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车进入全新的阶段后,营销和舆论似乎在竞争中被前置了!
而为了在营销中找出差异化,汽车工业史上的一些概念、术语也经常被滥用。
比如车规级这个概念,本来是给汽车产品定制的硬标准,即要求汽车在各种极端环境下,符合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寿命要求……
换句话说,即要求电子元器件或系统能够通过严苛的测试和认证,确保在汽车整个生命周期内,于各种极端环境下依然能稳定、可靠、安全地工作。
而如今,这个词成为一些企业营销的噱头,比如车规级纸巾盒、车规级手机支架等等……
对于车规级这样的词被滥用,今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咖荟·汽车夜话论坛上,莲花集团CEO冯擎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冯擎峰认为现在「讨论车规级就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并毫不留情地坦言:「还在讨论车规不车规的时候,是对全体中国汽车人的一种侮辱」。
冯擎峰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汽车诞生以来,奔驰的第一辆车到现在140年了,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不是车规,有个发动机带轮子能跑起来就是一种美好生活的表达,社会和科技的进步……」
「车规诞生的目的是什么呢?在汽车发展140年的实践和经验中诞生车规这种标准和要求呢?本质的目的就是为了安全,包括车上用的一个螺丝,都是有严格要求的,有了这种车规级要求,就可以把车造得更安全」
对于「非车规元件也可上车」的讨论,冯擎峰表示「非常难以理解,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有网友对此表示:在新能源浪潮下,车规级非但不是倒退,反而是更重要的压舱石。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汽车是高速移动的钢铁巨兽,每一秒都承载着生命。手机死机了,重启一下就好;电脑蓝屏了,损失点文件。但汽车在高速上突然“宕机”或者某个关键系统失灵,那后果不堪设想!车规级,从设计、选材、生产到测试,每一个环节都以“零容忍”的态度确保极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不是什么“紧箍咒”,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命线”。」
还有网友表示:「现在要车企高管讨论车规级这个事情。我觉得确实是一种倒退,甚至是行业发展的一种“悲哀”。但这次我站冯擎峰-Lotus 。」
他还表示,如果“消费级”真的能替代“车规级”,你觉得奔驰、宝马、奥迪、丰田甚至国内吉利,比亚迪等等的一系列大厂不会用么?谁会这么傻宁愿增加自己的制造成本,也不用“车规级”。
车规级以及汽车作为大宗商品,安全始终是第一性,这一点不可能妥协的,这是制造最根本的目的。
那么柴油们怎么看呢?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肆号
编辑|谭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