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震直言绿牌不丑引发争议,新能源车主用车体验各异

陈震直言绿牌不丑引发争议,新能源车主用车体验各异

前阵子,微信群里忽然炸开了锅。起因是陈震在节目上说绿牌其实没那么丑,这话一出,不少群友直接“破防”了。有人觉得他说得有点道理,也有人当场表示接受无能。我那天正好在小区门口碰见老吴,他的那台白色新能源SUV刚洗完车停路边,远远看过去,那块绿色的牌照还真挺扎眼。他笑着跟我说:“你要是买新能源就知道了,这玩意儿怎么看都别扭。”

陈震直言绿牌不丑引发争议,新能源车主用车体验各异-有驾

其实这事最早还是因为雷军提议换掉现有的绿牌,说影响整车设计啥的。我记得他原话差不多意思就是:现在汽车越来越讲究整体感,一块突兀的大绿板子往上一贴,再精致的外观也救不了。有一次我去4S店试驾新款纯电轿跑时,还特地问销售哥们怎么看这个问题。他一边翻资料一边吐槽:“你看看这线条、尾灯,全被那块绿色给抢戏了。”不过师傅倒是不太关心美观,他更关注是不是容易被偷——据他说去年他们修理厂接过两单,就是因为防伪做得一般,被人顺走。

不过吧,也不是所有人都嫌弃。像小王家住城西,她喜欢环保风格,就觉得绿色很应景,“反正我的蓝灰色配起来也还行”,她这么说。但她老公却每次停车都念叨一句:“怎么感觉自己成出租司机了?”还有一次我们几个朋友聚会,有个搞二手车生意的小赵突然插嘴,说最近收新能源的时候明显比以前挑剔,“尤其高端点儿的新款,只要带个大绿牌,客户看着就摇头”。他甚至举例,说有位客户非要找2018年以前上蓝牌混动,还愿意多加钱。

陈震直言绿牌不丑引发争议,新能源车主用车体验各异-有驾

除了颜色争议,其实大家对功能和实用性也经常聊。有师傅提过一个冷知识,现在不少新款智能钥匙和车辆识别系统已经能自动读取部分电子信息,但偏偏传统金属材质号段识别率高,而新的塑料基底反而偶尔失灵。“冬天雾大时候,有次摄像头根本扫不出来,我差点进不了小区,”邻居李姐抱怨过一次。有些老司机发现,如果后期喷漆或者贴膜没处理好,那块绿色反光度比普通蓝黄更强烈——晚上逆光特别晃眼。这种细节,小白用户根本不会注意到。

关于历史嘛,其实中国最早搞彩色分级还是十几年前,为的是方便交警现场管理。但真正开始普及这种鲜艳颜色,是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猛增以后才定下来的标准。据维修站张师傅回忆,以前只有特殊用途车辆才用特殊底色,比如工程黄、警务白什么的。“现在好了,每种能源类型都有自家专属,看着热闹,但保养起来麻烦。”比如换个尾灯或者后保险杠,要考虑预留足够空间,否则装完发现挡住半截号码,到时候验车又费劲。

陈震直言绿牌不丑引发争议,新能源车主用车体验各异-有驾

群里还有爱折腾配置的小程分享过一个误区:以为只要选贵一点的新车型,就能申请到特别版或隐藏式号架,其实目前政策死板,大多数地方必须明晃晃挂出来。不止如此,据他说南方某城市试点了一批电子显示屏样式,可惜最后不了了之,因为怕技术成熟度不够,上路时频繁黑屏或延迟更新。“如果哪天真改成可变显示样式,我第一个报名!”他调侃道。

当然啦,每个人审美不同,用久之后可能慢慢习惯,也可能越看越难受。我表弟买第一辆纯电的时候,还专门研究了一圈各种“遮丑神器”,结果最后还是裸奔上路,因为交警叔叔明确告知不能遮挡任何部分,否则直接扣分罚钱。这事儿在咱们本地论坛上讨论好多年,总归没人能统一意见。不过据说最近相关部门正在征集新方案,不晓得会不会真采纳网友建议,到时候又是一轮投票拉锯战吧?

陈震直言绿牌不丑引发争议,新能源车主用车体验各异-有驾

写到这里,小区楼下阿姨刚把自己的老款油改气面包开回来,她瞅见我的笔记本,好奇问我写啥呢?我随口答:写咱们这些五花八门的小故事呗。她摆摆手:“管它什么颜色,只要省心耐造,比啥都强!”想想也是,各有所需罢了。

陈震直言绿牌不丑引发争议,新能源车主用车体验各异-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