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汽蓝谷公布了三季报,成绩好坏参半。车卖得更多,名气也变大,但公司还在亏钱,亏得更深。前三季度卖了11.15万辆新能源车,比去年多了六成多。9月卖了2万多辆,是今年最好的一个月。这说明消费者对北汽的新能源车更接受了,路上看到极狐车也多了。
但热闹在外,麻烦在内。单看第三季度就能看出问题。车卖得多,可营业收入反而下降,降了近3.5个百分点。原因是卖的车便宜。三季度卖了4.4万多辆,主要靠极狐推出的T1。T1定价6.28万元,和五菱宏光MINI、比亚迪海鸥抢市场,一上市就热,首月订单超3.5万,9月交车1.01万。没有它,销量会很难看。
低价小车利润很低。卖一辆车可能只挣点辛苦钱,甚至为了占市场而赔本赚吆喝。它能撑销量,但对营收和利润的帮助有限。另本该冲高端的享界却没起来。三季度只卖8200辆,比二季度更少。虽然享界S9T订单看起来不错,但产能和激烈的竞争让销量没起来。高端车卖不动,利润自然上不来。
卖车不赚钱,结果是亏损。第三季度北汽蓝谷又亏了11个多亿。算下来,已经连续亏了23个季度,五年多累计亏损超过330亿元。长期亏损像无底洞,侵蚀公司资产。到9月底,所有者权益只剩20.87亿元,比去年年底少了一大半。更糟的是现金越来越紧,手里钱少了快一半,短期借款却大幅增加,偿债压力不小。
公司现在用降价换销量。极狐这几年价格一路下探,从十几万到现在6万级别。短期内这招有效,销量上去了。但副作用也明显,品牌被定型为“低价”,以后想卖贵车会很难。只靠卖便宜车,很难填平巨额的研发和运营成本。小车市场竞争很激烈,极狐T1虽开局不错,但能否长期站稳还不确定。
北汽蓝谷也在找新的增长点。和小马智行合作做无人驾驶出租车,已有300辆下线测试。极狐在开拓海外市场,公司还计划募资60亿元,用来开发新车型和做智能化。听起来不错,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还早,海外市场也不是一两年能打开的。眼下最急的是让享界真正立起来,或者让极狐找到能赚钱的方式。
北汽蓝谷像个偏科生,靠低价把销量这门课勉强拉到及格线,但盈利这门主课一直不及格,负债还在增加。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只有销量没有利润,是危险的。北汽蓝谷必须尽快找到赚钱的办法,而不是一味烧钱换市场,这条路很不好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