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用“减法”做“加法”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一款车型能否精准击中用户痛点,往往决定了其市场命运。多数品牌通过堆配置、增版本/选装做加法,导致消费者决策成本高、链路长。而理想i8却反其道而行之,将顶配简化为标配,以33.98万实现“冰箱、大沙发、智能体验”一步到位。这不仅展现了理想汽车“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理念,更有望凭借更强的产品力在30-40万纯电市场撕开一道缺口,成为搅动格局的爆款产品。

标配顶配:用产品力重构价值标杆

理想i8的此次调整,核心是用“减法”做“加法”——通过精简版本、强化标配,让用户无需在复杂配置表中纠结,就能获得越级体验。

理想i8用“减法”做“加法”-有驾

从硬件配置来看,调整后的理想i8以原Max版本为基础,直接将用户呼声最高的核心配置纳入标配:97.8度三元锂5C超充电池带来CLTC续航720km,解决纯电用户的里程焦虑;二排舒享套装(右侧零重力“大沙发”、侧窗遮阳帘、双侧小桌板)让家庭用户在长途出行中享受到头等舱般的舒适;VLA司机大模型的加持,则凭借3D空间理解与逻辑推理能力,将辅助驾驶体验推向新高度。更值得一提的是,理想还贴心赠送价值1万元的铂金音响,配合可选装的21.4英寸后舱娱乐屏,让车内空间同时具备“移动客厅”与“家庭影院”的属性。

这种“标配即顶配”的策略,本质是对用户需求的精准回应。数据显示,理想i8上市后98%的用户选择中高配版本,说明消费者对高端配置的需求是刚性的。而此前版本复杂、高端配置无法选装的问题,曾让不少用户犹豫。如今,33.98万元的定价较原Max版本降低1万元,却增加了核心配置,性价比优势瞬间凸显。

理想i8用“减法”做“加法”-有驾

从“破局者”到“领跑者”的潜力

30万-40万纯电市场看似热闹,实则存在明显的“断层”——除特斯拉ModelY外,尚无月销超过4000辆的爆款产品。2025年1-6月数据显示,Model Y以43917辆的上险量领跑,第二名智界R7仅20979辆,蔚来ES6、EC6等车型均在2万辆以下。这一市场现状,为理想i8的突围提供了机会。

理想i8的优势体现在“精准卡位”,它准确地找到了30-40万纯电SUV六座车型稀缺的市场缺口,然后通过产品力塑造自己在这一细分市场的“护城河”。可以说,理想i8的竞品看似众多,但更垂直、更细分地去剖析市场,实则没有真正的“同质化对手”,因为只有理想汽车愿意从0-1开垦一片新的绿洲,正如理想ONE时期一样。2019年理想ONE问世时,面向家庭用户的六座SUV市场,还被业内视为“蚂蚁肉”,但随着理想ONE的爆火,把曾经的“蚂蚁肉”变成了如今的兵家必争之地。

理想i8用“减法”做“加法”-有驾

理想i8是理想汽车首款纯电SUV,承载着“开荒”的重要使命,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填补理想汽车的产品矩阵空白,面向有纯电需求的用户,打开新的市场增量。更长远来看,理想i8的意义在于支撑理想汽车用增程和纯电两条腿走路的战略。理想i8延续了理想ONE时代“用户价值定义产品”的逻辑,同时通过5C超充、碳化硅功率模块、新一代电驱动总成等技术,展现了电动化领域的技术储备;还展现出VLA司机大模型、理想同学Agent等自研智能化技术的硬核实力。

在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转向“产品驱动”的新阶段,理想i8的调整既是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也是对市场规律的精准把握。当30万40万纯电市场还在为“配置与价格”博弈时,理想i8用“标配即顶配”的简单逻辑,重新定义了“价值标杆”。或许用不了多久,这款“听劝”的产品,就能交出一份让市场惊叹的答卷。

本文源自:金融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