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赛道,蔚来汽车一直是备受瞩目的存在。不过,一个令人咋舌的消息近来引发热议:蔚来汽车累积亏损超千亿!这一数字如巨石投入舆论的湖面,激起千层浪。大家不禁要问,一路备受关注的蔚来,到底怎么了?
从财务数据来看,蔚来汽车的亏损并非一朝一夕。2024年全年净亏226亿元,平均每卖出一辆车,就净亏损10万元,呈现出 “卖得越多,亏得越狠” 的尴尬局面。而2025年第一季度,蔚来归母净利润亏损68.91亿元 ,亏损仍在持续扩大。
深入探究,蔚来亏损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当其冲的是研发投入。汽车行业正处于向新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智能驾驶、电池技术等领域飞速发展,蔚来为了跟上时代步伐,在研发上投入巨大。2024年,蔚来的研发投入达130.37亿元,在“蔚小理”三家中遥遥领先。就拿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来说,从技术研发到实际应用,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每一次算法的升级,硬件的改进都得砸钱。
其次,高昂的生产与运营成本也让蔚来压力倍增。蔚来独特的换电模式虽然是一大特色,但建设换电站的成本着实惊人。选合适的地点、采购设备、配备工作人员,一套流程下来花费巨大。而且,为了提升用户体验,蔚来在服务方面下足了功夫,提供各种贴心服务,这些服务同样需要成本支撑。截至2024年底,蔚来全球换电站达3159座,单座成本超300万元,年运营支出超10亿元,目前单站日均服务量远低于盈亏平衡线。此外,从一线城市黄金地段的NIO House(单店年运营成本数千万),到斥巨资包机举办用户活动,这些“高端生态”的标签,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吞噬利润的黑洞。2024年蔚来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达到157.4亿元,同比增长22.2%,超过营收增速。
再者,市场竞争的压力也不容小觑。新能源汽车市场百花齐放,特斯拉、比亚迪等竞争对手不断推出新车型、新技术,还时不时打价格战。蔚来既要保证产品的高端定位,又要应对价格竞争,这对企业的运营能力构成极大考验。多品牌战略同样遭遇滑铁卢,乐道L60月销仅5000辆,不足盈亏平衡线(2万 - 3万辆)的1/4。李斌坦言,市场竞争和负面舆情导致乐道订单减少30%-40%,品牌知名度仅为竞品的1/3。而被寄予厚望的萤火虫品牌,能否在15万元级市场对抗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仍是未知数。
面对巨额亏损,蔚来并非毫无破局之策。在技术创新与落地方面,蔚来自主研发的5纳米智驾芯片“神玑NX9031”将面向全行业开放,这一举措或为其开辟新的盈利增长点。在换电业务上,蔚来已有800座换电站接入电网调峰体系,未来有望通过峰谷电价套利以及参与电网辅助服务市场,获取额外收益。蔚来还计划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按照上半年销量推算,2025年有望实现25万辆的交付量,较2024年增长13.5%,这将使得单车研发成本下降15%-20%。
蔚来创始人李斌也多次提及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的目标,他表示2025年是蔚来的产品和技术收获大年,技术量产上车、销量提振可以提高毛利率,再加上管理层面坚定推进降本增效,蔚来经营表现会逐个季度得到改善。李斌甚至立下“军令状”,称四季度必须盈利,否则引咎辞职。销售目标上,李斌设定蔚来四季度冲刺月销5万辆,其中蔚来、乐道品牌各需月销2.5万辆,萤火虫为增量补充。蔚来三大品牌今年将推9款新车,以达成销量增长,乐道L90起售价低于30万,7月10日全国预售。
但蔚来要实现盈利,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智能驾驶芯片研发以及新产品技术后续投入、第三代换电站建设等技术创新活动仍需大量资金;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持续,高端车型市场竞争激烈,蔚来产品溢价空间或进一步收窄。
蔚来汽车的千亿亏损背后,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缩影,也反映出企业在创新、成本控制与市场竞争之间寻求平衡的艰难。接下来蔚来能否在第四季度成功扭亏为盈?它又将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突出重围?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一起关注蔚来汽车的未来走向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