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咱聊点刺激的。
李想这哥们儿,你说是真疯了还是假疯了?
放着增程那台月月爆单的印钞机不好好守着,非得一头往纯电这片血海里扎。
要知道,如今这新能源市场,卷得连亲妈都不认识了,降价跟不要钱似的,昨天还是“遥遥领先”,今天就可能“骨折清仓”。
MEGA那场惊天动地的滑铁卢,那响声现在仿佛还在耳边回荡呢,这才几天功夫,理想i6就这么大摇大摆地开出来了。
说真的,刚看到网上那些实车照片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一下,寻思着:完了,又一个准备挑战大伙儿审美的“艺术品”要来了?
结果定睛一瞧,嘿,居然……还挺帅?
这就有点意思了。
在被MEGA那个“行走的高铁屁股”反复刷新三观之后,i6这张“大众脸”简直就像三伏天里的一瓶冰可乐,顺眼,太顺眼了。
它没搞什么幺蛾子,那个流线型的车头,配上藏在前包围里的大灯,整个一精神小伙,起码看着不像个异形。
你再瞅瞅车顶上那个激光雷达,也学乖了,做得更小巧,不再像个违章建筑似的杵在那儿。
这些细节的变化,你品,你细品。
这哪是设计上的进步,这分明就是一份写给市场的“悔过书”——“各位大哥,我错了,上次玩脱了,这次保证做个正常人”。
毕竟,25万这个价位,消费者是用真金白银投票的,谁会花钱买个自己看着都别扭的东西回家?
好,既然脸能看了,咱们就得聊点实在的。
25万起步?
这价格一出来,火药味儿瞬间就满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产品竞争了,这是理想扛着大刀,直接冲进了特斯拉Model Y和比亚迪唐的地盘,准备贴身肉搏。
这一刀,就是明晃晃地朝着对手的命门上砍过去的。
理想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你们有的,我都要有;你们没有的,我创造条件也要有。
你看它亮出来的家伙事儿:车长快五米,轴距三米,直接给你一个中大型SUV的身板。
这是在干嘛?
欺负人啊!
在同一个价位,我比你大一圈,空间敞亮得能在后排跷二郎腿,光这一点,就足以让无数在Model Y后排憋屈过的家庭用户“叛变”了。
更绝的是,它还学精了,搞出个单电机后驱版,摆明了就是想用更低的门槛,去撬动那些预算有限、但又想要“大车”的用户。
当然,最狠的还得是那套800V高压平台和5C电池。
“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这口号喊得,简直就像在对所有续航焦虑症患者说:“来,药来了!”
虽然咱们都知道,这玩意儿跟方便面包装上的“图片仅供参考”一个道理,实际体验肯定受各种因素影响。
但问题是,这个姿态本身就足够吓人。
它意味着理想不再是那个只会堆“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装修队,它开始往“三电”这个核心技术领域里砸真金白银了。
这么一看,理想i6这台车,浑身上下都写满了“针对性”三个字。
它就像一个复读生,把去年考砸了的卷子拿出来,一题一题地分析,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死磕,然后憋着一股劲,要在今年的考场上把失去的分数全都拿回来。
MEGA上丢掉的面子,要靠i6的里子一点点挣回来。
不过,这事儿吧,也不能太乐观。
理想现在面临一个特别尴尬的“品牌心魔”。
你现在去大街上随便抓个人问,理想是干嘛的?
十有八九会告诉你:“哦,那个不用充电的奶爸车嘛!”
你看,“增程”这两个字,已经像钢印一样烙在了理想的脑门上。
这既是它的功勋章,也是它的紧箍咒。
一个靠“烧油发电”起家,把“告别里程焦虑”当成圣经的品牌,现在反过来让你去拥抱纯电,去规划充电路线,这转变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老用户会不会觉得被“背刺”了?
新用户又凭什么相信你这个“半路出家”的和尚,能念好纯电这本难念的经?
说白了,理想i6要挑战的,不仅仅是特斯拉和比亚迪,更是它自己在消费者心中已经固化的形象。
这就像一个唱民谣的歌手,突然有一天宣布要去唱重金属摇滚了,粉丝们的第一反应,恐怕不是期待,而是懵圈。
所以啊,月底的发布会,与其说是看一台新车的价格,不如说是看理想这场豪赌的最终结局。
赌赢了,理想就此撕掉“偏科生”的标签,在纯电的牌桌上拥有了一席之地;赌输了,那MEGA留下的那道伤疤,恐怕就得再被狠狠地撒上一把盐。
这出戏,你说刺激不刺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