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必做5件事,少一件都吃亏,老司机都这样做

把一辆崭新的汽车从4S店开回家,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大喜事。

那份激动和喜悦,是真真切切的。

不过,当您沉浸在这份喜悦中时,有几件紧接着要做的事情,千万不能因为一时高兴就给忽略了。

这些事看着都不大,甚至有些琐碎,但它们却直接关系到您爱车未来的使用状态、安全性和寿命。

提车必做5件事,少一件都吃亏,老司机都这样做-有驾

很多开了多年车的老司机,都把这些当成是提车后的标准流程,因为他们知道,少做了任何一步,将来都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要多花冤枉钱。

咱们先说说车里的那些透明保护膜。

新车到手,您会发现中控屏幕、仪表盘、门板上一些亮晶晶的装饰条,甚至新座椅上,都贴着一层薄膜。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厂家给的保护,留着它,能防刮防尘,多好。

这个想法可就错了,而且错得还挺厉害。

这层膜,说白了就是一张临时的运输保护膜,它的材质通常就是最普通的塑料,透气性非常差。

您想想看,夏天车子在外面晒一天,车里的温度能轻松达到五六十度,甚至更高。

在这高温的烘烤下,这层不透气的塑料膜就会加速它下面内饰的老化。

尤其是皮质座椅,长时间被这么捂着,局部很容易出现褪色、发硬,甚至开裂的情况。

还有仪表台那些塑料件,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更麻烦的是,这层膜用的胶,在反复受热后会变得非常顽固,等您哪天想起来要把它撕掉的时候,很可能留下一片黏糊糊的胶印,用各种清洁剂都很难擦干净,到时候看着就闹心了。

所以,最正确的做法就是,提车后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仔仔细细地把车里所有能看到的保护膜全部撕掉,连座椅缝隙、储物格里的小标签也别放过。

撕完之后,用一块柔软的湿布把表面擦拭干净,让新车的内饰能够自由“呼吸”。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全面熟悉并且激活您车上的各项功能。

现在的汽车,科技配置越来越高,特别是咱们的国产品牌,在功能配置上可以说是相当大方,很多实用功能都成了标配。

但问题是,这些功能您花钱买了,可不代表它们都在正常工作,有些功能是需要手动激活的,或者您根本就不知道它的存在。

比如“自动落锁”这个功能,对行车安全非常重要。

它可以在车速超过一定值(通常是每小时15或20公里)后,自动将四个车门锁上,能有效防止在等红灯时外面的人误拉车门,也能避免后排的小孩在行车途中不小心打开车门。

但很多车型出厂时,这个功能是默认关闭的,需要您在车机系统里找到相关设置,手动把它打开。

提车必做5件事,少一件都吃亏,老司机都这样做-有驾

再比如“后视镜加热”,在下雨或者冬天起雾的时候,这个功能简直是神器。

它的开关按钮通常和后风挡除雾是同一个,按下去几分钟,后视镜上的水汽就会被蒸发干净,视野一下就清晰了,比您伸出手去擦要安全方便得多。

还有就是后门上的“儿童安全锁”,这是一个机械开关,锁上以后,车门就只能从外面打开,从里面是打不开的,家里有小孩的,这个功能必须第一时间就给它启用。

所以,提车的时候别光顾着高兴,一定要让销售人员把车上大大小小的功能都给您演示一遍,自己回家后,也要拿出说明书,像学生看课本一样,对照着逐一操作熟悉,确保您花钱买的所有配置,都能物尽其用,而不是让它们在车里“睡大觉”。

第三件事,是给您的爱车做一些基础但非常实用的防护。

新车刚到手,4S店往往会推荐您做一些价格不菲的美容项目,比如全车镀晶、底盘装甲等等。

这些项目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对于一辆刚出厂的新车来说,原厂的车漆和底盘本身就有很好的保护层,短期内并没有太大必要再花那几千块钱。

咱们可以把钱花在更实在的地方,自己动手或者花很少的钱,就能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

首先是发动机舱里的各种线束接口,新车虽然都有防水设计,但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难免会受到灰尘和湿气的侵蚀,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接触不良。

您可以去汽配店花几十块钱买一瓶专用的线束保护剂,对着那些插头喷一喷,就能形成一层绝缘保护膜,防潮防氧化。

其次是四个车门的限位器,就是那个连接车门和车身的金属杆,它负责让车门在打开时能停在不同角度。

这个部件经常活动,缺少润滑就容易在开关门时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

您只需要用一点凡士林或者黄油,在杆上涂抹薄薄一层,异响立马消失,开关门也顺畅多了。

最后是后备箱和车门上的那一圈黑色密封胶条,它是橡胶制品,最怕的就是老化变硬开裂,一旦密封不严,下雨天就可能漏水,跑高速时风噪声也会变大。

定期用干净的布擦干净后,涂抹一层橡胶保护剂,能有效延缓它的老化,保持弹性。

这几项操作加起来成本可能还不到一百块钱,但对于减少日后的小故障,延长车辆使用寿命,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第四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把车辆的关键信息记录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咱们开车上路,谁都希望平平安安,但有些紧急情况是无法预料的,提前做好准备,真遇上事了才不会手忙脚乱。

有三组信息是您必须第一时间记录并知道在哪里的。

第一是车架号,也叫VIN码,就是前挡风玻璃左下角那一行由17位字母和数字组成的编码,它是这辆车的唯一身份标识。

提车必做5件事,少一件都吃亏,老司机都这样做-有驾

无论是报警、报保险还是查询违章,都会用到它。

建议您提车后就用手机拍一张清晰的照片,存在手机里备用。

第二是保险公司的联系电话和您的保单号。

最好是能找一张小卡片写下来,和行驶证放在一起。

万一发生交通事故,您可以第一时间联系上保险公司,按照指引进行处理,心里就有底了。

第三是备胎和更换工具的位置。

您需要打开后备箱盖板,确认一下备胎的类型,是全尺寸的还是非全尺寸的,还要看清楚千斤顶和扳手存放在哪里。

强烈建议您找一个空闲的时间,在安全的地方,自己亲手模拟一遍更换轮胎的完整流程。

根据一些调查数据,有相当一部分驾驶员在遇到爆胎时,并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随车工具。

只有自己亲手操作过,真到需要的时候才不会慌张。

最后要说的,就是关于新车的首次保养。

这通常是免费的,但它的重要性绝不仅仅是省下一次保养的钱。

首保是车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进行的一次全面体检,是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的最佳时机。

关于首保,有几点要特别注意。

首先是时间,大部分厂家规定的首保周期是“3个月或者5000公里”,哪个先到就以哪个为准。

去得太早,车辆磨合得还不够充分,一些细微的问题可能还暴露不出来;去得太晚,不仅可能失去免费首保的资格,万一车辆因为没有按时保养而出现问题,厂家还可能以此为由拒绝提供保修服务。

其次,在保养项目上,除了更换机油,您一定要提醒并确认维修师傅更换了机油滤芯。

发动机在磨合期会产生一些细小的金属碎屑,这些杂质都由机油滤芯来过滤。

如果只换机油不换机滤,那新换的机油很快就会被污染,保养效果大打折扣。

最后,当车辆被举升机升起来的时候,您不要只在休息室里坐着喝茶。

这是检查底盘的绝佳机会,您可以走到车底下,自己仔細看看底盘有没有在运输或者停放期间造成的磕碰和划痕,检查一下排气管、悬挂等部件是否完好。

如果发现问题,要当场拍照留证,并向4S店提出,这是您维护自己权益的最后机会。

做好这些看似琐碎的准备工作,能让您的用车生活省去很多后顾之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