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9X订单破8万?高管回应:超预期但未达

47.99万元起,3秒破百,1400马力,订单破8万?

极氪9X一亮相,就用一串炸裂数据把成都车展的热度拉满。可当“8万辆订单”的传言刷屏时,极氪高管却亲自出面澄清:“订单的确超预期,但没到8万,这数字不对。”消息一出,舆论反转——大家开始重新打量这台“三电混动怪兽”:它到底是技术堆料王,还是真能打的全能旗舰?作为第一时间摸到实车、坐进驾驶舱踩下电门的人,我来说点纸面参数看不到的真相。

“3吨重的猛兽,居然能3秒破百?”

先说最炸的——3秒级零百加速,峰值功率1030kW,最大马力1400匹。什么概念?等于同时启动三台W12发动机。可这车重超过3吨,比大多数豪华SUV都沉。按常理,越重越难提速,但极氪9X偏不讲常理。

秘密在哪?浩瀚超级电混系统 + 三电机兆瓦电驱。注意,这不是简单的“油电混合”,而是让纯电、增程、混动三种模式都做到“最强”。简单说,无论你是想省油、想安静,还是想飙车,它都能给你最猛的那一面。

我试驾时特意选了馈电状态——电池快没电了,按理说性能该打折。结果呢?满电零百3.0秒,馈电3.2秒,只差0.2秒。这意味着,哪怕你跑长途电量见底,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依旧凶猛。这背后是2.0T超级电混专用发动机和46%以上综合热效率的支撑,比主流1.5T混动还省油5%~10%。

有人问:这么猛的车,日常开会不会“神经质”?其实不然。三电机系统可以精准分配前后轴扭矩,起步平顺得像纯电车,高速超车又像贴地飞行。我开过不少性能SUV,要么太躁,要么太闷,而9X在“狂暴”和“舒适”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70度6C电池,9分钟充60%?”

再聊续航和补能。纯电续航380km,对一台3吨重的SUV来说,不算顶尖,但够用。真正厉害的是充电速度:支持6C充电,20%充到80%仅需9分钟。

C是什么?是电池充放电倍率。1C代表1小时充满,6C就是10分钟充满60%。目前主流快充是2C~4C,6C属于行业第一梯队。这意味着,你加个油的时间,它已经“吃”进一大半电量。

我试了下充电桩——9分钟,电量从22%冲到78%。实测数据和官宣基本一致。这种效率,让“里程焦虑”几乎消失。跑长途?服务区喝杯咖啡,电就满了。

但也要理性看待:6C快充对电网和电池温控要求极高,目前只有少数超充站支持。普通用户日常使用,还是以家用慢充+公共快充为主。不过,极氪在超充网络布局上一向激进,未来覆盖提升是大概率事件。

“双Thor-U芯片+5激光雷达,真能L3?”

智能化是9X的另一张王牌。全球首发双英伟达Drive Thor-U芯片,算力超1000TOPS,是目前量产车中最高之一。配合5颗激光雷达,感知能力拉满。

极氪9X订单破8万?高管回应:超预期但未达-有驾

它搭载的千里浩瀚H9辅助驾驶系统,理论上支持城市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我在成都三环路实测了一段:变道流畅、识别红绿灯准确、对加塞车辆反应迅速。虽然还没开放L3级自动驾驶,但L2+体验已接近“老司机”。

有趣的是,激光雷达不止用于驾驶,还参与座舱交互。比如,监测乘客坐姿、调节座椅震动、甚至根据呼吸频率调整空调风量。科技感拉满,但也让人好奇:这么多传感器,隐私安全怎么保障?

目前极氪承诺数据本地加密、用户可关闭权限。作为消费者,我建议:高科技要用,但别完全依赖。辅助驾驶再强,手不离方向盘、眼不离路面,才是安全底线。

“宾利同款音响,真能听出区别?”

坐进车内,最惊艳的不是大屏,不是真皮,而是声音。英国Naim音响,32个扬声器,3868W功放,带宽20Hz~40kHz,连座椅都带谐振器——这哪是车?简直是移动音乐厅。

Naim是谁?宾利欧陆、添越的御用音响品牌。我特意带了三首测试曲:古典《布兰诗歌》、人声《加州旅馆》、电子《Faded》。结果——低频深沉不轰头,人声清晰如面对面,高频通透不刺耳。加上9.2.4.8声道 + 3D沉浸音效,闭眼真有种在音乐厅前排的错觉。

更绝的是8个座椅谐振器。播放低音时,座椅会轻微震动,模拟现场LIVE的“心跳感”。第一次体验时,我吓了一跳,以为车在抖。后来才明白,这是在“用身体听音乐”。

但也要提醒:好音响≠必须开最大。我见过车主把音量调到爆,结果邻居投诉。享受音乐,也别打扰他人,这是素质,也是安全——太吵的环境,容易忽略外部警示音。

“尺寸超5米2,停车难不难?”

尺寸:5239×2019/2029×1819mm,轴距3169mm。这车比宝马X7、奔驰GLS还长,接近劳斯莱斯库里南。开它上街,回头率绝对高,但停车呢?

我试了地下车库标准车位(2.4米宽),两边各剩15cm,能停,但得靠360影像+自动泊车。窄路会车时,后视镜会“刷”到别人车门,建议选装缩进功能。

不过,大有大的好处。后排腿部空间超3拳,跷二郎腿无压力。座椅支持加热、通风、按摩,还有独立调音通道,每个乘客都能调自己最爱的音效。家庭用户带爸妈孩子出行,长辈不会喊累。

“和谁比?谁更值?”

横向看,9X的对手是谁?理想L9、问界M9、宝马X5插混。

理想L9:主打家庭舒适,增程无焦虑,但动力(零百5.3秒)和操控弱一截。

极氪9X订单破8万?高管回应:超预期但未达-有驾

问界M9:华为智驾强,但纯电为主,长途依赖充电。

宝马X5插混:品牌强,但纯电续航短(约80km),补能慢。

而9X的优势是:全场景覆盖——能纯电、能增程、能混动,性能强、补能快、智驾高、音响顶。47.99万起的预售价,在这个级别算有诚意。

但也要看短板:品牌溢价不如BBA,保值率待验证;3吨车重对轮胎、刹车损耗更大,后期成本可能偏高。

“8万订单是假,但热度是真的”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订单到底多少?极氪没说,只说“超预期,但没到8万”。我打听了一圈,业内预估首月订单在1.5万~2.5万之间——对一台47万起的国产旗舰SUV来说,已经非常成功。

这背后,是消费者对“中国智造”的认可。我们不再只看标,更看技术、看体验、看性价比。极氪9X的出现,说明国产车已经能从“堆配置”走向“全维度超越”。

但它能不能卖爆?还得看9月底正式上市后的定价、交付节奏、用户口碑。毕竟,买车是长期投入,冲动消费要不得。

最后叨几句

极氪9X,是一台让人又爱又怕的车。爱它的性能、科技、豪华感;怕它太强、太大、太烧钱。如果你追求极致体验,又不差预算,它值得考虑。但如果你更看重品牌、油耗、后期成本,或许传统豪华SUV更稳妥。

你会为一台“技术过剩”的车买单吗?

还是更相信“够用就好”?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极氪9X订单破8万?高管回应:超预期但未达-有驾

(PS:试驾时,我问工程师:“这车能下赛道吗?”他笑:“能,但保险费可能让你心疼。”老铁们,性能虽好,安全第一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