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只有兜里有矿的人才能享受高端黑科技?现在20万出头就能体验科技大佬的待遇,也是有够刺激的吧!很多朋友还沉浸在“便宜没好货”的老思路里,这一回算是看走眼啦。你说,混动轿车市场风风火火的时候,谁能想到领克10 EM-P“空降”现身,把原来高冷的激光雷达和四驱系统直接拉到了地面,人人有份。这到底是做梦,还是行业真变了?这桥段都快赶上电视剧里的逆袭剧情了。
现在汽车圈里变化可快得很,别说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光2024这一年,中国乘用车产量就给冲到了2747.7万辆,新能源车的队伍是一排排往上挤。也难怪现在马路上眼花缭乱,什么牌子的电车都能碰上。表面上你看这行业热闹非凡,各家车企还摆出一副拼“科技脸”的架势,其实深藏着一笔帐:真正把顶尖技术拉到家用车的,没几个。
往细里说,中大型混动轿车这个区间竞争可是相当卷。基础配置都跟标品似的,大屏、智能语音、全速自适应大家标配齐全,但稍微讲究点的买家一问:激光雷达有没有、四驱是不是全系标配?十家有八家都摇头。要真想体验科技顶配,先准备七十万以上的预算,不然就只能望洋兴叹。这不,原本被技术“封神”的高端装备,因为贵得离谱,普通人根本买不到。激光雷达一年才装了159.5万颗,全市场占比跟小众派似的。至于全系四驱,那就属于大户人家的标配了,门槛比买房还高。
谁能想到就在这灰暗的背景下,领克偏不按套路出牌,领克10 EM-P直接来了个全球首秀,时间还选在七月初这个节点,正是大家都关注新车上市的时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吃了一惊,这车居然把“四驱+激光雷达”一起拉到二十万级价格区间,说白了,技术普惠开始了。
说到领克10 EM-P的四驱系统,那才叫大规矩。它不是随便糊个“象征性四驱”,而是全系标配,一点都不遮掩。用的是全球最新混动架构和P4异步电机,这玩意技术含量高得很。你要是技术小白,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只要知道这电机比传统货色小一圈,动力劲头却大好多。相对更常见的同步电机,更是把稳定性、效率、噪音这些毛病都做了“降服”。最牛的是后桥P4,彻底解耦,拖曳损耗直接拉到零,油耗表现惊人——百公里才4.22升,这数据搁以前,只有顶级两驱混动才做得到。现在你花的是两驱的钱,享受的却是顶级四驱的性能,算不算捡了个大便宜?
有没用实际测试才管用。起步一脚下去,扭矩窜得飞快,百公里加速只要5.1秒,对比那些动不动就四五十万的豪车,领克10 EM-P在动力传递上也不含糊,跟“高配大哥”掰手腕了。上高速,动力响应溜得飞快,遇到坡路、山路,四轮分配精准,底气十足。冬天跑雪地,前后轴来个50:50分配,直接帮你解脱困境,爬坡下雪说走就走,体验直线上天。说到底,这套全系标配的四驱,既能应付家里跑长途,也能在北京、哈尔滨雪地翻身,给驾驶体验拓展了好几个维度。
再瞄一眼智能驾驶,领克10 EM-P说白了也很争气。激光雷达不是“装饰派”,全部车型都有、全系标配。探测距离能到100到150米,厘米级的精度识别,路上碰见低至15厘米的障碍物也能发现,无论白天黑夜,感知都很准。这不,夜路不怕,光线暗也行,技术不掉链子。还有英伟达核芯,Thor芯片加持,700TOPS的硬件算力,行业里绝对是技术大佬。别以为这些都是噱头,实际上支撑了全车30多项智能驾驶功能。随便举几个例子,车位到车位自动领航、遇见障碍物能一路避让。家里头有老爸老妈怕停车、怕撞上东西,有了这功能跟身边多了个老司机一样,什么小区狭窄车位都不再是问题。
也别只盯着技术指标,细心点体会一下,就能发现领克10 EM-P这样做才叫“有诚意”。激光雷达和全系四驱曾经是天价豪车专属,现在的配置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的能用,用起来还顺手,就是把技术红利分给大家。难道高端配置天生只能归属于富贵圈层吗?现在谁都可以玩儿得起,这顿“科技自助餐”,吃不吃由你自己选。
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得琢磨:这些黑科技下放,会不会让原来的高端品牌慌了?是不是还有更多牌子要搞“技术普惠”,以后20万就能买到顶配装备?而厂商拼技术,结果是不是变成大家都卷价格又卷配置,最后不光消费者开心,连行业都得进步一大步?你说开个领克10 EM-P出去,能不能实现“同级无敌”的小梦想?
回头看看历史,国产车这些年被嘲过时代落后、配置敷衍,如今领克拿着四驱和激光雷达往前冲,不是在技术上“抄作业”,是直接把技术壁垒打碎,硬是把原本高不可攀的科技拉下来送到寻常百姓家。这到底是市场趋势?还是中国车企野心逐步兑现?会不会很快,开同价位车的人都能享受智能全覆盖?谁还愿意为老掉牙单一配置买单?
技术的门槛一旦被降下来,未来三五年有机会彻底洗盘。用网友的话说,这新车就是“二十万的样子,五十万的灵魂”,花两折价就能体验豪车待遇,要啥自行车?当然了,有的人认为:硬件牛吹得再响,后续服务、用户体验别掉链子才是真,你愿意豪赌一把吗?
眼看着技术越来越普惠,行业壁垒被击穿,谁能预料下一个神操作会落在谁家头上?假如你的预算有限,追求科技感,又在纠结高配怎么选,是不是该重新思考消费逻辑?不妨评论区来聊聊:你觉得技术到底是“专属特权”还是“消费正义”?混动轿车进入科技普惠新时代,会不会革新你买车时的喜好?盲目高价还是理性配置,你会站哪边?让这场“技术革命”再次点燃大家的讨论氛围吧!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