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新来了个邻居,小伙子,特精神,座驾是一台崭新的雅迪冠能星舰S80,就是那款标价一万二,号称一次充电能跑200公里的神车。我那天遛弯碰见,随口问了句:哥们,这车真能跑那么远?他眉飞色舞地跟我说,冬天也绝对没问题。结果,上个礼拜,就上个礼拜,北京夜里零下五度,他加班回来,眼看着小区门就在眼前,车子愣是没电了,最后一百米是自己推回来的。一万二买个理论值,这事儿,你说找谁说理去?
这几年,电动车这潭水,是越来越深了。以前我们买车,就看个电机、电池,皮实耐用就行,两三千块钱搞定,谁没事关心你能跑一百公里还是两百公里?现在不一样了,厂家跟打了鸡血一样,玩命地堆续航,数字一个比一个吓人。可这价格,也跟着一起飞上了天。从三千块的小刀,到一万二的雅迪,都敢拍着胸脯说自己能跑220公里,这不纯属开玩笑嘛。
这背后差的价钱,真的是品牌给你带来的虚荣感?别天真了。我一个专门搞电池研发的朋友,上次喝酒就跟我吐槽,这里面的门道,能绕晕绝大多数人。就拿电池来说,同样是锂电池,人家雅迪星舰S80用的是72V50AH的磷酸铁锂,这玩意儿的优点是低温性能好,安全性高,寿命长。简单说,就是个皮实耐用的壮汉,冬天不至于冻得哆哆嗦嗦。而它家另一款只卖六千多的冠能S9max,用的是48V48A的三元锂电,能量密度高,轻便,但天一冷就容易拉胯,续航打折打到你怀疑人生。你看,光一个电池,差价就出来了。
这还不算完。电池里面,学问更大。比如现在特火的石墨烯电池,听着高大上,其实说白了,就是在铅酸电池的基础上做了点优化,提升了充电效率和寿命。爱玛和台铃就好这口,比如台铃那台非凡宗师增强版,用的96V52AH石墨烯电池,六千多的价格,性价比确实摆在那。但你要说它比磷酸铁锂有多强的颠覆性,那倒也未必,很多时候就是个营销噱头。倒是立马挺实诚,五千多的极限登峰500,直接给你上了比亚迪的72V100AH磷酸铁锂,成本控制得好,价格也实在。
其实厂家心里跟明镜儿似的,那个200公里的续航,是在什么条件下测出来的?一个体重不超过60公斤的测试员,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以每小时25公里的龟速,在封闭测试场里匀速跑出来的。你日常骑行,哪个能满足这个条件?红绿灯、上坡、载重、天气,哪个不是续航杀手?所以,厂家宣传的续航,你听听就好,真要信了,就等着半路推车吧。我跑了快五年外卖,后来专门做评测,摸过的车比很多人见过的都多,我的经验是,任何官方续航,你先在心里给它打个七折,这才是它在城市路况下,一个比较真实的表现。
那我们普通人到底该怎么选?说句实在的,你真的需要200公里的续航吗?我敢说,90%的人都用不上。一天通勤来回,能超过50公里的人都算少数。为了那个你一个月可能都用不上一次的长途能力,多花几千甚至上万块,真的值吗?
你要是跟我一样,是个外卖骑手,每天睁眼就是一百多公里的里程要跑,那没得说,直接上爱玛那个马赫S1MAX,虽然也贵,但人家峰值功率4100W,支持双模式换电,这是纯纯的生产力工具,时间就是金钱。可你要只是上下班代步,偶尔接个孩子买个菜,那三千块左右的小刀风暴智荟版,配个72V38AH的石墨烯电池,实测跑个一百五六十公里,不香吗?省下来的钱,够你充好几年的电了,实在不行换块新电池都绰绰有余。
尤其是在北方的朋友,冬天选车尤其得注意。低温是所有电池的天敌,管你什么锂电还是石墨烯,都得打折。有些品牌会专门针对低温做优化,比如小刀的N11长征版,宣传在极寒天气下续航衰减控制得不错。这种针对性的功能,比那个虚头巴脑的200公里续航数字,要实用得多。说白了,买车别总盯着最长板看,得多看看它的短板你能不能接受。
所以,下次再有人问我,一次充电跑200公里的车多少钱,我可能不会直接报价格了。我会先问他,你打算拿这车干嘛?你家离公司多远?你那冬天最低多少度?搞清楚这些,比盯着那个虚假的续航数字,重要一万倍。毕竟,让你回不了家的,有时候不是续航不够,而是被商家的宣传冲昏了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