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牌高山又出新车了,2025款,预售28.98万。
一堆人问,贵吗?
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有问题。都什么年代了,还在讨论“贵不贵”?现在的车圈,或者说,现在这个大型“蛊场”里,唯一的议题是“活不活”。
所有定价,都不是价值的体现,而是求生欲的咆哮。
长城这波操作,属于不装了,摊牌了。
你看,2025款高山7,跟在售的高山8,价格就差两万。官方解释是配置一样,定位略有区别。
翻译一下就是:我用自己的左手,给自己右手来了一记降龙十八掌。
这套路,典中典之我背刺我自己。
为什么?因为不这么干不行了。隔壁理想MEGA虽然把自己玩成了“公路高铁”,但理想L系列依然是绕不开的大山;岚图梦想家天天喊着要“遥遥领先”;腾势D9更是重量级,坐那儿不动都自带气场。
更别提还有个小鹏X9,直接从MPV赛道给你瞬移到了“星际迷航”片场。
整个市场已经不是红海了,是血海。里面还飘着各种鲨鱼和哥斯拉。
长城心里门儿清,再端着“高端”的架子,不下场跟这帮疯子肉搏,那下一个被抬走的就是自己。所以,与其让别人来掀桌子,不如自己先把桌子腿卸一根。
至于高山7和高山8那点区别,什么车长短了23厘米,轴距短了6厘米,第三排电动变手动……这重要吗?
不重要。
这就像修仙小说里,你练成了《九阳神功》,我练的是《九阳神功青春版》,内力输出差了5%,但价格便宜了20%。只要不是去华山论剑非要争个天下第一,平时下山打个劫、泡个妞,够用了。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他们根本分不清,也懒得分清。他们只知道,哦,魏牌那个大MPV,现在不到30万就能拿下了。
这就够了。
这是一种极其精准的刀法,砍的不是配置,是消费者的决策门槛。
再来说说这个“家用MPV”的概念,讲真,这本身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谁家日常通勤真的需要一台超过五米长、两米宽的“陆地巡洋舰”?你以为你是谁?星际舰队总司令?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太懂了。
MPV的核心卖点,从来不是给老婆孩子坐的,而是给那个坐在驾驶位上,或者偶尔奢侈地坐在第二排的男人,一个移动的“精神避难所”。
它就像一个压缩毛巾,平时看着就是个代步工具,一旦你需要,它能瞬间膨胀成一个书房、一个会议室、一个能让你短暂逃离现实的“任意门”。
老婆孩子在后面叽叽喳喳,你在前面听着郭德纲,互不打扰,这才是和谐家庭的真谛。
所以,高山7上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双15.6英寸大屏、Nappa真皮、冰箱彩电大沙发,本质上都是服务于这个“幻想”的。
尤其是第二排那两个独立的航空座椅,加热通风按摩一应俱全,还能选装零重力。你往上一躺,腿托升起,音乐打开,感觉自己瞬间就从一个油腻的中年人,飞升成了指点江山的霸道总裁。
虽然这种感觉只能维持从公司到家的半个小时,但就是这半个小时,值回票价。
这他妈才是生活!
至于那个需要花八千块选装的零重力座椅,我觉得这简直是天才设计。它筛选的不是用户,是信仰。愿意为这个功能掏钱的,才是真正“悟了”的人。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然后我们聊聊技术,这又是另一个大型行为艺术现场。
高山7搭载1.5T插混,纯电续航172公里,综合续航900多公里,百公里加速5.7秒。
数据漂亮吗?漂亮。
有用吗?不好说。
纯电续航172公里,那是实验室里用最温柔的脚法,配合天时地利人和跑出来的。你拿到手,冬天开个空调,夏天堵个车,能有120公里都得给它烧高香。
5.7秒破百,更是一个反人类的设计。我上次开一个这么大的车,还是公司的金杯,拉着一车服务器去机房,那感觉,跟开船一样。你开着一台MPV,满载着一家老小,去跟隔壁的特斯拉Model 3玩儿零百加速?你怕不是心态爆了,后排的孩子直接把昨天晚饭都给你颠出来,老婆的巴掌能让你体验什么叫真正的“百公里加速”。
还有那个咖啡智能驾驶辅助,全车27个传感器,城市+高速NOA。
听着是不是很赛博朋克?感觉方向盘焊死,你直接可以在车里打麻将了。
但现实是什么?
现实是,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于你的激光雷达有多牛,算法有多先进,而在于你能不能精准识别一个从路边斜着杀出来的“老头乐”。
那个神出鬼没的走位,那种不讲道理的变道,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太阳都要一个趔趄。你的NOA能预判大爷的预判吗?不能。
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所以,这些高科技配置,更像是一种“军备竞赛”。大家都有,所以我不能没有。它是一种心理安慰,证明我这三十万没白花。至于用不用,怎么用,那是另一回事。
能过,就是能过。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2025款高山7,预售28.98万,到底值不值?
这已经不是一个产品力的问题,而是一个姿态问题。
长城通过高山7,向整个市场发出了一个信号:我不玩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好活。
它就像一个在酒局上一直默默无闻的老实人,突然站起来,端起一瓶白的,对所有人说:“我干了,你们随意。”
就问你怕不怕?
高山7的产品力,放在这个价位,绝对是能打的。它的空间、它的舒适性、它的“中年男人避难所”属性,都精准地戳在了目标用户的痒处。
但是,它的成功与否,已经不由它自己决定了。
它取决于理想L8会不会连夜开会,把价格再往下砸两万;取决于腾势D9的改款,会不会把后排座椅直接升级成龙椅;取决于某个不知名的“新势力”,会不会突然掏出一个续航2000公里,售价19.9万的“修仙级”MPV。
所以它能不能火,根本不取决于它的产品有什么天赋点,而是取决于同行们接下来能疯到什么程度。
它只是这场大型发疯派对里的一个新人,正在小心翼翼地问:“大哥,这杯酒我干了,能让我上桌吗?”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