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汽车挥刀“去中国化”:是自残表演,还是反向助攻?

通用汽车最近干了件让人看不懂的事——一边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一边给全球供应商下死命令:2027年前,把所有中国零部件统统清出去。这操作就像一个人左手数钱,右手抽自己耳光,看着都替他疼。

事情闹得这么大,起因还得从特朗普重返白宫说起。今年年初,他刚坐稳总统宝座,就给《通胀削减法案》加了把猛料:新能源车想拿补贴?行,但电池材料必须来自"友岸国家"。这话说得冠冕堂皇,翻译过来就四个字——别用中国货。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嘴上说着"提升供应链韧性",实际上是被政策逼到墙角了。不配合?那就等着新能源车卖一台亏一台吧。

通用汽车挥刀“去中国化”:是自残表演,还是反向助攻?-有驾

政治大戏背后,藏着一本算不清的账

特朗普这招看似精明:既能打压中国制造业,又能给美国工人创造就业机会,选票和面子一把抓。可他忘了,全球产业链是几十年市场博弈的结果,不是白宫签个文件就能

改写

的。通用汽车内部早在去年年底就开始评估"中国依赖度",列出了一份涵盖上百种关键零部件的"高风险清单"——从电机磁材到车载芯片,从电池原料到生产模具,哪哪都离不开中国。

供应商们接到通知后,第一反应不是执行,而是发愁。一位接近通用供应链管理的人士透露,很多企业根本找不到替代方案。中国在稀土提炼领域占据全球88%的产能,电池级石墨更是超过70%。这些不是随便找个工厂就能生产的,背后是完整的产业链、成熟的技术和稳定的交付能力。想把这套体系搬到墨西哥或者印度?那得先问问当地有没有这个底子。

更尴尬的是,通用一边喊着"去中国化",一边在中国市场创下销量新高。别克品牌刚宣布全面电动化,高管还公开承认"从中国车企那学到了很多"。这种左右互搏的操作,连吃瓜群众都看不下去了。

通用汽车挥刀“去中国化”:是自残表演,还是反向助攻?-有驾

替代方案听着美好,做起来全是坑

通用把希望寄托在墨西哥、印度和东南亚身上。墨西哥地理位置近,劳动力便宜,还能享受自贸协定的关税优惠,看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但问题在于,墨西哥只能搞定车灯、塑料件这些中低端产品,车规芯片、电机磁材这些高端货,人家压根玩不转。

印度的情况更让人头疼。虽然在芯片代工和软件开发上有点潜力,但汽车零部件制造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少车企在印度设厂后都遇到了产能爬坡慢、质量控制难、物流成本高的问题。指望两年内把关键零部件转移到印度,基本等于做梦。

有些供应商想出了个"聪明"办法:把中国零件运到越南,换个标签再运回美国,对外宣称是"越南制造"。这种掩耳盗铃的把戏,除了自欺欺人,啥用没有。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报告算了笔账,这种大规模供应链转移会让初期运营成本增加30%到50%,最终反映到车价上,可能涨5%到15%。消费者能接受吗?投资人会满意吗?通用自己心里也没底。

通用汽车挥刀“去中国化”:是自残表演,还是反向助攻?-有驾

中国供应链不是吃素的,反手就是一个升级

有意思的是,美国越是想"脱钩",中国企业越是加速全球化布局。宁德时代在印尼建厂,生产符合欧美标准的正极材料,核心技术和配方牢牢握在自己手里;比亚迪在墨西哥搞了个电池工厂,关键设备和配方全是中国的,只不过贴了个"墨西哥制造"的标签;均胜电子、德赛西威这些头部企业,也在泰国、越南、匈牙利遍地开花。

这种"中国技术+本地生产"的模式,轻松绕开了贸易壁垒,还把技术影响力扩展到全球。原本集中在中国的产能,通过海外工厂实现了全球化布局,反而增强了抗风险能力。特朗普想遏制中国,结果倒逼中国企业加速升级,这波操作堪称"神助攻"。

更打脸的是,特朗普集团自己也玩过"美国制造"的把戏。今年6月,他们推出一款售价499美元的智能手机,号称"美国制造",结果被美国本土手机制造商Purism的CEO当场戳穿——这手机就是中国公司生产的。这和车企搞的"越南贴牌""印度贴牌"如出一辙,除了给美国民众营造虚假自信,对产业发展没有任何帮助。

通用汽车挥刀“去中国化”:是自残表演,还是反向助攻?-有驾

连锁反应已经开始,谁都跑不掉

通用这波操作,不仅坑了自己,还把整个产业链拖下水。供应商们为了压缩成本,只能降低零部件质量标准,最终导致质量失控;新供应链衔接不畅,交付延迟成了家常便饭;多重成本叠加之下,企业利润暴跌,行业寒冬悄然降临。

中小供应商最惨。他们既没有大企业的资金去搭建新供应链,也没有资源对接替代厂家。在这场转型浪潮中,不少企业要么直接倒闭,要么被行业巨头低价收购。这直接导致汽车行业的产业集中度飙升,最后市场上只剩下少数几家巨头,形成价格垄断。买单的,终究是普通消费者——未来不仅选择变少,车价也可能迎来新一轮上涨。

路透社在报道中直言,将供应链迁出中国既昂贵又复杂。美国汽车设备制造商协会主席更是坦言,有些供应链已经稳定运行二三十年,想在短短几年内彻底扭转,完全是天方夜谭。这哪里是什么"去风险",分明是在用行政手段制造更大的行业风险。

通用汽车挥刀“去中国化”:是自残表演,还是反向助攻?-有驾

结语

全球产业链的形成,是无数企业在成本、效率、技术等多重因素下反复博弈的结果,是市场规律的必然产物。特朗普政府想用行政命令

改写

这一切,通用汽车为了短期利益配合这场政治表演,本质上都是在用政治对抗市场。

通用或许能在短期内靠"贴牌"等方式蒙混过关,但长期来看,脱离成熟的中国供应链,必然要付出质量下降、成本高企、竞争力下滑的代价。而美国汽车产业,也会在这场不必要的供应链动荡中,逐渐失去全球市场的话语权。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全球化的今天,合作共赢才是产业发展的正道。试图用封闭和对抗的方式遏制他人,最终只会反噬自身。通用汽车的这场"自残式表演",不仅会成为行业笑谈,更会给所有试图违背市场规律的企业和政客,上一堂代价高昂的现实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