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闹得挺热闹,圈里人都在说,这届车展的新势力,你还得看魏牌。
不过我还是那个不信邪的性格,车展一开,我先在心里打个问号。
什么“高山7”“双山领衔”,还挂着“科技盛宴”的旗号,到底是噱头,还是货真价实的硬菜?
谁都知道现在新能源品牌卷得飞起,魏牌能靠这几款车型重新杀回主场?真的那么牛?
其实从场地一踏进去就知道,这车展不是单凭几个展板能唬人的。
各种车型一字排开,魏牌家族一副自信满满、就是要秀肌肉的架势,让人忍不住心里琢磨,这是不是有点东西?
不过,你要说光靠口号响亮就行,那也太小瞧现在的人了——我们都在等着扒皮看看,所谓的“硬核科技”和亮点到底藏在哪。
别急,接下来咱就耐着性子,一点点给它剖开看看,看这“密码”里头究竟是多少真相,多少套路。
说起来,魏牌这回可真下了血本。
展台上不仅把高山、蓝山、摩卡全家桶都拉出来溜了个够,听说还是主打“为用户创造价值”,嘴上的功夫几乎和手上的产品同样硬气。
但这年头,说“让利于用户”的品牌多了去了,真正能和用户玩到一起分分钟上万的交付量,可没有几个。
魏牌这数据先亮出来,连续两个月破万销量,还把累计交付推到4万台,把新能源高端市场门槛直接削了个缺口。
有点像每逢618咱抢那限时优惠券,都是人家自己喊的“全网最低价”,但谁真拿到了实惠,大家心里其实门儿清。
台上把高山家族这“全新成员”——高山7一亮相,可算是众人眼里藏着期待的小黑马。
不过你要是只听“9月10日正式预售”这口风,肯定猜不出它背后下的功夫。
定位啥的,哪家品牌不会往“家庭用户”靠?但高山7还真敢说自己是一台“一家人的移动大客厅”,每个人都能占据C位。
还干脆提了“得房率第一”,这些买家关注的实用细节,魏牌全都提前拿来当卖点。
而且还在吹自己是“唯一标配激光雷达”“唯一标配智能四驱”,这些传说中冗余到让人笑出声的配置,魏牌都一股脑配齐了。
你说有点夸张吧,但仔细一扒,高山7原来还真不是营销吹出来的。
车还没开卖,市场关注度就刷得飞快,无论是业内还是网上路人都在蹲消息,明显一副“这瓜得吃”的态度。
要真论MPV市场这些年哪里风起云涌,那可是贝壳派对,谁都想分一杯羹,独树一帜还真要点本事。
再翻翻蓝山——咱先说实测环节,那才见功夫。
媒体直接拉到极限测试,从辅助驾驶到续航、再到实际体验一条龙测定,最后结果也没什么“虚标水分”,蓝山直接荣登冠军把牌面兜得死死的。
长城汽车这三十五年的技术沉淀,可不是说着玩,蓝山成为第三台累计交付突破10万大关的大六座新能源SUV,这里头的含金量,不少“新贵”品牌还在天天做梦。
这要搁在我小侄子家,买车最看动力和能耗那块,蓝山和高山都在市场里稳稳吃下那波“既要动力,又要能耗经济”的中产家庭用户,怪不得人家人气这么高。
实际上,很多买家都是冲着“高性价比+智能配置”两块来的。
你说什么双山家族全系标配Hi4性能版,三擎驱动再加高智能扭矩调节——说白了,谁不是在意复杂情况下一脚油门踩下去得有的安全感?
九种驾驶模式随车速、轮速、坡度来分配动力输出,讲得像段子,但真有点像你家扫地机器人,自己知道啥路况得怎么走,就是“脑袋灵光”,啥路都能搞定。
这些“隐藏属性”,才是那些数据后面晃不走的人气密码。
不过这些“硬”标签还只是表层,更有意思的是魏牌整个品牌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一提DTC(直接面向消费者),网络段子手都要点赞。
魏牌抱着“用户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的口号,其实用的是一种最笨但最管用的路子——线下把零售中心从0干到460多家,年内还想冲到700家,把200多个城市变成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这种铺天盖地的渠道扩展,说真的,市面上的很多品牌也在搞,但没一个做得这样狠。
这背后是魏牌把用户当成自家“老铁”,啥事都喜欢和用户聊,甚至蓝山新颜色命名都要靠大家投票定,品牌互动彻底靠“群众智慧”。
我们再说数据,30个护航驿站环青藏、川藏、青甘线上陆续落地,这直接解决了新能源车长途出行焦虑的死穴。
OTA升级也是一茬接一茬,不断把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堆新技能进去,用户反馈一到,就马上优化调整。
你要说这像不像社区团购?有点那意思,用户反馈马上安排,什么“为用户创造价值”,不只是说说而已。
记得现场还搞了个“宝宝巴士”的萌趣互动区,“国民IP奶龙”牵手孙越上场,那气氛,像是小孩儿生日派对又像是相声剧场。
孙越的大块头坐进高山7,竟然说从机场到酒店一路睡着了,空间给力动力也足,一口一个“满分好车”。
这种明星带货,大家本来都习惯见怪不怪,可这场活动现场反而热闹出圈,气氛很新鲜,买车体验都能玩出点“萌萌哒”的花样。
万象城那“宝宝巴士乐园”,家长们都带娃去排大队,体验活动比买车还欢乐,用户互动拉满分。
这种场景感,确实有点把车展做成了线下粉丝嘉年华。
咱还不能忘了魏牌重磅发的新技术,全动力智能超级平台即将上线。
这平台对外号称全球唯一兼容五大动力形式,啥纯电、混动、增程、氢能,通吃不误。
而且双4秒级2.0混联系统、800V高压混联架构,这听上去有点“天花板”意思了,让人直想拿去和特斯拉掐一架。
纯电续航一举冲到400公里,行业领先的VLA大模型也上车,更别说那个超大混动电池组,堆得满满当当。
技术这块,不论你信与不信,魏牌都硬着头皮先上阵,倒也有点“卷疯了”的劲头。
这种自家“科技盛宴”,有点像夜市里摊主花式炫技,谁敢说不是狠角色?
购车权益也不是嘴炮,魏牌当场甩出一摞真金白银政策,你买车能享到的诚意一清二楚。
品牌回归聚光灯下,摒弃了那些虚头巴脑的噱头,直接用产品和服务争用户。
而这一套组合拳,除了新能源粉丝张嘴夸,路人甲乙也得伸伸脖子看看到底能不能真让用户过上“有安全感、没焦虑”的美好生活。
当然话又说回来,咱不能把所有牌都押到新技术,新产品上。
毕竟新能源行业变革太快,每家都在一边跑步一边抬头,看谁能在用户心里立得住。
魏牌现在选了一条又难又正的路,所谓DTC和用户共创、不断OTA迭代升级,其实反而是一种“不怕慢,只怕不走”的长期主义。
吃的不是一招鲜,而是用用户体验、服务渠道、技术创新慢慢铺成一张网,把用户捧成自家VIP。
这样看下来,魏牌这波“初心论”有点意思。
产品向上,技术迭代,服务走心,最后都在一个“用户信赖”上落地。
谁能从和用户的物理和心理连接里抓住点子?谁就能把品牌做得又稳又好。
其实外人看车展,都喜欢问一句,“今年谁是绝对赢家?”
你要看数据,高山与蓝山连续几个月销量冲榜,MPV和SUV两条赛道都能混出“新纪录”,这战果不算差。
但真正在现场,观众能不能体会到魏牌这盘棋下到哪里、会不会落子无悔,那才是衡量品牌底气的关键。
魏牌高山7能不能真的引领下一个MPV家庭出行新时代?能不能把那份对用户的“真心”变成全民认可的招牌?
这些疑问可能要等一段时间才有答案。
毕竟市场是最耐心的裁判,买家用投票买单,才是真实的掌声。
科技、体验、权益,全都得拿出点真料,网络段子喊得再响,用户不会买空头支票。
把双山和高山7扔进新能源赛场,下一棒是不是魏牌再次领跑,还真得让市场继续见证。
这条不容易的路,也许正好踩中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的心事。
在互联网车圈,“成长就是跟困难死磕到底”,魏牌这波还真有点这种精神。
到头来,谁真正让用户省心放心、体验感满星,才配得上未来的“旗舰”头衔。
你觉得魏牌这一次“科技盛宴”算不算名副其实?高山7会不会真领跑家庭MPV?来聊聊你的看法。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