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送快递,一周省下1.2万辆车!这才是真正的“双11”加速度

随着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的脚步渐近,铁路部门充分发挥高铁成网运营优势,综合运用多种运力资源,让“双十一”包裹搭乘着高铁驶向四面八方,打通了民生幸福“微循环”,畅通着经济发展“大动脉”。

众所周知,每年“双11”,当消费者在屏幕前抢购心仪商品时,一场看不见的“物流大战”已在全国交通运输网络中悄然打响。在这场关乎效率与体验的民生考验中,铁路凭借大运量、高稳定、低能耗的独特优势,成为守护“快递最后一公里”前的关键力量,用“硬核”举措让电商大促的物流高峰跑出了“加速度”。

高铁送快递,一周省下1.2万辆车!这才是真正的“双11”加速度-有驾

运力加码,是铁路应对“双11”物流高峰的核心底气。不同于公路运输受天气、路况影响大,铁路运输以“风雨无阻”的稳定性,成为电商物流的“压舱石”。为应对激增的货运需求,铁路部门精准研判数据,提前制定运输方案:一方面,在京广、京沪、沪昆等电商件运输主通道上,加开“双11”电商专列,部分线路将货运班列密度提升30%以上,单趟专列可装载近3000件标准快递,相当于150辆货车的运输量;另一方面,优化既有货运列车编组,通过“客车化”调度模式,压缩列车在途时间,例如广州至北京的电商专列运行时间较平日缩短2小时,确保商品“早发车、早到站、早投递”。这种“量质齐升”的运力调配,不仅缓解了公路运输压力,更从源头保障了物流链路的畅通。

服务升级,是铁路提升“双11”物流体验的关键抓手。如今的“双11”,消费者对快递时效的期待不再局限于“送达”,更追求“快达”与“精准达”。对此,铁路部门主动对接电商平台与物流企业,推出“一站式”定制服务:在发货端,在杭州、深圳等电商产业集中地设立“铁路快递集散中心”,提供24小时上门取件、优先装车服务;在运输中,通过铁路货运调度系统实时追踪货物位置,消费者可通过物流单号查询列车动态;在卸货端,在北京、上海等枢纽车站开通“快递专用通道”,协调快递企业驻站分拣,实现“列车到站即分拣、分拣完成即派送”的无缝衔接。此外,针对生鲜、冷链商品,铁路部门启用冷藏集装箱专列,全程保持0-4℃恒温,让南方的水果、北方的海鲜能“新鲜速达”消费者餐桌,破解了电商大促中“生鲜运输难”的痛点。

绿色低碳,是铁路赋能“双11”可持续发展的鲜明底色。在“双碳”目标下,铁路运输的环保优势愈发凸显。数据显示,同等运量下,铁路货运的能耗仅为公路运输的1/3,碳排放更是低至1/10。“双11”期间,大量电商件通过铁路运输,相当于减少了数十万次公路货运往返,不仅缓解了高速公路拥堵,更减少了尾气排放。例如,今年“双11”首周,长三角铁路发送电商件超500万件,较去年同期增长25%,相当于减少公路货运车辆约1.2万辆次,减排二氧化碳近800吨。这种“绿色物流”模式,既满足了电商大促的运输需求,又践行了生态环保理念,成为铁路服务民生与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

从“运力保障”到“服务优化”,从“效率提升”到“绿色低碳”,铁路在“双11”物流高峰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它不仅是商品流动的“大动脉”,更是连接电商产业与消费者的“连心桥”。随着铁路货运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未来将有更多创新举措赋能电商物流,让“双11”的快递跑得更快、更稳、更绿色,持续为民生福祉与经济发展注入“铁路新动能”。同时,也勾勒出一幅幅活力十足的繁荣景象。(杨艳军 刘旭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