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比亚迪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欧洲总部官宣仪式,标志着中欧新能源领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这座毗邻多瑙河的现代化建筑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新起点,更是中欧绿色合作的重要标志。当天,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广东省长王伟中以及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龚韬等重要人物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并见证中欧新能源合作的崭新篇章。
深耕欧洲十年布局
这份深耕欧洲的决心源自持续十年的战略布局。早在2016年,便在匈牙利建成首个海外电动大巴工厂,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的启动进一步夯实了产业基础。如今总部的落成,标志着在欧洲形成“研发-生产-服务”的完整生态链,实现了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赋能的跨越式转变。这种以技术反哺当地产业升级的模式,与“一带一路”倡议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契合。
严格遵守欧盟标准
“在欧洲,为欧洲”的承诺正转化为切实行动。所有投放欧洲市场的车型均通过严苛的欧盟认证,电池系统满足最新环保标准,数据隐私保护完全符合GDPR要求。这种对规则的敬畏和遵守,使得多款车型在英、意等重点市场跻身销量前十。数据显示,去年欧洲市场销量同比增长85%,全球新能源销冠的硬实力正在改写欧洲消费者的认知。
本地化创新与合作
发布会现场,宣布与壳牌等欧洲企业共建充电网络,计划未来三年新增50家体验中心。更引人注目的是其“本地化创新”战略——在慕尼黑研发中心,来自欧洲各国的工程师团队正针对当地用户的驾驶习惯,开发定制化的智能交互系统。这种“全球化标准,区域化适配”的研发理念,让自动驾驶技术在欧洲NCAP测试中获得五星评级。
当夕阳洒在多瑙河面,欧洲总部的玻璃幕墙折射出璀璨光芒。来自德国《明镜周刊》的记者在试驾后感叹:“从三电技术到智能座舱,重新定义了电动汽车的竞争维度。”正如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启用仪式上所言,这次合作不仅是产业投资,更是创新能力的跨境融合。
作为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深刻变革的缩影,这座位于多瑙河畔的新总部将引领中国新能源车企在全球市场上的进一步发展。它不仅标志着中国智造的成功出海,也预示着一个更加绿色、智能的未来。随着中欧合作不断深化,相信不久后在欧洲街头见到的每一辆新能源车都将见证这一历史性的跨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