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暴跌65%,BBA在华销量集体滑坡,跨国车企遭遇“最冷一季”

BBA卖不动了?奔驰利润暴跌43%,宝马在华销量狂跌17%

作者 | 阿超

多家跨国车企密集公布一季度财报,营收下滑、利润暴跌已成普遍现象!

5月7日,宝马集团发布Q1财报,营收利润双下滑。

宝马Q1总营收为337.5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748亿元),同比下降7.8%;净利润21.7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77亿元),同比下降26.4%

在此之前5月6日,通用汽车发布Q1财报,总营收为440.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89亿元),同比增长2.34%;净利润27.8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1亿元),同比下降6.58%

5月5日福特汽车发布Q1财报,利润更是可以用暴跌来形容。

Q1营收为406.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46亿元),同比下降4.95%;净利润仅4.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亿元),同比下降64.64%

特斯拉暴跌65%,BBA在华销量集体滑坡,跨国车企遭遇“最冷一季”-有驾

净利润下滑的背后单车利润和销量的下降,尤其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现象更为明显。其中宝马、奔驰、奥迪等传统豪华品牌销量下跌更为突出。

特斯拉暴跌65%,BBA在华销量集体滑坡,跨国车企遭遇“最冷一季”-有驾

跨国车企一季度为何利润暴跌?全球车企集体“失速”的背后,是短期市场波动,还是结构性危机?

多家车企下调业绩预期,关税政策或影响20%年利润

跨国车企正面临贸易形势的巨大不确定性,一季度财报表明外部环境的压力已经明显影响到车企的市场表现。

在一季度财报业绩普跌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特斯拉也难逃下滑。

特斯拉第一季度营收达19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98亿元),同比下滑9.2%,主要受全球汽车交付量减少的影响,营业利润同比下滑65%至4.0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亿元)。

马斯克对此回应称“除了大环境因素,未见产品需求减弱”。

特斯拉暴跌65%,BBA在华销量集体滑坡,跨国车企遭遇“最冷一季”-有驾

🔺特斯拉归母净利润变化趋势

尽管福特汽车一季度营业收入超过预期,但其净利润仍旧大幅下降。

福特汽车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减少4.95%至406.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46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64.54%至4.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亿元)。

特斯拉暴跌65%,BBA在华销量集体滑坡,跨国车企遭遇“最冷一季”-有驾

🔺福特汽车归母净利润变化趋势

美国关税政策之下,福特是美国少数几家采取激励措施抢占市场的汽车制造商,此举也部分提振了福特的营收。

激励措施的提振是十分有限的,而关税政策带来的长期损失将会是巨大且深远的。

福特汽车公告显示,预计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将给公司造成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9亿元)的年度利润损失,占原有预期利润的18%-21%,即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影响福特约20%的年度利润

而对于2025年税前利润70亿-85亿美元这一原有预测数据,福特方面也表示由于不断变化的贸易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福特汽车暂停2025年业绩指引。

通用汽车是2025年第一季度中营收增长的少数几个跨国车企,同比增长2.3%至440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430亿美元,净利润下滑6.6%至28亿美元,下滑比例相对较低。

尽管如此通用汽车仍旧调整了盈利预期,由此前预期的137-1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93-1138亿元)调整至100-1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5-906亿元),降低比例为20%-27%,即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影响通用汽车20%-27%的年度利润

德国大众汽车也难逃影响,一季度营业收入为776亿欧元,同比增长2.8%;营业利润同比下滑37%至29亿欧元。

德国大众汽车也难逃影响,一季度营业收入为77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328元),同比增长2.8%;息税后利润同比下滑40.6%至21.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78亿元)。

此外,宝马、奔驰等传统豪华品牌一季度业绩也有不同程度下降,详情见下表。

特斯拉暴跌65%,BBA在华销量集体滑坡,跨国车企遭遇“最冷一季”-有驾

🔺部分跨国车企财报数据

中国市场成拖累,BBA也难逃销量下滑

在跨国车企利润和营收普遍下滑的背后,中国市场销量的疲软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长期以来是各大车企的关键增长引擎。

然而,从202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来看,多数跨国车企在华销量出现明显下跌,远高于其全球市场整体降幅,成为拖累整体业绩表现的关键区域。

据整理数据显示,大众集团全球销量同比上涨了1.4%,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却下滑了7.1%;通用汽车一季度全球销量同比上涨7.5%,但在中国市场销量却几乎同比持平;宝马集团全球销量小幅下滑1.4%,但其在华销量则下降了17.2%;梅赛德斯-奔驰在全球销量同比减少7%,而中国市场同比下滑10%。

特斯拉暴跌65%,BBA在华销量集体滑坡,跨国车企遭遇“最冷一季”-有驾

🔺部分跨国车企Q1全球与中国销量数据

多重因素导致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遭遇“滑铁卢”。

首先,本土品牌的强势崛起正在挤压合资与进口品牌的市场空间。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理想、小鹏等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改变了传统车企的竞争格局。

其次,消费信心不足与价格战激烈也使得高端车企承压加剧。多家跨国车企不得不跟进价格调整,但在成本压力和品牌策略之间面临两难。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在中国市场风光无限的德系传统豪华品牌“BBA”(奔驰、宝马、奥迪),如今也未能幸免于整体下行的压力。2025年第一季度,三大品牌在华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反映出传统豪华车在新竞争格局下面临的严峻挑战。

宝马在华销量同比下降17.2%,奔驰下滑幅度达到10%,而奥迪则下跌约7%。BBA总和同比下降12%。

宝马、奔驰、奥迪2024年在华销量也处于历史低点。

虽然这三家车企在全球范围内仍维持相对稳健的表现,但中国市场过去曾是它们利润率最高、销量增长最快的地区,如今的下滑显得尤为刺眼。

特斯拉暴跌65%,BBA在华销量集体滑坡,跨国车企遭遇“最冷一季”-有驾

🔺BBA近五年中国市场销量

导致BBA在中国市场出现“集体降温”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本土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强势崛起,如蔚来、理想正在快速抢占中高端市场份额,以智能化、个性化和高性价比吸引了大量新生代消费者。

另一方面,BBA在新能源转型节奏上的迟缓也成为其短板。尽管三者均已推出电动车型,但从产品力到价格竞争力,仍难以与本土新势力正面抗衡。

为应对销量不断下滑的现状,宝马方面负责客户、品牌及销售业务的高管高乐透露,今年中国市场会有十几款宝马新车上市,包含和宝马MINI和宝马摩托车。明后年宝马还会在中国市场发布包括新世代车型在内的20余款新车。

#图文打卡计划#结语:传统巨头的“黄金时代”已落幕?

跨国车企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中集体交出“成绩单”,无论是BBA在中国市场的集体失速,还是特斯拉利润大幅下滑,都不再是偶然现象,而是全球汽车产业深度变革下的必然结果。

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浪潮中,消费需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曾经依靠品牌溢价和技术积累构建的护城河,正在被“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新物种攻破。本土品牌快速崛起、价格战持续加剧、消费者对智能体验和性价比的敏感,使得传统车企必须放下“傲慢与偏见”,重新审视其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角色。

这一轮洗牌,不仅考验着企业的产品力、价格策略与市场反应速度,更是对其体系能力与转型决心的全面拷问。未来的赢家,不再是谁的历史最辉煌,而是谁能最快适应用户和市场的新秩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