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手速度真快!车主苦不堪言,国内汽车行业迎来巨变

随着我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种新颖的功能也纷纷涌现出来。一边带来方便的同时,难免也会出现一些麻烦和不便。

作为日常用得比较频繁的功能,遇到这种情况时,很多时候真是让人觉得挺头疼的。

遇到这种事情,我们国家最终采取行动开始整顿起来。其实,这种状况的出现,也预示着未来的汽车行业将迎来一场大变革。

国家出手速度真快!车主苦不堪言,国内汽车行业迎来巨变-有驾

新政策出手!

最近看到工信部新国标的修改文件,我立马转发到几个车主群里。并不是特别喜欢谈政策,而是终于有人帮我们普通车主把那“隐藏门把手”这个悬在头顶的安全隐患给解决了!

记得以前在冬天看到北方车友上传的视频,心里还是挺忐忑的:那时候哈尔滨零下二十几度的早晨,车主拿着热水壶往车门缝里倒,就是为了让冻得硬邦邦的隐藏门把手能弹出来。

最让人揪心的是,那安全机构安排的测试数据显示,侧面撞击后隐藏门把手弹出来的成功率只有67%,跟机械把手98%的差距可不是个小数目,这关系到关键时刻救命门能不能及时打开,真是让人捏了一把汗。

这些年,车企们在宣传时可算是花了不少心思,发布会上满是“科技感爆棚”、“风阻降低X%”、“整体一体化设计”的字眼,倒是没人提到冬天冻住门的难题,也没人说碰撞后门可能打不开。

似乎只要外表够拉风、能抓住大家的注意力,安全问题就可以“适当放松”。眼下新规一出台,这才算把那种“重外观轻安全”的怪风给纠正过来了。

这回新规中的关键点,实际就是要汽车厂商“回归传统工艺”。每扇车门都得装上带有机械释放装置的内外把手,不能再偷懒了。

门外把手得留出至少60mm×20mm×25mm的操作区域,就算戴着手套也能顺利摸得到;至于门里边,即便装了电动把手,也得配备个简单的机械应急装置,拿不用工具就能把门打开。

有个很关键的规定就是,碰到气囊弹出或者电池热失控之类的紧急状况,非碰撞那一边的门得能从外头直接开得了。有人说这像是“倒退”,明明有那么先进的电动系统,还非得多装个“铁疙瘩”才行。

国家出手速度真快!车主苦不堪言,国内汽车行业迎来巨变-有驾

机械产品最好用?

但一想就明白了,这根本算不上倒退,不过是给那些花里胡哨的“智能”系统装上了一层稳妥的“防护底盘”。

就像咱们用手机似的,指纹解锁还是挺方便的,但留个电源键备用不也挺正常嘛?

汽车嘛,毕竟是大块头在路上跑,碰到点问题,比如芯片出问题或电机卡住啥的,也不让人太意外,但那些弹簧、杠杆这些用了一百多年的机械结构,容错能力反倒比什么电子玩意儿都强得多。

想想汽车发展的历史,就能明白,老牌车型的门把手一直都是“实用第一”。比如大众甲壳虫那圆滚滚的机械门把手,即使戴着手套也能拧开;Jeep牧马人的外露门栓,泥水水里干完活照样挺能用;还有老解放卡车的铁拉手,咱说它简单暴力,但从来不掉链子。

这些设计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可不是靠“科技感”的光环,而是无论遇到什么环境,都能“依赖得住”的实在表现。

这次新规的出台,比较值得留意的是里面传递的信号,监管部门啊,不再是“糊弄事”的状态,而是真正蹲下来听听消费者的心声啦。

起草组实地走访了20家车企,了解了63款车型,还特别就主流电动门把手做了测试验证,这根本不是凭空想象定规则,而是带着数据,直指问题去研究的。

也就是说,业内常说的“高质量发展”不再只是车企嘴上的空话,而是真真正正要落实到“保障安全底线”的实际行动中去。

我之前和一个车企的工程师聊过,他直言其实公司里早就有矛盾:一方面是市场部想“秀技艺”招引流量,另一方面是研发部担心安全出问题。

在那个“销量第一”的大趋势下,安全这块儿常常变成了可以让步的部分。

现在的新规一出台,这就像在所有车企头上划了一条红线儿,要想靠“隐藏门把手”来吸引眼球也行,但得先把安全问题搞定好。

对咱们消费者来说,这才是真正划算的好处。

国家出手速度真快!车主苦不堪言,国内汽车行业迎来巨变-有驾

老问题必须整改!

买车的时候,别再担心“这个门把手冬天会不会冻住”或“出了事故能不能开得了”,因为规定就在那儿,不达标的车可就没门市上。

以前靠“无门把手设计”炒得火热的车型,现在要么赶紧配上线机械应急装置,要么就得退出市场,这样一来,咱们买车的时候就少了不少“踩雷”的可能。

也有人担心这个新规反而会影响到创新,其实不要担心,完全没这个必要。这规矩并没有禁止用隐藏式门把手,只是强调它“必须安全可靠”。

就好比手机从实体键盘变成全面屏,保留电源键也没有让创新就此止步。真正的进步,应该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断优化,而不是为了追求新奇而牺牲了安全性。

现在看看车市,“金九银十”的销量数据虽说挺热闹,但比起这条新规,反而让人更觉得安心。毕竟,销量反映市场的火爆程度,而安全标准才是真正体现行业良心的那一面。

当车企们不再把“隐藏门把手”当作“吸引眼球的招数”,而是当成“安全隐患”,才能真正打造出让老百姓心里踏实的车。

国家出手速度真快!车主苦不堪言,国内汽车行业迎来巨变-有驾

结语:

老实说,这次新规一出台,不仅仅是给隐藏门把手定了规矩,更像是给整个汽车圈敲响了警钟。

不管技术多牛逼、造型多潮流,安全始终排在第一位。毕竟,咱们开车出门,追求的不光是“科技范”,更重要的是“安心感”。

我真心希望将来能出台更多类似的政策,把那些一直悬在车主心头的安全隐患一项项给清除掉,让每次出门都能毫无后顾之忧,安心出发,平平安安地回到家。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