛丽亚·格拉齐亚·达维诺,作为比亚迪的市场经理,指出:“贴近客户特别重要,搞好本地化才是明智之举。我们心里的目标是,希望五年内能把比亚迪打造成欧洲本土品牌。”
除了比亚迪之外,奇瑞、上汽、长安、零跑这些中国汽车制造商也都在欧洲投资建厂或者有计划这么做。无论最后谁能赢得市场,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些对中国友好、欢迎中国企业投资的国家,绝对是最大的受益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