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星越L雷神Hi·X深度试驾:配置拉满,卷出新高度?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瞥见星越L雷神Hi·X的宣传海报,眼睛还真是亮了一下——2.95秒破百、825km续航、全系空气悬架?我当时甚至以为看错了,这居然是吉利出品的家用SUV?在如今的新能源混战格局下,敢这么堆配置的,除了几个造车新势力,真不多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纸面数据谁都会写,真刀真枪试一试,才知道底子硬不硬。于是我从厂家拿了一辆顶配试驾车,用一周时间跑了城区、高速、山路,也走了点烂路。今天这篇,不聊参数,不玩数据,只谈我个人的使用感受。

外观设计:不出挑但耐看,细节做得挺讲究

吉利星越L雷神Hi·X深度试驾:配置拉满,卷出新高度?-有驾

这台星越L雷神Hi·X,远远一看你可能说不上来像哪款车,但就是觉得“眼熟”。尤其是前脸的矩阵式格栅,视觉冲击力挺强,但总隐约有种“德系影子”的既视感。这种设计不算惊艳,却不俗气,属于那种你不会为它回头,但停在你家车位不会丢面子的类型。

侧面线条是我比较喜欢的地方,车身比例协调,没有刻意强调肌肉感,而是偏向柔和。腰线从车头贯穿到车尾,拉长了整车的视觉观感。我试驾的顶配是极星蓝颜色,阳光下偏深邃,夜里又显得低调,挺适合城市用户。

车尾设计则明显更“用力”一点,贯穿式尾灯造型精致,点亮效果不错。隐藏排气其实是装饰,但目前这个价位这么搞已经是常态,不必太苛责。

内饰风格:大屏控的天堂,细节见诚意

坐进车内,第一印象就是科技氛围直接拉满。中控是一整块15.4英寸大屏,前方仪表是10.25英寸液晶屏,副驾还有一块娱乐屏幕,加上HUD抬头显示,整个座舱像是被屏幕包围的“数字堡垒”。

吉利星越L雷神Hi·X深度试驾:配置拉满,卷出新高度?-有驾

喜欢视觉冲击感的朋友会觉得非常带劲,但对追求传统物理按键操作感的人,可能要适应一下。日常操作倒不算复杂,只是有些功能藏得太深,比如空调风量调节,你得点几下才能找到。

用料方面,整体比预期要好,仪表台和门板大面积软包覆,触感不廉价。方向盘是真皮材质,握感厚实,座椅的填充比较柔软,长时间开也不会累。小问题在于,有些边角的塑料件还有提升空间,比如门板下缘、储物格的边缘过渡不够细致。

驾驶表现:性能惊喜,动力释放顺畅自然

这车最大卖点之一是动力系统,2.95秒的百公里加速看起来很夸张,实际开起来也确实不慢,但别指望每次都能跑进三秒内,现实场景下,大多数人能体验到的加速感,大约在4秒多到5秒之间,这个成绩对于一台自重接近两吨的SUV来说,已经非常优秀。

这套雷神Hi·X系统本质上是一套高集成度的混动系统,P1+P2电机配合1.5T发动机,综合输出382马力、640N·m扭矩,起步响应极快,市区红绿灯几乎没有对手。

而且它并不是单纯堆马力,而是动力释放线性、调校得体,适合日常家用,也不会有那种一踩电门就窜出去、把乘客吓一跳的情况。

底盘表现:空气悬挂是惊喜,舒适性拉满

很多人看到这车配空气悬挂,第一反应可能是:真的吗?十几万的车真的能搞定这种高端配置?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实际体验下来,不是摆设。城市道路上它对细小颠簸的过滤非常柔和,过减速带时的反馈也很高级,没有那种硬邦邦的弹跳感,整体调性向舒适性靠拢。

在高速状态下,底盘又能给出足够的稳定性,虽然没有传统豪华SUV那种厚重感,但也绝不会发飘。转向手感偏轻盈,适合日常驾驶,女性车主也很容易上手。

吉利星越L雷神Hi·X深度试驾:配置拉满,卷出新高度?-有驾

智能化与配置:应有尽有,不留遗憾

如果说外观和底盘是“看得见的诚意”,那配置和智能系统就是“用起来的体面”。

这台顶配车型拥有L2级辅助驾驶系统,车道保持、主动刹车、全速域自适应巡航都在标配范围内。540度全景影像特别清晰,对新手司机非常友好;座椅通风加热、电动尾门、哈曼音响、全景天窗一样不缺。

更关键是,这套车机系统响应快、语音识别准,不会像有些品牌那样喊半天不搭理你。即便副驾乘客也能独立操控娱乐屏,这种“尊重副驾”的设计,在同价位里真的很少见。

吉利星越L雷神Hi·X深度试驾:配置拉满,卷出新高度?-有驾

最后总结:星越L雷神Hi·X,是堆料王,但也是务实派

如今的消费者并不傻,看得懂宣传,也听得懂试驾口碑。星越L雷神Hi·X最打动我的,不是那一堆浮夸的数据,而是它在日常使用中真的做到了舒适、安静、顺手、油耗低——这些才是家庭用户最看重的要素。

它不像某些新势力那样靠发布会博出位,也不搞“饥饿营销”玩套路,它就是一辆踏实把产品力做到位的国产SUV。从配置到行驶质感,从智能化到空间表现,它没有明显短板,给人的感觉就是:买回家不用担心。

这台车适合谁?简单说,你要空间、要舒适、要动力、要智能,又不想花太多冤枉钱——它就是那个不犯错的选项。

国产混动SUV里,它是目前最让我安心的一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