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油耗高,加速慢,噪音大,新SUV改善这些问题

夜幕下的4S店,灯光像是加班到凌晨的银行柜台,一盏盏地守着那些钢铁盒子。

我把包放在展车旁边,试图用汽车门上的反光,看清自己那天的表情——不确定,偏执,甚至有点像等结果的实验室老鼠。

销售员刚把一杯纸质咖啡递过来,略带歉意地说:“新款AION i60增程版,今天刚到,您可以试试关门手感,或者直接坐坐后排。”我没说话,走到车尾,戳了戳车漆,太阳灯下的暖黄色反射有点像我小时候家门口的防盗门——都是那种坚韧又不张扬的色调。

如果有一天,你在高速上电池告急,导航提示下一个服务区还得40公里,手机信号也恰好掉到两格,你会怎么做?

增程车油耗高,加速慢,噪音大,新SUV改善这些问题-有驾

继续赌一把?

还是在车里数着发动机的嘶吼,祈祷油箱没有被昨天那顿火锅消耗殆尽?

增程车,尤其是油电混合这玩意,像极了高考前夜的复习——你不知道明天哪个章节会送你上天,但你总希望那些知识点都能派上用场。

最近AION i60增程版挺火,主要原因其实很简单——它号称解决了增程车界的“三宗罪”:亏电油耗高,加速慢,噪音大。

在这个价格段,能把这些问题摆上台面,本身就像一张“甄别能力测试”,考验的是厂商对用户焦虑的洞察力。

主流声音是:“纯电怕续航,燃油怕油耗,增程?左右都怕。”不过这车似乎想表个态:你们想要的安全感,我做到了。

增程车油耗高,加速慢,噪音大,新SUV改善这些问题-有驾

先说说这个星源增程系统。

发动机油变电的效率做到3.73kWh/L,拿了个认证奖杯——中汽研《增程器能效之星》。

这一串数字和证书,像是博士论文里的数据,圈内人看了说:不错,够用。

圈外人估计就一句——“烧油少了吧?”亏电油耗控制在5.5L/100km,实际有用户全程亏电跑了800公里长途,油耗比同级燃油SUV低,这种“实战成绩”,比官方话术更有说服力。

如果这都算省油,那我家那台老途观只能算饮水机了。

动力方面,发动机持续发电85kW,电驱180kW。

实际开起来就算电池见底,起步不拖泥带水,高速上超个车也不是问题。

增程车油耗高,加速慢,噪音大,新SUV改善这些问题-有驾

对比下那些亏电后立马变“老爷车”的增程SUV,这台AION i60明显属于“电池没电但还有底气”的类型。

高速跑到150km/h,车子没散架,这算是给“增程焦虑症”患者打个镇定针。

噪音是个玄学问题。

满电时车厢里像图书馆,亏电发动机启动后就是KTV。

AION i60针对发动机抖动做了黄金悬停控制,启动和停止抖动分别减少70%和55%,幅度只有0.08m/s²——数据背后其实是“你根本感觉不到发动机在干活”。

怠速充电时车内噪音约40分贝,和图书馆差不多,大多数时候你都能优雅地讨论今晚吃什么,而不用提高嗓门。

高速上噪音也比不少豪华电车低,这场“谁更安静”的比赛,AION i60算是靠隔音棉和底盘设计硬刚了一把。

增程车油耗高,加速慢,噪音大,新SUV改善这些问题-有驾

外观和空间就像相亲时的第一印象。

“国泰民安脸”,封闭式前脸,圆润LED大灯,长轴距短前后悬,实际车身比同级SUV还显大,线条流畅。

如果你家里有审美分歧,这种没棱没角的设计,能让你既不被长辈批评,也不会被小孩嘲笑。

颜色选项走“家乡色温”路线,暖黄、深灰,低调耐看,车漆工艺不拉胯,轻微划痕也不容易留痕,算是对“停车场事故”的一丝关怀。

内饰方面,软质材料覆盖中控、车门扶手,缝线整齐,座椅是仿皮但摸起来像真皮,电动调节多方向,支持久坐不累。

中控屏14.6寸,操作不卡顿,语音控制一套流程下来,开空调、导航、听歌都不用再“手忙脚乱”,直接说:“你好埃安,开空调”,比我家那台老迈的语音助手懂事多了。

空间利用率高得有点像魔术师。

增程车油耗高,加速慢,噪音大,新SUV改善这些问题-有驾

后排坐三人不挤,腿部空间超过两拳,头部空间一拳,后备箱放四五个20寸行李箱,座椅放倒能扩展到1200升,能塞进去八个大箱子,婴儿车、露营装备也都不是问题。

门板储物格能放大瓶矿泉水,中控台下方有无线充电,扶手箱能冰饮料,这些细节设计像是工程师偷偷看了几百个“家用痛点调查”。

辅助配置方面,GSD驾驶辅助系统配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能跟着前车自动调速,长途开车省心不少。

电池用的是弹匣电池2.0,多重防护,自燃风险低,露营时中控屏可以联网看视频,蓝牙音响放点BGM,增加户外乐趣。

这些配置,像是家用SUV里的“加分项”,不是必需,但有了心情会好很多。

价格问题是终极拷问。

增程车油耗高,加速慢,噪音大,新SUV改善这些问题-有驾

预售价12.68万起,星源增程技术从豪华车下放到15万以内的区间,搭配实际空间和配置,性价比算得上“卷王”。

订车权益还有仿麂皮头枕、养车代金券和音响升级,力度虽不逆天,但确实能让“精打细算型”消费者心头一暖。

说到这,不免要自嘲下。

汽车圈的广告和技术点,有时候像是法医报告——冷冰冰一串数据,真实但缺乏温度。

增程技术到底是不是“万金油”?

AION i60是不是完美的家用SUV?

理性说,这车解决了增程车的主要焦虑,但市场从不缺“新焦虑”。

增程车油耗高,加速慢,噪音大,新SUV改善这些问题-有驾

比如,3年后电池如何,二手车残值怎样,养护成本会不会翻车?

这些问题没人能提前给答案,厂家给再多数据,用户还是要等时间盖棺定论。

现实是,这些技术进步和配置升级,除了让我们能多跑几公里、少听几句发动机的呻吟,也许还多了一点可选项,少了一些不得不的妥协。

你问我站AION i60吗?

我的立场和咖啡温度一样——不烫,也不凉。

它确实在关键点做了优化,家用属性强,适合绝大多数想省心、省钱的家庭。

但问题永远不止于此。

增程车油耗高,加速慢,噪音大,新SUV改善这些问题-有驾

假如你预算只有13万,家里要一台没续航焦虑、能全家出游、油耗能承受、动力别太肉、噪音别太烦的SUV,AION i60值得你去试驾一回。

可如果你是技术控,对未来电池技术、智能驾驶有执念,或者只相信豪华品牌,那么这台车也许只能是备选方案。

有些人说,选车就像找对象,既要看条件,也要看过日子的真实体验。

你会愿意为“少一点焦虑”买单吗?

还是觉得技术进步永远是下一个风口?

到头来,这场增程车的风暴,谁能熬到最后,其实还是一句老话——用时间和里程数说话。

你觉得,增程SUV的未来,会不会像科幻电影一样,终有一天,成了满大街的“新常态”?

还是说,人们最终依然会在油电之间反复摇摆,等一个真正的“完美解决方案”?

如果你正站在4S店灯下,不妨静下来,听听自己的心跳,是被技术感动,还是被现实催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