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名爵这个汽车品牌,很多人的印象可能有点复杂。
在一些老车迷的记忆里,它是在英国乡间小路上飞驰的敞篷跑车,带着一股子纯正的英伦风情。
可是在今天,它又是大街小巷里,年轻人开着上下班,主打运动和性价比的国产车。
一个诞生于英国牛津的百年品牌,是如何在中国市场焕发新生,并且走上了一条和过去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呢?
这中间的故事,值得我们好好聊一聊,也能帮正在看车的朋友们理清思路,看看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品牌到底怎么样。
我们先把时间拨回到差不多一百年前的英国。
1924年,名爵(MG)这个牌子诞生了,从一开始,它就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豪华品牌,而是专注于制造普通人也能买得起的、富有驾驶乐趣的汽车。
比如它在1929年推出的MG M-Type Midget,车身重量只有五百多公斤,非常轻巧,配上小排量发动机,操控灵活,关键是价格不贵,让跑车第一次不再是富豪们的专属玩具,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
后来,二战结束以后,名爵的车更是大量出口到美国,让全世界都认识到了这种小巧、好开的英式跑车。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名爵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推出的MG B系列车型,有敞篷版,有硬顶版,甚至还有搭载V8发动机的高性能版,总共卖了超过五十万辆,连英国女王和“猫王”都曾是它的车主。
可以说,在那个年代,名爵就是平民跑车的代名词,代表了一种追求自由和驾驶乐趣的生活态度。
然而,就像很多欧洲老牌车企一样,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名爵也逐渐陷入了困境。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07年,中国的上汽集团把这个品牌收购了。
这次收购,不仅仅是换了个老板那么简单,而是给这个百年品牌注入了全新的血液和发展思路。
上汽接手后,并没有一味地消费名爵的历史,而是结合中国市场的特点,开始了本土化的改造和创新。
2009年推出的名爵6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当时国内家用车市场还比较保守的时候,名爵6大胆地采用了掀背设计,既好看又实用,再加上运动化的底盘调校,一下子就吸引了很多年轻消费者的目光。
而到了2017年,名爵ZS这款小型SUV的上市,更是证明了这条路的成功。
它凭借着时尚的设计和在当时看来很先进的互联网功能,上市三年就在全球卖了将近三十万辆,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全球爆款车型。
这背后,是上汽集团强大的研发实力、生产能力和对全球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让名爵这个老品牌在中国找到了第二春。
那么,现在的名爵到底有哪些车在卖,它们各自又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可以分门别类地来看一看。
首先是主打性价比的纯电动车,比如MG4 EV。
这款车起售价才六万多,却用上了半固态电池和CTB电池车身一体化这些比较前沿的技术,续航里程能达到四五百公里,轴距也很长,空间表现不错。
当然,价格摆在这里,它也有一些妥协,比如低配车型没有L2级别的辅助驾驶,后悬架也不是独立悬架,走烂路的时候舒适性会打点折扣。
在燃油车领域,名爵5可以说是八万级别里很受年轻人欢迎的一款车,外观是运动风格的轿跑,搭载1.5T发动机,动力够用,开起来也挺有乐趣。
但它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就是高速行驶时轮胎噪音比较大,车内用了比较多的硬塑料,感觉上不够显档次。
如果你的预算再高一些,追求更强的性能,可以看看名爵7。
这是一款中型轿跑车,它有无框车门、电动升降的尾翼,搭载2.0T发动机和9AT变速箱,动力非常充沛,车内的智能座舱也用了高通8155芯片,用起来很流畅。
不过,它的后排腿部空间在同级别里不算突出,一些舒服的配置也只有顶配车型才有。
在插电混动领域,名爵6新能源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选择,综合油耗能做到百公里1.1升,非常省油,还配备了L2.5级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但它的纯电续航里程相对短一些,在冬天低温环境下,能耗表现可能会不太稳定。
当然,最能代表名爵品牌精神的,可能还是那台纯电敞篷跑车MG Cyberster。
剪刀门的设计、三秒多的零百加速,让它回头率爆表。
但它超过三十万的起售价注定了只是少数人的玩具,软顶敞篷在高速行驶时风噪也比较大,实用性有限。
能拿出这么多不同类型、特点鲜明的车型,背后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名爵现在的核心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它的“蓝芯”系列发动机,从1.5T到2.0T,都用了缸内直喷这些主流技术,在动力和油耗之间取得了不错的平衡,其中2.0T的版本还得过“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的奖。
二是在新能源技术上,上汽的投入很大。
名爵用上了和上汽清陶联合研发的半固态电池,这种电池安全性更高,不容易自燃。
它的“魔方电池”技术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结构优化,提升了电池包的安全性和空间利用率。
三是在智能化和底盘技术上,名爵的MG Pilot智能驾驶系统已经能覆盖高速和城市等多种路况,而底盘调校一直是名爵的传统强项,上汽的全球化团队让现在的名爵车型既保留了运动基因,也兼顾了日常家用的舒适性。
最后,我们站在一个普通买车人的角度,来总结一下买名爵的“得”与“失”。
得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你用一个相对实惠的价格,买到了一台有驾驶乐趣的车。
无论是燃油车的操控感,还是电动车的加速感,名爵都保留了它的运动底色。
其次,性价比非常高。
同样的价格,名爵给你的配置往往比很多合资品牌要丰富得多,这对预算有限的年轻人来说吸引力很大。
再者,安全性做得不错,大部分车型都标配了足够的安全气囊和车身稳定系统,不少车还在碰撞测试中拿到了五星评价,让人开着放心。
当然,有得必有失。
选择名爵,也意味着要接受它的一些不足。
最主要的一点是品牌溢价能力不强,这直接导致了它的二手车保值率相比于同级别的德系或日系品牌要低一些。
其次,在一些细节的打磨上,名爵还有提升空间。
比如部分车型在隔音降噪方面做得一般,内饰的用料和做工也谈不上精致,更多的是从成本和实用角度出发。
最后,它的智能化配置在不同车型和配置之间的差异比较大,一些好用的功能可能只在顶配车上才有,在新能源车这个竞争激烈的赛道里,它的品牌形象和认知度也还需要继续努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