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老陈前两天又在楼下抽烟,顺口跟我嘀咕:“你听说没,日产那三缸奇骏,新款还顶风上马?”我说听某个修理厂师傅闲聊过,的确是2026款了,还是一水儿1.5T三缸。东瀛厂子骨子里倔,三缸坚持到底。老陈冷笑:“三缸是喝没油花还想多吸两口气,那动力抖你别说,浮云飘过,邻居都避开。”
奇骏这车以前卖得可好了,记头几年,家门口那两辆黑色CR-V和米白奇骏常常并排停。后来三缸一换,奇骏就像拆了个安静的家,销量下滑得比楼顶漏水还快。据助手销售听说,那会儿日产急了,想法子赶忙把老四缸拉出来搞“双车同堂”,还能撑点面子。
其实说起技术,三缸机纸上谈兵理论早改进不少,听修理厂赵师傅说: “新发动机其实省油,一脚油门下去不软,但你别让心思钻到那噪音抖动缝里,那是改不了的。”近些年连合资技师都时不时发愁:“三缸再成熟,也就想着省几个钱。客户有钱的谁真在乎一年便宜两千油费?他图个省心和排面。”
今早群里一热心车友突然甩出美国媒体公众号照片,声称新一代奇骏暗黑铠甲版上市,落地价折合二十多万,比上年涨了两张票票。群友立马开玩笑:“加价两百美元是买了个黑口罩?”这回外观比起老版壳子狠了点,前脸的V网熏黑处理,连轮毂都冒黑光,就像是夜里房顶爬下来的。连带标、车顶架、窗边装饰都漆得跟镀铬绝缘。老婆路过瞟一眼:“像谁把蝙蝠侠的旧车埋了又扒出来。”
尺寸什么的比上一代差不离,横线拉出来显得有气势,尾灯厚实、黑包围遮住排气,下雨天泥点子都糊在那一圈黑裙板上。听隔壁新来的冯大姐说,尾部的高位刹车灯晚上看着刺眼,开后面三米远都晃眼。
按说明,内饰倒真多些新鲜玩意儿。方向盘、前排座椅全加热,北方冬天早起发动车子等暖气总算不那难受。车顶天窗搞个全景,谁家娃都喜欢趴着往外看。暗黑版多了一套带移动监测功能的全景影像,后视里猫钻出来都能看到。SV版现在还给了“寒冷套件”,主销区一到冬天,别的牌子冻屁股,奇骏起码温度有了交代。
可惜发动机呢?还是那老一套1.5T三缸,马力说是两百出头,实际你真拉人带货上坡,怎么踩还是比四缸喘。变速箱不变,就是Xtronic那套无极的。顶配Platinum,现在只剩全轮驱动,喜欢自己改装的车友苦笑说没啥伸展空间。我听师傅讲,真正爱折腾的人,三缸机根本懒得动手改,连刷ECU都嫌麻烦。
这里插一句,日产三缸的“维修趣事”也流传不少。小王前阵子碰到一台三缸机正时链条变长,四儿子店师傅说“这都是批次问题,遇上只能认栽”。修理费一问,快赶上一台二手微型车。车主直呲牙——省下的油钱都补回去了。有人还吐槽那台发动机启停顿挫,市区红绿灯老堵车,发动机重启就像懒汉早晨起床,哼哼唧唧。
说回售价,这么一台小排量三缸SUV在美国还敢叫板二十多万,师傅都说:“不是都买Model Y去了么?”毕竟美国三缸市场据说不到百分之八,买低价小车图省钱的才会选。那阵隔壁开福克斯三缸的阿元和我说,福克斯都快停售了。别克英朗换回四缸后销量却直线上升,连销售自己都懵。
现在国内混动走得飞快,吉利星越L一月能卖万多台,开群里的老司机调侃说,日产三缸技术信仰,唯一的信徒就是产品经理。比亚迪宋PLUS DM-i更狠,哪个月卖三万台都算寻常。活脱脱一个技术路线的雕塑比赛——谁蹲下谁输。
日产其实还有个冷门配置,前排副驾居然能折叠成小桌板,听说外销版上才见得到。四儿子店销售一撇嘴:这配置都没宣传过,自己都用不上。另,一位车主说,他的奇骏A柱下面有个奇怪的储物格,结果钥匙往里塞竟然卡壳,最后找了半天才取出来,典型用车尴尬事儿。
还有人半真半假发了条群消息:说某地现车等着清仓,销售把三缸当四缸卖,这算啥?小店口头禅“骗也骗不中老司机的眼”。其实那些年日系车主都是丰田混动或者本田双电机e:HEV守着混动路数,日产这点混动力量,想扛大旗可有点吃力。马自达的压燃粉丝还会去找乐子,日产的销售推三缸都推着推着自己泄气。
前年送修那辆老奇骏还开在小区,走两步,师傅还会随口说:“这批四缸发动机最省心了,啥时候再有,备着一台开十年都烦不了。”如今三缸新款奇骏下到二手车交易群,群友半天都没人搭话,就等着砍价。那辆暗黑版的照片贴出来,微信群里只见冷清,没人再聊什么技术。
一个没热闹的午后,楼下小卖部门口,看到两辆新老奇骏并排停着。老的灰扑扑四缸发动机静谧,新的黑亮壳子里三缸机滋滋作响。阿姨买菜路过念叨:“听说变了心脏,还是老机器结实。”其实结实不结实的,在地库里停着也无非是铁皮塑壳里的一个名字而已。
(修理厂赵师傅、奇骏车友微信群、销售王姐,市郊二手车市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