요즘 자동차 시장을 보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车子好像越来越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了。
尤其是新能源车,大家都在比谁家的屏幕更大,谁家的冰箱更冷,谁家的零百加速更快。
好像只要把这些东西都堆上去,就是一辆好车了。
这种风气,我们管它叫“内卷”,就是大家挤在一条赛道上,不比谁跑得有风格,只比谁的装备更吓人,最后弄得大家都有点审美疲劳。
可问题是,当车子最核心的驾驶感受变得越来越模糊时,我们买的到底是一台交通工具,还是一个移动的家电组合?
就在大家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的时候,有一个老牌子,莲花跑车,似乎想站出来说点不一样的话。
最近,莲花在上海办了一场发布会,推出了他们家的新款电动车EMEYA和ELETRE。
有意思的是,他们不光是发布新车,还把现场布置成了一个汽车文化乐园,请来了好多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经典性能车。
这个举动就很有意思了,它像是在提醒所有人:别忘了,汽车工业这么多年发展下来,最宝贵、最不会过时的东西,其实是那种不断创新、追求独特的“原创精神”。
莲花集团的负责人冯擎峰在现场也说了,技术一直在变,但这种原创精神是永恒的。
在整个豪华车市场都不太景气的背景下,莲花反而在销量和市场份额上都实现了增长,这背后,可能就是这种坚持自我的态度起了作用。
那么,莲花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他们选择了一条看起来更难走的路。
当别的品牌都在用降价、堆配置来吸引眼球的时候,莲花选择回归到一辆车最根本的东西——驾驶。
对于莲花这个从1948年就在赛道上摸爬滚打的品牌来说,操控和驾驶乐趣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他们拿过的冠军奖杯能摆满一整面墙,这靠的不是花里胡哨的营销,而是对车辆如何与地面互动、如何响应驾驶者每一个细微操作的深刻理解。
现在进入电动车时代,电池和电机改变了车的动力来源,但莲花认为,那种人车合一的感觉不能丢。
所以,在他们的新车上,我们看到了一些听起来很专业的“黑科技”,但这些技术都不是为了炫耀参数,而是实实在在为驾驶服务的。
就拿那个主动双层尾翼来说,它可不是个装饰品。
当车速快起来的时候,这个尾翼会自动升起,像一只无形的大手一样,给车尾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最大能有215公斤。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好像车尾坐了两个成年人,把车牢牢地压在地面上。
这样一来,你在高速过弯的时候,心里就会特别有底,车子会紧紧地贴着路面,不会有那种轻飘飘要失控的感觉。
还有一个叫“主动稳定杆”的东西,它的反应速度快到只有2毫秒,比我们眨眼的速度还要快上百倍。
它的作用是,当你快速转弯,车身要发生倾斜的时候,它会瞬间介入,抵抗这种侧倾,让车身尽可能保持水平。
最终给你的感受就是,明明开着一台又大又重的SUV,但在弯道里却感觉它像一辆小跑车一样灵活,一点也不笨重。
还有那个后轮转向系统和十活塞的刹车,这些都不是简单地从供应商那里买来装上就行了,背后都是莲花在F1赛场上积累了几十年的工程经验和数据,是他们原创精神的体现。
当然,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性能好的车,是不是坐起来都特别不舒服?
以前确实是这样,为了追求操控,悬挂都调得硬邦邦的,过个减速带能把人颠散架。
而坐着舒服的车,开起来又软绵绵的像开船,没什么乐趣。
这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莲花这次试图用智能化的方式来解决这个老问题。
他们开发了一套智能控制系统,简单来说,就是让车子自己学会思考。
这套系统里,储存了莲花工程师们多年的调校经验,被写成了一套复杂的算法。
它能根据你当前的驾驶状态,实时调整车子的悬挂软硬、转向手感等等。
比如说,你载着家人在市区里慢慢开,路面有点颠簸,系统就会判断出你需要的是舒适,于是它会把悬挂调得软一些,帮你过滤掉大部分的震动,让你感觉很平稳。
可一旦你一个人开上山路,开始激烈驾驶,系统也能立刻感知到,它会马上把悬挂调硬,让路感变得清晰,转向也变得更沉稳,让车子完全听从你的指挥。
这种“该硬的时候硬,该软的时候软”的能力,才是真正把钱花在了刀刃上,它提升的是用户每一刻的实际体验,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参数。
说了这么多理念和技术,最终还是要看市场的反应。
毕竟,东西再好,没人买单也是白搭。
特别是在今年,整个豪华车市场的大环境都不好,销量下滑了三到四成。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莲花的成绩单就显得格外亮眼了。
根据他们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莲花在全球的交付量和收入都有不错的增长。
尤其是在中国这个竞争最激烈的市场,第二季度的交付量,跟上个季度比,猛增了86%,跟去年同期比,也增长了31%。
在别人都在下滑的时候,他们反而逆势增长了5%。
更值得注意的是,莲花的车并不便宜。
在55万元以上的高端纯电SUV这个细分市场里,他们的ELETRE车型在第二季度的市场占有率排到了第一。
这说明,市场里确实有一批消费者,他们已经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冰箱彩电大沙发”,他们更看重一个品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技术实力,愿意为真正的驾驶乐趣和原创设计支付溢价。
能坚持做研发、搞原创,背后肯定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
莲花最近也获得了来自投资机构和母公司吉利控股的资金支持,总额最高能达到5亿美元。
这笔钱就像是及时的燃料,能让他们在坚持自己道路的同时,没有后顾之忧。
而且,莲花的负责人也说得很清楚,他们不会拿这笔钱去盲目地扩张或者打价格战,而是会把每一分钱都精准地投入到能提升品牌长期价值和用户体验的地方。
这种清醒和定力,在今天这个浮躁的市场里,显得尤为可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