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长城汽车发布了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数字一出来,不少人都捏了把汗。
营收虽然微涨了1%,但净利润却掉了10%还多。
这就像你开个小店,每天来的人多了几个,但赚的钱反而少了,搁谁心里不犯嘀咕?
现在满大街跑的新能源车是越来越多了。
我有个朋友去年刚换了辆混动车,整天跟我显摆说一个月油钱能省好几百。
确实,现在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50%了,也就是说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
不过要说燃油车会完全消失,那也不太现实。
就像现在还有人用现金支付一样,总有些场景是替代不了的。
特别是那些喜欢越野的老炮儿,你让他在无人区上哪找充电桩去?
说到长城,他们家的越野车在市场上可是独一份。
坦克300、哈弗大狗这些车,在越野圈子里口碑一直不错。
但今年上半年,坦克系列的销量居然下滑了10%,这个信号可不太妙。
倒是WEY品牌卖得不错,涨了70%多。
不过欧拉这个电动车品牌就惨了,销量直接腰斩。
看来长城现在是把宝都押在了燃油车和混动车上。
现在买车的人可精着呢。
油价涨了就想买新能源,但又担心充电不方便;想买燃油车吧,又怕将来被淘汰。
这种纠结我太懂了,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特别是现在新能源车技术更新太快,今天买的可能明年就过时了,这种焦虑感让很多人迟迟下不了决心。
说到钱的事,最近车企都在搞60天账期。
说白了就是要求供应商60天内必须结清货款。
这个政策是国家要求的,为的是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
长城汽车账上现金加理财有350亿,应付账款800亿,看起来压力不小。
不过他们家的存货还有250亿,周转起来应该问题不大。
只是这样一来,供应商的日子可能会好过些,但车企的利润空间可能就更小了。
有意思的是,长城在海外市场倒是混得风生水起。
上半年57万辆的销量里,有20万辆是卖到国外的。
特别是在俄罗斯,长城的车都进了总统车队。
不过俄罗斯最近调整了车辆报废税,对进口车不太友好。
好在长城在俄罗斯有工厂,能避开这个政策的影响。
这说明什么?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国内市场卷不动了,去国外找机会也是个办法。
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场就像当年的智能手机大战。
还记得功能机时代诺基亚一家独大,结果智能机一来就凉凉了。
传统车企现在面临的就是这个局面,不转型等死,转型可能找死。
长城选择在燃油车和混动车上发力,这个策略到底对不对,还得让时间来证明。
说到买车,现在的人可会算了。
除了看车价,还要算保险、保养、油费(或电费)、残值,甚至还要考虑将来换车的时候能卖多少钱。
我有个朋友买了辆新能源车,开了两年想换,结果二手车商给的价让他差点哭出来。
这种现实问题,厂家在宣传的时候可不会告诉你。
长城现在面临的问题,其实也是所有传统车企的缩影。
新能源是大势所趋,但转型需要时间,更需要钱。
看看他们的研发投入就知道,新技术、新车型的研发都是烧钱的主。
这些成本最终都会反映在车价上,所以现在的新车是越来越贵了。
不过话说回来,车企之间的竞争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是好事。
选择多了,价格战打起来,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
只是希望厂家别光顾着打价格战,把质量和服务给落下了。
毕竟车是拿来开的,不是拿来比的。
说到底,现在买车就像在赌未来。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油价会不会涨,充电桩会不会普及,自己的爱车会不会突然过时。
这种不确定性让很多人患上了"选择困难症"。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无论选择什么车,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长城汽车的未来会怎样?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就藏在每一个消费者的选择里。毕竟在汽车市场,最终说了算的,永远是掏钱买车的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