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我看到“7.98万买B级车”这个新闻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雅阁买早了,而是感觉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不是降价,这是直接往B级车这个养蛊场里扔了一颗脏弹。这套打法,属于不装了,摊牌了,我不过了,你们谁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吉利这次,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顺手还把你的餐巾叠成了个王八。
过去我们怎么看B级车?雅阁凯美瑞迈腾,是中年男人的三件套,是家庭责任的压缩毛巾,泡水里展开,上面写满了“稳重”、“体面”、“不出错”。那是一个还有规则的时代,大家都在牌桌上,你出个对三,我出个对五,讲究个有来有回。现在呢?现在是黑暗森林。吉利直接掏出一把AK对着天花板扫射,然后把手榴弹含在嘴里,含糊不清地问在座的各位:“还打不打牌了?”
这已经不是掀桌子了,这是要把整个饭店的煤气罐都点了!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来解构一下这个叫星耀6的“怪物”。外观?说实话,现在国产车的设计,尤其是十万上下的,都进入了一种“大家来找茬”的阶段,好看是好看,但总感觉是在某个宇宙里互相借鉴了一下。这个不重要,真的不重要。7.98万这个价格面前,它就算长得像个发票打印机,只要能跑,都有人买。因为它的核心价值,已经脱离了审美,进入了玄学。什么玄学?生存的玄学。
内饰那个14.6寸大屏,更是典中典。我前两天点了个外卖,那个辣子-鸡-丁里面的花生米比鸡丁都多,我感觉车企现在就是这个路数。用一个巨大但成本可控的屏幕,来掩盖那些你看不见的地方省掉的成本。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这套路数熟得不能再熟了。这就像老板给你画了个上市分股权的大饼,但绝口不提下个月的社保可能断缴。但你能说他错了吗?他没错。因为用户就吃这套。屏幕大,就是显高级。加大加大加大。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肌肉崇拜,非常原始,但非常有效。
真正的魔鬼,藏在两个细节里。一个是1700公里的续航,另一个是后轮那个扭力梁。
1700公里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它彻底背叛了“电动爹”的充电焦虑,也抛弃了纯油车的油耗羞耻。它变成了一个缝合怪,一个四不像,但也是一个究极体。它告诉你,我不在乎技术路线之争,我只在乎怎么让你从A点到B点,中间别烦我。这种产品经理,属于典型的民粹解构主义大师。他深刻洞悉了用户根本不关心你是DM-i还是Hi4,是雷神还是麒麟,用户只关心一件事:一箱油能跑多远?能不能让我一个月少去两次加油站?能,就是能。
然后是那个被无数人拉出来吊打的扭力梁。坏了菜了,B级车用扭力梁,这简直是开历史的倒车。但你仔细想想,这玩意儿才是这台车的灵魂。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吉利这套打法,有点道诡异仙里坐忘道的意思了,用最扭曲的方式,达成最直接的目的。扭力梁是什么?是金钟罩铁布衫。它不舒服,它过减速带能让你灵魂出窍,但它结构简单,皮实耐用,坏了随便一个路边摊都能给你焊上。
这车是卖给谁的?它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跟雅阁车主抢市场。买雅阁的人,追求的是一种社会身份的惯性。而买这车的人,只有两种。第一种,预算被焊死在10万以内,但又被“B级车”三个字诱惑的家庭用户,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巨大的、能跑的、省钱的移动空间。第二种,也是最核心的,网约车司机。
对于司机师傅来说,舒适性是乘客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才是自己的。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样,底盘调教的终极奥义,不在纽北,在网约车司机的腰。只要一天能多赚50块油钱,别说扭力梁,你就是给他装个板车悬挂,他都能含着泪给你五星好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车不是第二个家,车就是个生产工具,是现代社会的驴。驴,你跟它谈驾控乐趣?它只想少吃点草,多拉点磨。
所以你看,这台车所有的产品定义,都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它放弃了所有“多余”的、提升“格调”的东西,把全部成本都压缩到了“大”、“省”、“看起来还行”这三个点上。它是一台彻底的、无情的、为生存而战的机器。
这时候你再回头看那些合资B级车,你会觉得它们身上有一种可笑的“偶像包袱”。它们还在那里强调自己的历史底蕴、操控质感、品牌价值。这些东西有用吗?当然有用。对于那些买奔驰的人来说,那个三叉星标就是他们的信仰图腾,你跟他说这车性价比不高,等于是在质疑他的品味和阶层,他会跟你急。因为我真的拥有过特斯拉,我太懂了,买这种车,你买的根本不是车,你是在给你自己的人设投票。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吉利星耀6这类车的出现,就是在告诉市场另一件事:信仰,是要花钱的。而且越来越贵。当一个普通人,一个每天为了生活奔波的司机,他需要的是一个可靠的伙伴,而不是一个需要供养的祖宗时,所有的品牌玄学都会瞬间崩塌。
所以,这车最牛逼的地方,可能就是精准地告诉你,你可能不是它的用户。它越成功,越证明了精致中产的汽车消费观,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生存智慧之间,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它不是来跟你交朋友的,它是来给这个虚火过旺的市场,执行物理降温的。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说好的技术爆炸呢?怎么你们地球人开始返璞归真,拼谁更硬了?
硬,就对了。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