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60辆到13万辆:比亚迪巴西工厂背后的“破壁”长征

2025年7月1日,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的礼花背后,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出海征途。这座承载55亿雷亚尔投资的工厂,不仅是比亚迪在拉美的产能基地,更见证了中国品牌突破市场偏见、政策壁垒与文化隔阂的韧性。

从260辆到13万辆:比亚迪巴西工厂背后的“破壁”长征-有驾

刻板印象”突围战

“2014年我们刚进入巴西时,当地消费者认为中国车等于廉价低质。”比亚迪巴西分公司总经理李铁回忆。彼时,德系、日系品牌占据巴西75%的市场,而中国车份额不足1%。比亚迪选择从高端切入:2021年首推唐EV,定价达中国市场的2-3倍,以性能与设计重塑认知。

从260辆到13万辆:比亚迪巴西工厂背后的“破壁”长征-有驾

艰难的品牌建设持续数年。2023年海豚获评巴西“年度车型”后,“比亚迪效应”一词开始流行。2025年,其纯电车型市占率飙升至92.16%,插混车亦占35.8%。圣保罗经销商卡洛斯坦言:“现在顾客进店直接问‘比亚迪最新款是什么’,这曾是丰田的待遇。”

政策与舆论的“双重博弈”

巴西市场的保护主义政策曾是一大障碍。2023年,巴西政府突然宣布提高新能源车进口税至35%,迫使比亚迪加速本地化生产。同时,工厂建设期间,部分舆论以“文化差异”为由质疑中资企业用工标准。比亚迪通过公开招聘计划(70%岗位优先本地人)和绿电工厂设计逐步赢得信任。

从260辆到13万辆:比亚迪巴西工厂背后的“破壁”长征-有驾

更大的挑战来自供应链。巴西汽车零部件本土化率要求达65%,比亚迪耗时18个月联合E-Wolf等本地企业构建充电网络,目前充电桩数量较2024年增长22%。

超本地化”战略的胜利

“在巴西卖车,必须理解他们的‘狂欢节节奏’。”比亚迪巴西团队发现,当地消费者偏爱鲜艳车身色和灵活金融方案。为此,海鸥推出定制配色,并联合银行推出60期免息贷款。截至2025年5月,比亚迪经销商从50家暴增至180家,覆盖所有州首府。

从260辆到13万辆:比亚迪巴西工厂背后的“破壁”长征-有驾

这种深耕带来回报:2024年比亚迪销量7.6万辆,是2023年的4.5倍;2025年前5月累计销量达3.9万辆,稳居新能源榜首。巴西《经济价值报》评价:“比亚迪证明了中国品牌不仅能‘活下来’,还能定义规则。”

如今,巴西工厂首车下线标志着这场长征进入新阶段。正如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所言:“每一个里程碑,都是穿越风暴后的重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