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流湖南第一!衡阳东站再添40趟车,首通重庆引爆湘南枢纽

7月1号凌晨,全国火车运行时间表又要调整了。这次调整里,高铁衡阳东站成了大赢家,一口气增加了整整40趟列车!这下可方便了,无论是想去重庆吃火锅,还是到广州深圳感受大都市,或者去江浙看水乡、去青岛看大海,都能从衡阳出发或者更方便地换乘了。湘南地区坐高铁出门,迎来了新阶段!本期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客流湖南第一!衡阳东站再添40趟车,首通重庆引爆湘南枢纽-有驾
一、衡阳东站:湘南大门是有真本事的
衡阳东站为啥这么重要?首先,它位置好,是京广高铁、去广西的高铁、去怀化邵阳的铁路这三条大线的交汇点。但更厉害的是,它实实在在地扛住了巨大的人流考验。
今年过年期间(春运),这个站发送和到达的旅客加起来有15万人次,平均一天要发283趟车。清明节那天,一天就送走了4万2千多人,破了记录!五一假期五天总共送客20万9千人次,比去年五一多了13.5%,又创了新高。这些数字都证明,在湘南这块地方,衡阳东站是无可替代的核心大站。
人特别多的时候,它也顶得住。今年清明节高峰,车站第一次通宵运营,额外开了15趟夜间高铁,那几天平均一天发车278趟,相当于每3分钟就有一班车开走,效率非常高!
客流湖南第一!衡阳东站再添40趟车,首通重庆引爆湘南枢纽-有驾
二、新增哪40趟车?有什么好处?
虽然具体哪40趟车还没完全公布,但根据以往经验和大家的需求,主要会带来三方面的大提升:
终于能天天坐高铁去重庆了! 参考清明节临时加开过重庆方向的车,这次很可能把直达重庆的高铁变成天天都有的固定车次,不用再转车折腾了。
去广东的车更多更密了! 肯定会增加很多去广州、深圳方向的车。就像端午节时加开过从衡阳东站始发直达广州南的车(G9611次),以后去广东打工、办事、探亲会更方便快捷。
省内和周边短途车也多了! 就像过年时加开过去怀化、邵阳的车一样,这次也会增加更多跑湖南省内和邻省(比如广西)的短途车,让大家在附近城市之间走动更方便,巩固“2小时生活圈”。
三、人流量比拼:高铁衡阳东站不愧为湖南的“效率冠军”
加了这40趟车后,衡阳东站能运送的旅客量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在湖南所有高铁站里比谁更忙、效率更高,它的优势已经从“比较大”变成了“碾压对手”:
人流量就是湖南第一! 看今年6月21日的实时数据,衡阳东站的人流量指数高居湖南所有车站榜首(指数8.35),比第二名的耒阳西站(3.77)和衡阳市的老火车站(3.11)高出一大截。就算在平常日子(比如6月13日),它的人流量指数(6.65)也是老衡阳站(4.7)的1.4倍,可见平时人就很多。
客流湖南第一!衡阳东站再添40趟车,首通重庆引爆湘南枢纽-有驾
地方不大但效率超高! 虽然它的硬件(5个站台11条线)比不上长沙南站(13站台28线)那么大,但通过灵活调整每天的车次安排,它在今年春运期间平均一天发车278趟,这个密度已经接近那些全国性的大枢纽站的水平了。
高峰时期更能扛了! 加了新车,它一天最多能运送的旅客量,有望从之前的4万2千人,向5万人的目标迈进。这为暑假这种出行高峰留足了空间——想想看,比起2022年暑假一天最多3万人,现在能多运60%的人!
四、车站的升级,背后是地区发展的大棋
这40趟新列车,意义远不止是多运点人那么简单,它其实是整个地区发展策略在铁路上的体现:
拉近与发达地区的距离: 能直达重庆,就把衡阳和快速发展的成渝地区(重庆成都)连起来了;去沿海(广东、江浙、山东)的车更多,就能更好地加入粤港澳大湾区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朋友圈”,做生意、找工作都更方便。
从“路过”变成“起点站”: 以前很多人只是坐车经过衡阳,未必停留。现在增加了更多从衡阳东站始发的车(比如那趟G9611),说明越来越多人是把衡阳作为出发地,而不仅仅是路过。这有助于把人流、物流真正留在本地。
客流湖南第一!衡阳东站再添40趟车,首通重庆引爆湘南枢纽-有驾
老百姓出门更爽了! 车多了,直达的多了,出门自然更方便省时。再加上车站服务也在改进,比如现在进站刷一下身份证就行,不用先单独排队验票了,还有前面提到的通宵车保障,大家出门的体验肯定更舒心。
当别的城市可能还在忙着扩建火车站大楼时,衡阳东站却用一场“聪明升级”展示了新思路:没有大拆大建,就是通过优化调整列车班次表,硬生生多加了40趟车的运力。这种效率的大提升,背后反映的正是湘南地区人气的聚集和经济活力的增强。
到今天,衡阳东站的人流量仍然是湖南第一。这新加的40趟列车,就像给这个湘南交通“心脏”加满了油,让它跳动得更有力。在湖南省重点发展“一个核心(长株潭)、两个副中心(岳阳、衡阳)”的蓝图上,每一条新开通的火车线路,都是衡阳作为“省里重点发展的副中心城市”地位的扎实证明——火车开得快,湘南地区的发展,也一定会更带劲!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